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疗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和护理

2020-12-28黄如恒黄维肖

科技资讯 2020年32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儿科治疗

黄如恒 黄维肖

摘  要:穴位贴敷疗法是用药物制作敷贴,贴于相应的腧穴部位,达到缓解症状或治疗疾病的效果。此法方便简洁、安全直接、无创无痛对不肯服药和惧针儿童尤为适宜。该文主要介绍穴位贴敷疗法的概念,阐述了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原理,在此基础上回顾穴位贴敷疗法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并总结穴位贴敷疗法在儿童群体实施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期为穴位贴敷疗法今后在儿科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穴位贴敷  儿科  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b)-0184-04

Abstract: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is made with medicine and affixed to the corresponding acupoint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lieving symptoms or treating diseases. This method is convenient, simple, safe, direct, non-invasive and painles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children who refuse to take medicine and are afraid of needles.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expounded the function principle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in common pediatric diseases, and summarized the nursing point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in childre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in pediatric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cupoint application; Pediatrics; Treatment; Nursing

穴位贴敷疗法又称发泡疗法,是选取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通过相应的处理而制作成药饼状或膏状剂型,贴敷于相应的腧穴部位,利用药物与腧穴之间相互作用达到缓解或治疗疾病的效果[1]。儿童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对口服药物及注射药物的依从性不高,而穴位贴敷疗法将中药直接贴敷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机体发挥治疗作用。此法方便简洁、安全直接、无创无痛对不肯服药和惧针儿童尤为适宜。由此,该文基于穴位贴敷疗法介绍临床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以期为今后穴位贴敷在儿科治疗、护理和保健方面提供有意義的借鉴。

1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原理

根据中医理论表明,“邪气”侵入机体,使得机体脏腑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经络滞涩而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引发相应疾病。应用中医贴敷于相应腧穴,激发经气,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使药物发挥功效。改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纠正机体阴阳失衡,使其趋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最终达到抵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2]。如《理瀹骈文》所言“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根据药性,能祛邪气以外出,抑邪气以内清;能扶正气,疏通营卫,调节气机升降,理阴阳,安五脏。同时,现代研究表明贴敷药物作用于体表相应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清热拔毒,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生肌止血,消炎排脓,改善组织营养的作用。

2  穴位贴敷疗法的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可用于表症的治疗,也可以用于里症的治疗;不仅可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急性病的治疗。在小儿呼吸系统的疾病应用较多,如小儿发热、喘证、感冒、咳嗽等疾病的防治。对其他系统的疾病也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如夜啼、腹胀腹痛、遗尿、厌食症等[3]。

2.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2.1.1 感冒

小儿感冒在儿科中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是有外感风、热、寒等邪气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包括恶风寒、鼻塞、发热、咳嗽等情况[4]。小儿脏腑具有“肺常不足”的特点,所以小儿相比于成人更容易出现感冒。发病机理多为外感风寒,风邪入里而致病。在小儿感冒的治疗中,一般可选择的穴位包括:双侧涌泉穴、双侧曲池穴。中药贴敷的药物取炮附子碾粉加适量姜汁调为糊状,一天一次,每次6 h,以3天为一个周期。研究表明应用穴位贴敷疗法的总有效率为87.61%,小儿感冒应用该法进行治疗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的特点,值得推广[5]。

2.1.2 咳喘

咳喘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等,中医认为小儿咳喘反复发作是由于痰饮久伏,风邪入侵[6]。采用中药贴敷疗法可改善脾肺气虚情况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穴位进行贴敷,以肺俞穴为主穴,风寒型选取大椎穴、脾腧穴、风门穴,风热型选取大肠腧、风门穴、大杼穴。中药取香附40 g,吴茱萸60 g,葶苈子、细辛各100 g,紫苏子、白芥子各400 g,烘干后研为粉末;使用新鲜姜汁调配制成糊状药饼。每日1次,每次6 h,3次为一疗程。研究数据显示,该法治疗哮喘总有效率为95.7%[7]。

2.1.3 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多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效果多不佳。中医认为小儿肺炎多是由于正气不足,卫气不固,易使风热邪气入里而致疾病的发生[8]。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喘息等。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贴敷中药选择白芥子、法半夏、炙麻黄、丁香、肉桂、黄芪、延胡索,混合后加醋调制为糊状,穴位可选择天突穴、膻中穴、肺腧、阿是穴。每日1次,每次7 h,持续2周。据效果资料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89.83%[9]。

2.2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2.2.1 积食

食积有称积滞,为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小儿脾胃发育不完全,若平时饮食不洁,过食生冷食物、肥甘厚味,则易损伤脾胃,或因长期偏食可致脾胃运化失常引起食积[10]。临床多表现为消化不良、肚腹胀满、大便干燥等。运用穴位贴敷疗法以调节机体之阴阳平衡,使该病得以缓解或改善。贴敷的中药包括葛藁果、黄芪、葛藁叶、成橄榄、蒲黄炭、鹿角刺果、麻黄,将其磨成粉后加入姜汁做成圆饼状,穴位取双侧肺俞、双侧肾俞、定喘,每隔10天更换一次贴敷,一共3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总有效率为97.1%[11]。

2.2.2 腹泻

腹泻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多种因素导致排便次数增多及粪便性质改变的一种疾病,小儿发生急性腹泻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机体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而危及生命,或可转移为迁延性或慢性腹泻。小儿腹泻在中医里属于“泄泻”的范畴,多是由于小儿脾胃虚弱,机体易感外邪、饮食不洁等原因所致。关于儿童腹泻,可选取中脘、神阙、天枢和胃俞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贴敷的中药选取为:丁香、吴茱萸各5 g,苍术20 g,白胡椒3 g,研磨成细粉状,磨好后取药粉1~2 g,加入清水,调制成糊状[13]。使用穴位贴敷疗法的时间为4 h/次,1次/天,每个疗程3次。据有关数据显示,穴位贴敷疗法在小儿腹泻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4%以上[12]。

2.2.3 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或消失,见食不贪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常见原因为器质性病变、微量元素缺乏、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有关。针对小儿厌食症,可选取穴位为中脘穴、神阙穴及两侧足三里穴,中药取吴茱萸、木香、炒麦芽、炒神曲、苍术。取药丸贴敷于特定穴位,睡前给药,晨起去掉,以7~10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总有效率为96.7%[14]。

2.3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

关于遗尿,《黄帝内经》记载“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中医认为,遗尿多是由于脏器虚损,如小儿肾气不足或脾肺气虚所致膀胱失约[15],临床上表现为患儿在睡眠过程中无法醒来自觉排尿而小便排出。针对小儿遗尿病,穴位贴敷的处方为益智仁、远志、石菖蒲、覆盆子、茴香、吴茱萸、肉桂、白果等,多选取的穴位为两侧肾俞、膀胱俞、足三里等穴位。给予遗尿贴贴于相应穴位,每次10~15 min,1次/日,7天为一个疗程。据相关结果显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6.7%[16]。

2.4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小儿脑瘫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引起脑实质的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脑瘫的疾病。中医认为脑瘫属于“五软”“五硬”范畴,其发病机制为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学[17]。对于小儿脑瘫,穴位贴敷疗法的处方为狗脊、菟丝子、肉桂、制附子 、白术以及丁香各等份,将其磨成粉状,用蜂蜜调糊贴于患儿两侧肝俞穴、肾俞穴、大杼穴、足三里及悬钟穴。每次贴6 h,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数据显示穴位贴敷疗法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r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G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

3  儿科穴位贴敷疗法的护理

3.1 一般护理

在实施穴位贴敷治疗之前做好用物准备,物品包括纱布、清洁棉球以及相应的药物,在给患儿进行治疗时现配现用。对于穴位贴敷治疗还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1)给予治疗前询问患儿或其家属是否为第一次治疗,若是第一次治疗,应告知患儿家属贴敷治疗的时间、疗程等,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2)在进行治疗前,避免患儿处于空腹状态。若患儿是第一次进行穴位贴敷疗法,护士应消除其紧张情绪,同时向患儿家属解释其治疗目的及治疗的进程,以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以达到提升疗效的目的。(3)还需要询问其过敏史,保证患儿在接受治疗时不会对相应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在治疗前,需要保持贴敷部位的清洁干燥,除去皮肤表面的污垢及汗渍[19]。

3.2 穴位贴敷过程中的护理

在实施穴位贴敷疗法时,需保持病室的相对安静,患儿取卧位或坐位,并是患儿保持安静。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患儿进行聊天或给予患儿玩具等方式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以此使患儿能够配合治疗。

在穴位贴敷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随时过程患儿的反应,过程中若是出现皮肤红疹、发热等现象需停止相应的治疗,及时告知主治医师[20]。

3.3 穴位贴敷后的护理

在结束穴位贴敷治疗后,应从相应部位取下贴敷,并对贴敷处的皮肤进行清洁并按摩。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需要严格控制患儿饮食,进行清淡饮食,多吃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少吃或不吃辛辣油腻、味道重的食物。

同时,需要保持患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可适当进行体力活动,不可进行过重的体力活动,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21]。

若患儿出现相关不适症状可推迟治疗的时间,以免症状加重。

4  結语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疗法在儿科常见病的治疗及护理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通过调整患儿体内的环境以提高其免疫力,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坤福,杨海镇.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J].妇儿百科,2018(7):86.

[2] 贺艳萍,肖小芹,邓佳明,等中药穴位贴敷作用机理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3):134-136.

[3] 卢光杰.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2019(34):258-259.

[4] 赵兴文.浅谈体虚患者的中医辨证论治[J].健康必读,2019,(26):128.

[5] 曹瑛.浅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园地,2018,5(34):136.

[6] 凌燕.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医中药,2019(26):128.

[7] 闫保瑞.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的应用效果评定[J].北方药学,2019,16(4):36.

[8] 黄金华,徐娟,彭娟文,等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129-131.

[9] 钱宝美.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9,5(9):132-134.

[10] 丁震宇,尹改珍.隐形针灸片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6,34(4):33-34

[11] 刘丽丹.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6):99.

[12] 高蕾,曹凯.浅析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病治疗效果影响[J].健康护理,2019(32):246-247.

[13] 张银娇,贾金荣.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8,10(2):163-165.

[14] 翟昌纯.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22-123.

[15] 王璐璐,张楠.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6):145.

[16] 梁巍,张楠,李娜.遗尿贴穴位贴敷治疗儿童遗尿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1):88-89.

[17] 蒋锐.基于康复训练的中医针灸改善小儿脑瘫的临床应用[J].健康之友,2019(9):35.

[18] 饶宁.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J].今日健康,2015,14(7):390.

[19] 张慎泰.论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2):215.

[20] 鄒雪凤.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性[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6(24):113.

[21] 戎惠平,罗丽.论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9):198-199.

[22] 祝昌敏.穴位贴敷和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45):224-225

[23] 张小俊.论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4):228-229.

[24] 戴永涛,袁秀芳.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20(11):107.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儿科治疗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