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研究

2020-12-28纪兆华刘易刘继敏

科技资讯 2020年3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大学生

纪兆华 刘易 刘继敏

摘  要:该文通过大数据技术调查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多数大学生认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应该注重宣传教育工作,但也存在少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弱。该文从担负起主体责任意识等8个方面提出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路径。引导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关心国家发展,关注社会动态,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大学生  环境保护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b)-0103-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Most college students think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i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also a smal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weak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ducation path of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eight aspects such a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from small things in their daily life, ca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pay attention to social dynamics, and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beauty and labor".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黨的十九大将“建设美丽中国”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1]。倡导大学生更要坚持生态环境文明,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生态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才能形成有机整体。

1  大学生环境保护调查数据分析

大学生能正确区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多数大学生能注重环境保护,注重宣传教育工作。但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结有代表性的问题如下:存在少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弱,对环保不以为然。有11.28%的大学生从不愿意主动清理别人留下的垃圾,有7.52%的大学生不知道个人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有9.34%的大学生不会自觉关掉教室、自习室或者寝室的灯或风扇。存在的具体表现有:(1)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和行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如喝矿泉水、饮料时只喝到一半或喝了几口这瓶水就不要了,随意乱扔乱放;吃饭菜要得多,剩饭剩菜乱倒得也多;有的寝室、教室人走了灯还亮着,实训室没有人并且没有计算任务应用的情况下还空运行,既是浪费资源也存在安全隐患。(2)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不注重维护公物又有损坏公务,为图方便践踏草坪,为个人喜欢而攀折树木,随地吐痰、随意丢弃果皮、废纸、废弃物品等。(3)盲目攀比消费,比阔气讲吃喝,比时髦讲排场,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抱有无所谓的态度[2]。

2  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

2.1 担负起人类在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中的主体责任意识

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让大学生群体了解生态环境环境的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如人类居住的环境变暖,自然资源森林覆盖面积减少,大气、海洋和淡水资源被污染等现象。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中具有主要作用的人类要起到主导作用,担当起主要责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责任意识[3]。

2.2 理解生态环境资源分层利用的价值

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在大自然中形成,但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有价值的。环境资源属于国家财产,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在社会物质生产中对资源进行分层利用以及循环使用。

2.3 理解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相互依存的复合系统

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集自然资源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是人类生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生态环境无国界,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是全球的关注环境问题,要从整体的角度来关注全休的生态系统,才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天然屏障。

2.4 科技进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法制建设保障生态环境治理

强调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生态文明的提升,节约能源、清洁能源、绿色无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率,强调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思维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治理。

2.5 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生态环境道德

人与人之间要讲道德,人与其他生命和自然界也要“讲道德”。不尊重自然规律,片面开展高积累、高物耗和高能耗的资源开发利用,会带来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环境遭到污染,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的效益就会降低,也就破坏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4]。

2.6 自觉参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建设实践,从我做起以身作则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是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的全民事业,自觉实践,以身作则,不当旁观者,不做局外人,具有搞好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改善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各种活动中。

2.7 知行合一,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大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中,从我做起,加强大学生环保常识的学习,关注全球气候等生态环境变化方面的前沿动态信息,并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保护视野。从人走灯息、空调保持在26℃、垃圾分类等诸如此类大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坚持下去就能产生裂变效应,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正能量。大学生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理性消费等活动,增强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促进大学生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

2.8 引导教育与制度制约多措并举,增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导教育大学生,并采用制度约束等多种方式并行举措,增强大学生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5]。

2.8.1 增加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生态哲学知识

为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的引导教育,大学生的课程建设中增加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教学内容,增加“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等选修课,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增加环境伦理和生态哲学的相应教学内容。

2.8.2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

在大学生校园,积极开展如报告会、讲座等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论文和抖音等媒介开展宣传教育。

2.8.3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节日仪式感

在每年的有关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相关节日的,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在这些节日中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营造全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氛围,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关心。

2.8.4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建设重在参与

学校食堂要引导大学生使用循环消毒餐具,加强超市和餐厅禁止售卖一次性制品。在校园内安装智能电表和水表,采用校园一卡通进行水、电的购买,杜绝浪费,并参与阶梯式水电费价格标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教育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习惯。

2.8.5 制度制约,奖惩并举

在加强引导教育的同时,也好加强制度建设、制度约束。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响应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制约不良的行为。建立完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制度制约及奖励机制,如为环保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按照服务时长计算志愿服务学分,设立环保奖学金;对违反环境的现象进行曝光,并且给予当事人适当处罚。

3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接受者、继承者、传播者、实践者的引导示范作用。生态文明环境保护重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积极实践。教育大学生注意学校环境,关注社会动态,提高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 赵清,杨靖龙.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7(20):143-144.

[3] 王中华,刘明源,沙赟颖,等.“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1):295-296.

[4] 刘明霞.浅谈大学生生态意识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J].法制博览,2019(30):40-42.

[5] 马丽芳.高校“互联网+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9):187-188.

[6] 余璐.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36-37.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大学生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