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思考
2020-12-28郭保国
郭保国
摘 要:自拓展训练进入高职院校以来,其作为传统体育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在育人、教学效果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的开展。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应对策略,希望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0(c)-0128-03
Abstract: As a necessary and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outward bound training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 since it entered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in time, which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Outward-Bound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tward Bound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open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ur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value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alue think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Outward bound training; Thinking
1 拓展训练起源及发展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初的训练内容主要是针对海员的求生意志、求生技巧及面对灾难的应对策略方面进行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海员遇到危险后生存的机会。二战结束后,教育专家和学者改变了原来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在训练内容中加入了许多教育学、管理学及心理学的培训内容,并将课程引入到人力资源培训领域,很快受到人们的青睐。199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EMBA课程中率先将拓展训练相关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之中,高校学子第一次有机会参与到这种独特的体验式学习中,体验拓展训练的课程的独特魅力。此后各大高校纷纷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将拓展训练作为选修课在体育课中开展,拓展训练在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
2 高职类院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2.1 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通过精细设计的场景和教学内容,以游戏为载体,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团队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满足、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2 有利于高职院校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大部分以传统的体育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及锻炼效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心理体验,不注重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拓展训练课程集趣味性、挑战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交流顺畅,课堂气氛活跃,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相结合,打破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弥补了目前传统教学的不足,丰富和完善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因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为这个原因,部分孩子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拓展训练的许多项目看起来是个人无法完成的,需要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不抛弃、不放弃”,最终通过大家的协同努力才能完成目标。比如“逃生墙”课程,需要所有学生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凭借我们的身体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体翻越高度约4m的墙。完成过程中,每名同学都需要默默奉献,“你踩我一脚、我拉你一把”,每个人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配合团队的运行,为他人、集体加油,才能最终完成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学生充分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
3 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出现的问题
3.1 缺乏专业教师
目前,拓展训练由于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整个培训行业基本处于无门槛的状态。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仅北京的拓展培训机构就有200多家,从业人员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齐,由于缺少对拓展训练的正确认知,错误地将拓展训练仅仅认知为游戏,夸大了拓展训练的娱乐作用,课程失去了真正的教育意义。拓展训练课程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已经20年,但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授课时专业性不强。由于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许多教师持不同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上岗,有的甚至只是经过简单培训无证上岗,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学生的兴趣、专业特点,导致课程缺乏专业性、针对性,课程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2 授课效果不明显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包括课程设计、学生体验、总结、反思、应用几个重要的环节,但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拓展课程基本停留在学生体验环节,后面的环节基本没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企业培训中,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授课,一个教师的授课对象最多为15人,学员完成体验后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而在高校是以班级为单位授课,一个教师的授课人数为30人甚至更多,学生完成体验后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导致总结、反思等环节被忽略;另一反面,教师对课程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学生完成体验即可,影响了拓展课程的效果。
3.3 高空设施需及时维修保养
拓展训练课程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两类,其中个人项目主要以高空项目为主,学生在完成挑战的过程中会有来自距离地面近10m落差的心理压力。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每次训练前教师应对高空设施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如焊点是否有断开、钢缆是否有松动等现象。每3个月或者半年应由专业人员定期检修高空拓展设备连接处的牢固性,立杆、横梁等钢架结构每半年应做一次防腐处理,以保证设施及设备的安全使用。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高空设施检查维修工作仅由任课教师自己完成,专业的维护人员基本没有,学生上课存在极大的风险。
4 高职类院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策略
4.1 注意安全
安全问题不仅是拓展训练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学校体育课程的生命线。教学中不仅要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保证高空设施及安全保护绳索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上课前对使用的设备和安全保护器材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合格的物品一律淘汰,并建立器材和设备使用及检查的登记制度;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严禁私自攀爬高空设施,爱护器材,将安全理念变成生活习惯;最后,专业的维修保养要由专业人员完成,学生的安全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4.2 设计新的教学内容
拓展训练进入我国已经有25年的时间,摆在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课程缺乏创新,同样的项目重复体验就会失去意义,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已经迫在眉睫。首先,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支持教师进行行业间的交流,掌握目前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开阔教师的视野,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开发出新的课程体系。其次,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社团的途径,让学生在课下充分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研发,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 结语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拓展训练课程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手段,但是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体育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缺乏专业教师、授课效果不明显、高空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等问题,希望引起相关专家的重视,使拓展训练课程在高职院校得到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关于高职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60,62.
[2] 徐敏.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运动,2017(24):133-134.
[3] 谷茂恒.拓展训练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课中实验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
[4] 崔倩倩.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5):138.
[5] 朱定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及发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6):158,160.
[6] 石茗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引入实践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46-47.
[7] 杨乐.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67.
[8] 刘长红,熊焰.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27-30.
[9] 王奇宇.浅谈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拳击与格斗,201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