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

2020-12-28梁柳明

丝路视野 2020年30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梁柳明

摘 要:中国是有着五千年传统的农耕古国,在广袤的国土上散落着许多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传统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与传播的意义入手,简要分析了当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发展的具体举措,确保传统村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 民俗文化 打造传播 传统文化

一、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概述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众多,在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有许多具有历史背景的传统村落,它们是蕴含着丰富内涵的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及建筑文化景观,是独特的精神文化载体,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巨大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文化资源。

传统村落是由具有一定族群联系、血缘关系的个体聚居的形态,传统村落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是民族的基础文化,是由具有相似的水土环境、人文环境、思想理念和人文历史的村民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传承的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民俗传统分为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社会民俗传统、精神民俗传统三个方面,生活文化是民俗文化的核心内涵。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落中的村民个体,具有相通性、本源性和传承性。村落文化由其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和人工环境三个部分组成,民俗传统包含生态、社会民俗、生计、伦理道德、村落文艺等类型,不同的村落文化反映了不同原住民的文化理念,具有不同的

个性。

(二)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与传播的原则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要遵循三条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挖掘乡村价值,关注保持原村落民俗文化的特性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注重多重文化的传承性,不能简单趋同一致;民俗文化的传播要有所选择,选择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民俗加以传承;要将传统村落文化的打造与传播与农村土地、生态相结合,融合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支撑,谋求民俗文化绿色振兴和发展。

(三)打造与传播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与传播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庄趋同化建设使许多传统村落与相应的村落民俗文化流失严重,千村一貌的农村建设失去了村庄自身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也使得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面对后继无人的巨大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大力度打造与传播传统村落文化民俗文化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是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的前提,是振兴乡村经济、文化的重要保障,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打造与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不足

部分主管机关和管理人员对传统村落保护与继承的重要性缺乏清醒认识,盲目追求当地建设的经济效益,当地村民群众知识文化水平低,保护意识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基本元素都是值得保护、发扬和传承的文化,部分长期居住在旧民居中的村民希望拆旧建新,改善生活条件,使得原留存于村落中的古老的、具有价值的公共建筑被盲目拆掉,或者进行改变原传统风格的翻新、粉刷,造成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难以保证保护和继承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资金、硬件、人力等配置上明显不足,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保护规划编制预算费用高,村落保护成本高,村落基础设施投资大,资金来源难以保证,使得村落实体饱受岁月侵蚀破损时因资金不足难以给予房屋良好的修缮和维护。

(二)部分传统村落文化建设缺乏自己的特色,趋同化的设计使传统村落千村一貌

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理念不成熟,乡土文化缺乏根基,乡村设计趋同化,不能在原有传统、可识别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创新,传统风貌丧失,保护措施只停留于形式,经营管理缺乏创新,规模小、项目内容缺失、分布散乱,不利于传统村落持续发展。

(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随意性较大

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受不同部门多头管理,多部门在体系内职责不清,缺乏系统性布局,权力难以落实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保护规划往往缺乏实效,流于形式,不利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建设与当地农民生产方式结合不足,文化保护与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不足,利用发展不充分,对农民增加收入作用不大。

(四)部分传统村落重建设轻管理,疏于日常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步外移,大量村庄人口减少,空心化现象严重,留守的农村日趋荒芜,传统文化的流失严重,当前在政策的支持下开展的系统保护项目往往在大规模的建设过后日常管理难以为继,久而久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五)传统村落规划、管理人才缺乏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保護与传承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缺乏既具有先进保护理念又具有保护技能的人员,基础规划设计、管理人员缺失,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培养人才不足,加上传统村落大多地处偏僻山区,条件艰苦,维护力量不足,难以对传统村落建设给予专业性指导。

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的发展理念是民俗文化进行传承的先决条件。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力度,在媒体上广泛宣传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创设良好的保护气氛,强化对当地居民知识文化、保护意识的培养,引导当地村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故乡文化资源;强化村民素质提升,弘扬乡村精神传统,加强乡村德治、法治和自治管理。

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做好村落基础配套设施的更新和保障,改善村民生活状态,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村民生产生活品质提升紧密联系,更新传统村落的功能;各级干部要提升自身管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持续发展观,避免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保障保护和发展工作的资金来源来修缮古建筑,落实资金预算到位,切实保障重点、亟待保护的危险建筑物针对性的修缮、整合和维护,对于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建设尽可能采用传统工艺和原料修缮,尽可能保持内部结构和功能构造,还原原有特色,拆除仅具有经济利益的违章、违建,保证建筑群的整体性,形成规模效应,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光。

(二)突出传统村落原有文化风格的基础上,潜心规划,勇于创新

传统村落因所处地域、居民组成的不同在文化上也显示出众多各不相同的文化特质,文化继承过程中要深入乡村内部,总结提炼民俗传统资源,细心研究,发掘村落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地方特色物产、手工艺品、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发展,丰富乡村业态,多渠道合理开发利用村落资源,在开发中保持传统风貌、突出其地域特色;部分传统村落由少数民族构成,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迁徙、文化融合中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风采,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中应尊重其独特性,尽量保持其原汁原味的传统人文特色和当地特有的文化色彩;挖掘当地民间文艺,推动有价值、观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民俗文艺的发展,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节庆活动,邀请知名人士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增强活动的参与度,借助名人效应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文化、民俗、旅游融合发展;致力发展观光农业,弘扬中国农民朴实肯干、勤劳乐观的精神,在旅游开发管理中要结合当地特色优化村落资源配置,鼓励外出务工人员重返家乡创业,发挥本地村民的创造性与创新性,鼓励他们致力于故乡建设;拓宽销售渠道,运用互联网宣传当地特色民俗,力求做到文化资源的新、全、科学布局,实现传统村落内涵发展。

(三)健全和完善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建设体制,建成科学、系统发展体系

上级主管部门要理顺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民俗工作的管理体系,加快相应法制法规的出台进度,协调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管理;建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联系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制定细致、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发展实施规划,形成管理合力;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保护与发展中要紧密联系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实际,协调傳统村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打造旅游精品品牌效应,坚持保护与发展高度的和谐统一,重视农民生产方式的优化,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活水平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四)重视村落保护的日常管理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保护工作要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管理人员要通过摸排、走访、统计明确村落的完整档案资料,在布局和规划具体措施后要勤于走访,加强管理,虚心听取保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将传统民俗文化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相结合,持之以恒地保证体系安全运行,促进民俗文化健康发展。

(五)加强人才培养,打造良好的规划、管理团队

保护与发展机构要重视专业人员的培养,形成系统化、常规化的人才培养机制,聘请专家学者开展培训讲座,提升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修养,提高传统建筑修缮水平,引导技术人员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困难,以传统村落保护为己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与研究机构、专业院校的沟通与合作,以需求为导向,寻求与学校定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解决途径,强化人才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五千年的文化古国的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村落民俗文化保护与弘扬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紧迫性。我们要在保护发展村落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传承,树立正确发展观念,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意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挥原村落特色,健全和完善保护体系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保障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促进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涛.乡村振兴视野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

[2]张迪妮.李佳利.民俗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河北省蔚县古镇为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8(2).

[3]刘昂.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专门史,2010.

[4]卓晨辉.传统村落保护意识薄弱化的应对措施[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9).

[5]萧放.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5).

[6]王俊程.浅析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J].大众文艺,2017(16).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