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究竟来了多少人
2020-12-28金一南
金一南
极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决斗中死去。
一
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垣断壁。
八个国家打败我们一国,好像败得有点道理。那么,八个国家打我们,到底来了多少人?
1900年8月3日,从天津出发,进攻北京的八国联军人数最多的是日军,8000人;第二是俄军,4800人;第三是英军,3000人;第四是美军,2100人;第五是法军,800人;第六是奥地利军,58人;第七是意大利军,53人。当时,还有7000名德军在海上,来不及登陆。真正作战的有18811人,就这么点兵力!
京畿一带是我们的重镇,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占。此处,清军有十五六万人,义和团团民有五六十万人,从兵力对比看,平均40个人在家门口堵他1个人。
10天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后来,八国联军增到了几万,他们打通州、打保定、打张家口,他们触角伸得很远,那是占领北京后,重新调来的军队。当初攻下北京的只有1.8万人。
如果不知道这个具体的人数,我们很难了解近代以来国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正如李鸿章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清朝败亡是非常特殊的,跟我们历朝历代不一样。过去都是皇帝昏庸腐朽,房子都被白蚁蛀空,最后,大厦轰然倒塌。
清朝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没有一个皇帝不想励精图治,没有一个不想保住江山。而清朝的那些朝廷重臣,主和也好,主战也好,没有一个不是从维护朝廷利益出发。
到了清朝后期,用和、战两派区分大臣,非常困难。甲午战争,以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都是战前主张削减海军军费的人,战争来了,主张削减军费的人,全是主战派。主和派呢?李鸿章、丁汝昌这些人,全是平常主张大力加强军备的。
1873年,李鸿章在一个奏折里讲:日本是未来中国的心腹大患,一定要提防。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就是为了对付日本,结果,还是败了。
中华民族陷于一种矛盾中,不是统治者毫无顾忌地出卖民族利益,而是在尽力维护,他们万般无奈,没有办法。
1841年,道光皇帝对英国宣战;1860年,咸丰皇帝对英法宣战;1894年,光绪皇帝对日本宣战;1900年,慈禧太后对诸国(13国)宣战。一次比一次败得惨,一次比一次损失大,一次比一次割地赔款的规模要大。
马克思当年评价中国:“一个人口几乎占世界1/3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孤立无倚,因此,極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决斗中死去。”
二
然而灾难没有中止。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到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清朝崩溃。在强大的外敌面前,清王朝无法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
起初,孙中山也是改良派,觉得大清没有什么大毛病,修修补补就可以。他给李鸿章上了很多折子,根本没人理睬。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后,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纲领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革命产生了。
辛亥革命诞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国家——“中华民国”,我们的灾难中止了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1.9万人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19万,不战而退,关东军3天占领沈阳,一周控制辽宁,3个月控制东北三省。后来,人们都说是蒋介石一纸“不抵抗”命令,把整个东北丢了,如果蒋不下令,东北军还能顶住。
1991年5月,在纽约,张学良回忆说:“是我们东北军选择不抵抗,在当时,我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召开东北军高级将领会议,东北军顶不住日本人的进攻,决定用外交斡旋的方法解决争端。张学良将决定发给南京的蒋介石,蒋回了一封电报,说:“你们按照自己的方略去做。”
东北沦陷,蒋介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发动“七七事变”的日本,在华北驻屯军8400人,宋哲元的29军有10万人。
8400人,这是查遍所有记载采用的最高数字。29军的军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我们至今还在唱,很豪壮。当时的情况呢,大刀片砍了几个鬼子?我们10个人砍他1个,也没有顶住。
区区8400人,就在我们北京的南端宛平发动事变,挑起了中日之间的战争,历史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