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

2020-12-28闫洁张文娟

科技资讯 2020年31期
关键词:金融培养

闫洁 张文娟

摘  要:作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金融素养在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文基于此,首先分析了金融素养的概念与构成,包括金融基本知识、借贷融资、投资能力、风险管理,讨论了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包括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契合专业要求、提高网络专业人才就业能力,最后探讨了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如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合理引入社会资源、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网络专业  金融素养  培养  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4;C9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a)-0246-03

Financial Literacy Empowers the Cultivation of Network Professionals

YAN Jie1.2  ZHANG Wenjuan1

(1. Changchun Financial College; 2. Jilin Province Intelligent Financial Education Research Bas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28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essential basic qualities of modern people, financial literac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network professional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composition of financial literacy, including basic financial knowledge, lending and financing, investment ability, risk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financial literacy enabling network professionals training, including adapt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meeting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improv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network professionals,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literacy enabling network professionals The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reasonably introducing social resources and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Network specialty; Financial literacy; Cultivation; Finance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对网络专业而言,复合型人才的素养模型包含3个维度:一是专业核心素养;二是专业拓展素养;三是综合素养,而金融素养则是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专业人才的专业学习以及日后就業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网络专业大都开设了金融学课程,但在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等领域存在不足,无法真正实现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1  金融素养的构成分析

金融素养指金融资源管理知识和能力。从文献溯源的角度来看,金融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B.Douglas Bernheim的研究显示,美国家庭在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产品时没有意识到家庭金融的脆弱性,而金融教育的缺失则是导致此一问题的主要因素。B.Douglas Bernheim开启了金融素养研究的大门,有关金融素养的定义也在不断增加,如Vitt认为金融素养是个人对自身金融状况进行阅读、分析、管理、交流的能力,Servon、Kaestner认为金融素养是人们充分理解和利用金融概念的能力。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当下金融产品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金融素养的构成可以从以下4点来考察:第一,金融基本知识。熟悉金融基本概念,如资金、成本、利率、收益、时间价值、购买力、理财等,了解金融学基本理论。第二,借贷融资。了解借贷融资的常见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势、劣势,具有合理借贷的意识。第三,投资能力。具备通过金融市场,如证券、基金以及其他理财产品来投资获利的能力。第四,风险管理。金融具有风险性,无论是借贷,亦或是投资理财,均伴随着相应的风险[1]。金融使用者要具备风险管理意识,在行为决策前识别风险,并采取风险管理手段将风险发生几率以及风险发生后的危害降至最低。

2  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持续凸显,社会大众与金融的关系也日益复杂,突破了以银行为中心的储蓄、贷款模式,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进入市场。以证券市场为例,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创立以来,我国股民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末,股票开户规模已经突破1.5亿人才。时代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对社会大众的金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专业人才在校期间乃至毕业后,不可避免地会和金融发生关系,如房贷、炒股、期货等,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网络专业人才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2.2 契合专业要求

与其他专业相比,金融学与网络专业的契合度更高。首先,从能力结构的角度来看,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数據分析在金融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样,数据分析也是网络专业的基础性能力,在IT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的关联性使得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契合专业要求。其次,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金融形态——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操作便捷,且具有覆盖范围广、中间成本低的优势,大量网络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互联网金融的工作。因此,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尤为必要。

2.3 提高网络专业人才就业能力

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是强化网络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的基础设施地位日益凸显,“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点。“互联网+”既为网络专业学生拓展了就业方向,也对网络专业学生的跨行业就业能力以及交叉行业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金融行业入网很深,相关的工作岗位非常多,如金融数据分析师、金融业务架构师等[2]。金融素养赋能能够显著提升网络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

3  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加强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是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课程资源的针对性、丰富性对网络专业人才金融素养的培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必须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从以下几点采取好措施:首先,开发契合网络专业特点的金融学教材。当前,网络专业的金融学教材并没有和金融专业的金融学教材有效区分开来,缺乏网络专业的特色,无法和网络专业其他课程教学起到协同作用。网络专业要从金融与网络的交叉点出发,开发既有基础性又有专业性的新型教材资源,服务网络专业学生的金融素养培养[3]。其次,丰富课程资源类型。课程资源分为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两大类型,其中,素材性资源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直接使用的资源,是学生金融素养培养的主体。教师要具备资源搜集、整理、分类、应用意识,从现实生活以及网络空间中搜集有助于学生金融素养培养的资源,比如金融产品案例、互联网金融公司案例等,为学生金融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3.2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针对网络专业人才金融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重点内容。纵观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有两条明确的改革路线: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教学形态的变革与发展。并且,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也日趋紧密,逐渐从单一的电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向综合性的微课教学转变,不仅创新了课程教学的形态,更推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出现。二是以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区发展理论为支撑的教学动力变革,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垄断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强化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一方面,推动线上教学的深入开展,发挥好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的作用;另一方面,推行任务学习法、小组合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3.3 合理引入社会资源

网络专业人才金融素养的培养有别于金融专业。网络专业以IT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而金融素养则是现代IT人才素质模型拓展部分的内容。因此,网络专业人才金融素养培养应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要特征,着力提升网络专业人才的金融实践技能,为其日后在生活中利用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打好基础。网络专业人才金融素养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金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在教学中要合理引入社会资源,构建多主体协同的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强化网络专业人才金融素养的培养效果。比如,组织学生参观金融机构,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参观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邀请大堂经理等工作人员为学生介绍金融知识以及金融产品的特点,以情景教学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的办理流程;再比如,协同金融机构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活动。社会资源的引入能够强化金融素养赋能的效果,提高网络专业学生金融实践能力。

3.4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金融素养赋能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网络专业学生金融学的授课教师多为金融专业的教师,他们虽然有着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但对网络专业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无法从专业融合、课程融合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影响了金融素养赋能的效果。对此,教师首先要具备跨专业、跨学科教学的意识,以复合型师资建设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深入分析网络专业学生金融素养提升的要求与目标,加强教学能力建设[4]。同时,教师也要紧扣信息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与要求,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强化金融教学的重要助手,探索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学改革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案,树立以技术变革为先导的金融教学改革思路,从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角度出发学习相关的技能,如微课辅助教学技能,持续提高自身的线上教学能力。网络专业也可以扩大师资队伍的来源,广泛从社会上招聘兼职金融师资队伍,比如互联网金融的管理人员等,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

4  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市场开发程度日益提升的今天,金融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养,特别是对网络专业学生而言,金融素养在他们日后工作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网络专业需要重视学生金融素养赋能工作,从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社会资源引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采取好措施。

参考文献

[1] 鞠书婷,刘凡钰,李忠霞.大学生网贷消费和金融素养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8):47-49.

[2] 李丹,张雯涵.“互联网+”背景下新金融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19-21.

[3] 王彤彤.大学生金融素养教育途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14):181.

[4] 王帅.金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1-35.

[5] 金子涵,骆艳,操晨忻,等.大学生网贷消费和金融素养调查[J].商场现代化,2020(9):16-18.

[6] 时小侬.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高职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6):226-227.

猜你喜欢

金融培养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