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12-28薛广文
薛广文
摘 要:我国现阶段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是美育的基础,高中美术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考虑,全面发展。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讨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美术作为高中一门单独的课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特别是在提高学生审美力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美术教学工作并不能一味地灌输基础的美术知识和作品鉴赏技巧等,还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创作实践,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美术课程,在实践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正确认知审美教育,践行审美教学
审美教育对于高中学生至关重要,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美术涵养,可以说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拥有美的感悟,在美术的熏陶过程中,让自己心里变得更加成熟,人格变得更加完备。感受美术作品,鉴赏美术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知审美教育,践行审美教学,引导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营造良好的审美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证高效率教学、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营造良好的审美教学环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宽松、舒适、和谐的环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拓宽思维。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性导致教学环境差,教学效率低,传统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的教育改革制度下,应注重课堂学习氛围,增加老师和学生课堂交流度,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堂氛围宽松,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使学生喜欢美术课程,并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
三、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探知,提高其自主审美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只注重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的灌输。这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美术的学习要注重教师对美的正确引导,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审美力。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大部分高中美术教师为了追赶课堂进度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學。一些美术鉴赏课程,多是教师针对一些作品进行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然后硬板地灌输给学生作品的审美方法,而忽略了审美教育中学生自主性的重要性。艺术本本该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从而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鉴别画作的水平,首先就是要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紧跟新课改的思路,让学生能够有平台
发言。
四、以创作带动欣赏,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还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认知,教师不能仅仅空洞地讲解美术知识,应从美学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美术的含义,知道每幅作品的美点。教师在教学生介绍作品时,应广泛地选取不同理念、不同作者的作品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艺术观念是可以并存的,从而拓宽他们的眼界和思路。在带动学生欣赏作品时,要注重艺术作品背景介绍,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和作者当时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欣赏,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当然也要从美术的角度,对画作采用的技法和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美的规律,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构建画作。
五、结语
由于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和推进,高中课程也在不断的创新,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走向新型的课堂,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过程。高中美术教学,教师要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拒绝表面化教育,真正让学生做到爱美审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美术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培养美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个体性差异的尊重,努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提高对自身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视,真正做到把学生作为主体给学生发言的平台,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探知,提高其自主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创作带动欣赏,提升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全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聪.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2):150—151.
[2]丁美霞.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140.
[3]王晓静.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9):152—153.
[4]许玲.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