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0-12-28魏艳
魏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提升,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美术课一般分为两种,有艺术院校的美术专业课,还有普通院校的美术教学课。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他有利于师生关系的优化,并且能够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高中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水平,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度,在情感教育的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塑造学生的美术涵养,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融合
高中美术是一门鉴赏美、审视美的课程,他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鉴赏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美学价值和情感素养,他虽然不是文化考试课程,但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综合素养,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高中课程相对较多,且学生学业压力较大,所以导致高中美术课时少,教学任务多,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严重影响课堂质量,使得学生失去了教学兴趣,严重违背了新的教育政策。本文研究分析了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教学模式,以期为今后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现状
(一)教学方式存在局限性
部分高中美术教育中应试化教育使得其仍无法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在教学时更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迫理解和记忆知识点,降低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只为了完成大纲教学任务,毫无情感教育的融入。高中美术这一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他更注重实践,教师忽略了实践,就完全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填鸭式的教学禁锢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
(二)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对于美术课程的态度,部分高中学生是单纯对美术这门课程感兴趣,而部分学生对美术课程并不感兴趣,加之学校和部分教师对美术课程教学观念的错误认识,还是保持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使学生对美术课程失去了兴趣。部分学校和教师太过注重教学任务,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降低了学生对美术的喜爱程度,也阻碍了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高中美术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式的交流,导致学生缺乏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体验。老师没有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本身的内涵和作者创作意图,严重阻碍了学生审美的发展。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注重高中美术课程学生兴趣的培养。新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进而通过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欢。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插入一些动态视频,直观地展现出美术的魅力。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绘画能力。
(二)通过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课程中,要注意利用情感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美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要注重交流互动,在教学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发言权,形成课堂上的良性互动,只有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们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创作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将课堂知识有条理的灌输给学生,要学会总结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积极找出应对方法,提高课堂
质量。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想象力,能够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要让学生从生活出发,感受美术教育,要将美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生提供绘画灵感。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通过作品绘画展示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通过作品鉴赏培养学生的情感
美术作品的鉴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要提高美术鉴赏课还是应该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进行艺术鉴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创作的背景和作者个人事迹,有利于学生充分的了解作品,懂得作品的内涵,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欣赏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有利于强化美术教育的价值。高中美术教学中应融入情感教育,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教师真正重视情感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提高课堂活跃度,带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利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不断地优化课堂学习氛围,使得美术教育在高中更受欢迎,且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黄颖泽.中学美术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合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38—139.
[2]臧传民.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文渊(高中版),2019(7):79.
[3]陈溶溶.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9(17):142—143.
[4]叶世杰.情感教育融入美术教学的作用分析[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9(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