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的思考

2020-12-28王洪坤

丝路视野 2020年30期
关键词:融合

王洪坤

摘 要:雕塑教学不等同于雕塑教育,雕塑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雕塑教育的角度去理解雕塑教学。我们应该辨析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的内涵和区别,建立对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的认识。在教学中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水平,并能够清醒认识到社会审美需求,增进公众对雕塑艺术的理解,通过雕塑教育促进全民艺术教育的普及,将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进行融合,是雕塑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雕塑教学 雕塑教育 融合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雕塑教育是一项非常庞大而复杂的课题,它不仅指学校内的专业教育。很多人会把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混为一谈,认为雕塑教学就是雕塑教育。本文从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的内涵与区别进入思考,试图厘清二者的关系,进而探讨雕塑教学和雕塑教育的融合问题。

一、明晰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的内涵与区别

一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认为美的教育可以塑造人性,让人成为完整的人。在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成立开学仪式上谈到“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提倡“这不只是一所培养艺术家的专业院校,它默认目之所及的人与世界都有更‘美的可能,生来便肩负‘美育社会的使命,并要以此开启人心、完成人格”。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听音乐、看电影、阅读小说、欣赏绘画,衣食住行等日常都跟艺术息息相关,人们在生活中增进了对“美”的感知力。雕塑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因其材料的持久性,在促进美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环境中的雕塑每天都在人們的视野中,为提升人对“美”的感知力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雕塑教育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雕塑教育是专业教育,即雕塑教学,由各个专业艺术院校的雕塑专业完成,是对培养专业的雕塑艺术家或雕塑艺术人才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在专业院校及培训学习中完成的雕塑教学,是针对雕塑专业知识、创作思维、设计意识、雕塑技艺等方面的教学培训。雕塑教学有历史传承,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有完善缜密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体系,有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详尽的教学大纲、教材,有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教学对象主要针对雕塑专业在校学生和雕塑领域从业人员,教学目的是培养专门的雕塑人才。但雕塑教学不是雕塑教育的全部内容。广义的雕塑教育是社会普及美育的一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指培养专业的雕塑艺术工作者。广义的雕塑教育是以强调普及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雕塑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从而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进而塑造“完整的人”。

雕塑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是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的专业教育或培训,雕塑教学过程是有计划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情况展开的。而对作为广义雕塑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则缺乏充分认识,甚至是被忽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二者所面对的对象有很大区别,方式方法完全不同。雕塑教学按照专业培养的模式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广义的雕塑教育问题的关注远远不够,很多时候形成专业内的自嗨,形成狭窄的圈子,和社会公众审美需求没产生任何关联;另一方面,因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社会公众对雕塑作品的认识又很难反馈并影响到作品的创作者,很多人缺乏对雕塑艺术的基本认知,没有从雕塑作品中获得任何体验,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也就导致了专业的雕塑作品和社会公众审美之间存在巨大的交流障碍,好像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

二、增强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的连接关系

(一)雕塑教学内容需要适当调整

我国自古以来缺少雕塑理论体系,历史上学习雕塑都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重实践而轻理论的状况延续至今。我国开始正规的学院雕塑教学不到百年时间,初期的教学模式也是从欧洲、苏联等国家引进而来,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总体来说仍属于象牙塔式的学院教育,跟社会公众并不产生密切联系。近二十多年来,公共艺术的理念开始为雕塑工作者接受并引入教学和实践中,雕塑领域开始关注“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等问题,从而产生了“公共雕塑”“城市雕塑”等以研究雕塑与公共环境为主的专业方向,开始拉近了雕塑教学与社会受众之间的关系。但目前雕塑教学中仍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调整,如:重实践而轻理论总结,创作理念脱离生活来源,缺乏对空间环境的深入研究,对雕塑、环境、视觉心理的关系研究不足,缺乏与公众交流等。这些专业性的问题需要从事雕塑教学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足够的重视,并能够给学生正确的引导。雕塑教学的内容应随时代发展而调整,顺应时代、引领时代是专业教学的担当和责任。芝加哥艺术学院等美国高校学院对雕塑艺术教育自2000年对沿用超过百年的传统美术课程进行了偏向于当代艺术的革新。而当代艺术的创作源泉来自社会生活,来自社会生活亲密接触,需要深入公众之中了解社会审美需求,真正地为社会创造艺术。中国美术学院新任院长高世明提出建立“以乡土为学院,深扎中国大地”的“乡土学院”网络,联通学院与乡土,“以中国丰富而复杂的乡土社会为大课堂,来培养深入理解中国社会、深度参与中国进程的艺术人才”,“让学生们可以细致地观察到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国社会进程的微观脉络”。我们应该围绕“无墙的学院”这一理念调整雕塑教学内容与方向。

(二)扩展雕塑艺术的受众群体

1967年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以“社会雕塑”为核心思想进行的艺术实践,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社会雕塑”是一种“发展社会性的艺术观念”,相对于传统的精英艺术而言,波伊斯的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他认为:一切行为,包括教育、哲学、政治,以及表演、宣讲、传道等都与“扩展的艺术概念”紧密相连。公共空间、在地性、剧场性、非物质性,舞台性、互动性、沉浸式、身体性、表演性、体验性、多元媒体等词汇是当代艺术的重要词汇。公众被邀请参与到艺术中,并获得深刻体验。在互动中公众也成为艺术的“创作者”,共同参与“艺术作品”生产,参与者“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伊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社会雕塑”,博伊斯“社会雕塑”的前提是在无序状态中存在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或物来改变混乱状态,就会产生合作互利的“社会温暖”。他曾创作了一件行为艺术作品:制作了一把铁铲,铁铲由两个把共同连接一个铲头,在使用时必须由两个人团结合作共同使用,在此,作为工具的“铁铲”成了人与人团结协作的象征物。他甚至想用它挖开柏林墙来表达对东德和西德的和平团结的愿望。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思想启发我们处理雕塑创作和受众群体之间的关系,在雕塑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社会雕塑”意识,用所学知识来“雕塑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雕塑、欣赏雕塑、参与雕塑,扩大雕塑艺术的社会影响,扩展参与到雕塑创作中的受众群体。

(三)增强雕塑教育氛围

现代的学院应该是“无墙的学院”,打破与社会的边界,尽力营造公众了解、欣赏、学习艺术的氛围。雕塑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门类,在增强与社会的关系中有优越的条件。雕塑的类型丰富,材料广泛,形式多样。无论是历史遗存还是新的创造,无论是架上雕塑还是公共空间中的雕塑,都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加强全民雕塑教育,普及全民对雕塑艺术的认识水平,是提升国民的美育水平的重要手段。街头、广场、公园、重要节日活动场所等环境中的雕塑作品都可以作为雕塑教材,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公众。近年来,雕塑领域非常活跃,以各级雕塑学术机构、艺术院校为主组织的雕塑大赛、征集活动、雕塑公园、展览活动、艺术推广频繁,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和反响。政府机构、地产、商业等领域建设了数量众多的公共雕塑作品,在美化环境、丰富社会公众生活、提升公众艺术审美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优秀的雕塑作品具有教科书功能。雕塑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导公民的思想认识,从心理上升腾起美的感悟。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其他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有思想、有灵魂、有较高审美的雕塑作品,让欣赏者在欣赏之中超越作品本身,这正是雕塑教育所需要的结果。

雕塑以形体、材料语言呈现在环境中,通过特定的雕塑内容和形式向所有观赏它的人们传递信息。特别是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雕塑作品表示出更高的期望和欣赏,对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雕塑创作者只有不断提高雕塑作品的创作水平,深入了解这个时代人们精神生活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真正通过雕塑作品对观众产生影响,达到雕塑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公民审美意识和精神层面的提升。

三、雕塑教学与雕塑教育融合

雕塑教育意味着不仅是进行雕塑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应该是雕塑艺术介入公共生活、助力雕塑知识的启蒙与普及、提升公民的雕塑素养和鉴赏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的全民性雕塑教育。因此,对于雕塑教学来说,雕塑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培育雕塑专业学生服务社会、有益于时代的责任意识。通过雕塑教学引导雕塑作品的创作方向。雕塑作品应当关注社会生活不使作品脱离公众,不要只想着作品进美术馆或者被收藏,应该与多数人建立关系,要有关心世界、全人类的胸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融入社区互动,在教学、创作和社会生活中寻找平衡点,增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在思考创作时不应是脱离生活的闭门造车,应在鲜活的生活中寻找创作来源,关注各个阶层的人群生活状态,关注公众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以真诚的态度让艺术回归社会生活。另一面则可以用适当的题材引导公众参与作品的创作及实现过程,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公众的参与拓宽雕塑教育边界。因此,将学院的专业雕塑教学与面向社会公众的雕塑教育有机融合,需要有宽阔的雕塑教育視野。雕塑艺术工作者要不断提升历史和人文综合修养,使雕塑作品富有思想和人文内涵,通过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建设来引导公众共同参与创作活动,不仅把雕塑带给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进程,而且从社会生活中获得鲜活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雕塑教学和社会公众的雕塑教育融合的最终目的,达到全民雕塑教育素养提升。

猜你喜欢

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价格变动的影响》“融合课”为例
公益广告
破次元
阅读理解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