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2-28程红霞
程红霞
摘 要:化学学科是高中階段重要的一门学科,且该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也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强化师生间的交流,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基于此,该文将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即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培养现状、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 中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0(c)-0079-03
Abstract: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task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has also chang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is way, we can see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establish a good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the status quo of training, and the training approach.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高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时强化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但是从目前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来看仍然有待加强,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进一步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
创新能力指的是在掌握的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灵活的应用这些理论提供的具有价值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单单是开展各项教育的基础,同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让学生能更好地面对社会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首先,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2]。且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再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其次,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与自主创新的时间,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减轻,且学生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基本一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想认知、学习观等,实现了针对性的教学且优化了教学过程。
2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
2.1 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教师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视知识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学生的思维受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关注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实践探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长期下去也会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
2.2 没有完善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没有健全的创新培养模式,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都存在应付的情况。教师尽可能减少实验课,增加了理论课程的比例。由于课程安排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因此学生也得不到充分锻炼,这也会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3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主动汲取前人的教学活动经验,创新并积极探索,突破原有的思维进行创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勇敢提出质疑,指出前辈们的不足并进行改正,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简单且合理。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时感受化学知识的独特魅力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促进其产生强烈的创新兴趣[3]。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仍然存在创新思维,这也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激发学生创新动机的机会,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实践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时得到更多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基于此,在教学中笔者结合了教材内容科学设置探究活动,之后引导并鼓励学生制订探究方案,最后验证这一方案的合理性。比如说以学习离子反应的内容为例,从教材内容可知离子反应指的是有离子参与的反应,但是教材上并没有提到没有离子参与但是生成物却存在离子的反应。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列出了化学方程式之后进行探究,改正教材中的不足,之后得出了更加科学的结论。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并以自身探究的内容为基础寻找了更加合理的结论,可以说是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
3.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師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应明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思维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发散性思维,另一种是符合性思维,二者都有自身的优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两种不同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促进其形成创新能力,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策略。从创新思维来分析,其中思维的独特性与灵活性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科学引导学生,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思考化学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4]。比如说笔者引导同学们参与到设计化学试验方案中,不断调整实验方案找到关键性的元素。比如说以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为例,笔者让同学们思考这两种物质的性质,思考两者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会生成哪些气体,之后结合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验证并得出最终结果。在制备二氧化碳时笔者引导学生以自身掌握的实验知识科学设计,学生讨论后也会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如直接燃烧蜡烛或者是将碳酸氢铵分解。而在制取氯气时教材中提到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杂质,因此增加了实验的难度与成本。为此,在开展这个实验前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并相出创新实验方案的方法,如此也能强化学生对此次实验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形成知果、知因的能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这不仅符合了素质教育的需求,而且也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3.3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同时又是学生最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教材中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前辈们经过反复实验之后总结出的科学结论。但是教材中基本上都是将实验与相应的结论放在一起教学,学生没有进行实验就能知道实验可能产生的结果,因此这种直接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中的实验为基础适当改变,让学生在“新”的实验中自主探索真理。比如说我们在应用石蕊试剂以及酚酞试剂试别酸碱性时学生都知道在正常的情况下遇到酸性溶液蕊变红,遇到酚酞试剂颜色不变。但是是不是所有能让石蕊变红的都是酸性溶液呢?这部分内容教材上并没有进行说明,很多学生也摸不着头脑。因此笔者引导同学们进行了新的实验:把KHSO4溶液滴入石蕊试剂中,结果同学们意外的发现试剂也变红了,因此学生也会从中思考为什么盐也能让石蕊试剂变红,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也有了新的发现,即酸性溶液与酸溶液不同,这种实验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综上,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深入教材内容探寻创新的可能性,不断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汪玉芳.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4):26-27.
[2] 李辉,李兆云,王应升.浅谈参与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20,47(14):240,214.
[3] 徐德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80-181.
[4] 滕晓焕.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47.
[5] 穆文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鲁东大学,2017.
[6] 刘云.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6.
[7] 彭努静.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9.
[8] 宋歌.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素养测评框架建构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 范媛媛.基于成功智力理论的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10] 王圆圆.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聊城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