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鲲鹏湖,一首水晶诗词

2020-12-28余显斌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光天光水色

余显斌

春天的鲲鹏湖,柔如一曲箫音,有一份净,一份清。但是,这一切都被薄雾细细地遮着。

有水之地,一般雾多,鲲鹏湖一带也不例外。薄雾一层一层,如一袭一袭的薄帷,将山遮住,将水遮住,将小村遮住,将房屋遮住。当然,也将鲲鹏湖遮住。

这时,鲲鹏湖有一种迷蒙,有一种朦胧,于是,我们向湖边快步走去。

我们相信,自然是不会骗人的,云雾如此细心地呵护,草木如此地涵润的那畔,一定是一方绝景,是一方“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城风景。

脚步,更快。心,更急。

雾,渐渐变薄,一缕清润,一袭白光,分明一丝丝已沁入我们的肌肤,沁入我们的感觉中——感觉,有时对美景的感知格外灵敏,就如嗅觉对于美味,就如听觉对于音乐一般。

我们知道,一片绝美的水色,就要出现在眼前了。

绿色,就在眼前。水色,就在眼前。

雾,还是极尽温柔,极尽情意,在水面上浮荡着,流散着,不过,已经细薄如梦,如二十四桥明月夜下的一缕箫音。这一片水,如浔阳江头的琵琶女,虽“千呼万唤始出来”,有些羞涩,有些婉约,可那一痕眉眼,到底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它如一个新娘子,很温柔。它如一个少妇,清亮的眸光中,荡漾着一种母性的善良。

虽有雾,可是一个晴天。透过雾的间隙,天光的晴蓝和洁净,还是一眼可以看见的。

立在水边,有微微的风吹来,将细雾一层层地拂开,一丝丝地洗褪。远山,就显出了影子,并不峭拔张扬,如浪涛,起伏不定,带着一抹青嫩舒缓地拖曳向天边。大地,也带着无边的青嫩铺展着,既不清瘦,也不丰腴,纤秾合度,是最有韵味的时候。

水,就偎依在山间,很静,很净。

那一刻,天地无语。那一刻,游人无语。

春天的鲲鹏湖的色彩极为简单,极为纯粹,也是极为洁净的,给人一种纤尘不染的感觉。

天,是一种嫩蓝色。

那种蓝,不是缎子的蓝,不是蓝玻璃的蓝,是我小时,在村子东头王铁匠炉子上看到的一种蓝。当时,他将一篓子炭倒在炉子上,然后使劲拉动着风箱,“呼哧、呼哧”,火焰就冒出來,下面是黄和红的,上面一层则是蓝色的——水润的、透明的、洁净的蓝色。以后,我一直没有看见过这种蓝。

在民权县,在鲲鹏湖,面对着雾散后的天空,我再次看到了这种蓝。

这是一种摄人心魄的蓝。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蓝。

天这样,水,也是这样的。

这儿水的洁净,如恋爱中的心,了无一尘;这儿水的柔,如《诗经》里的情歌,轻轻拂荡。水色映着天光,天光润透了水色,上下相映,一片嫩蓝。天水之间,是淡淡的净净的天光水光。那种光,有一种鸡蛋清的润,可那润中,又透出一种若有若无的蓝色的影子。

地面上,湖面上,是一片一片的绿色,春天的鲲鹏湖,草色刚刚泛绿,树色刚刚冒嫩,湖面的荷叶也刚刚铺展开一种青嫩,有的甚至还是荷钱,可仍绿得如碧玉雕琢。

蓝太透了,太浓重了,因此,衬托出绿色也格外耀眼,格外醒目,格外清新。

那绿,映在蓝色中,一晃一晃的,不像是水光在动,不像是天光在动,好像是空气在动荡着;或者好像是水光的动荡,牵引着空气在动荡,从而引得绿色在动。

这儿,是一片水晶的世界。

人站在水边,仿佛站在一片虚幻的世界里,仿佛站在一片水晶世界里,谁能相信,这儿是黄河故道;谁能相信,当年的这儿曾黄水浩浩一泻千里,裹沙带泥,奔腾不已;谁又能相信,这儿曾经是“一场风沙起,遍地一扫光”“一碗饭、半碗沙”风沙盐碱地。天光水色中,如有人长发飞扬,捏着一支长箫,轻轻地吹奏一曲,那缥缈的箫音飘扬着,一定如从唐诗宋词中飞出来的,一定会泛着淡淡的蓝色和绿色吧。

春日的鲲鹏湖,是一个魔幻世界。

春日的鲲鹏湖,是一个纤尘俱无的世界。

坐一只船,我们迫不及待地撑向水的深处,撑向阳光与水光相接的地方,也撑向一片空明洁净的深处。

春季的鲲鹏湖,水并不清瘦,相反倒有些丰腴。

苏轼游西湖的时候,曾吟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鲲鹏湖也是这样的,春天明媚,花色灿烂;夏天丰腴,翠色沁心;秋天清瘦,空明无尘;冬季洁净,了无一痕。

船,在蓝天里行走。船,在嫩绿中行走。

船,载着我们,在一片洁净的光晕中,羽毛一样飘向阳光流荡的地方。

春天的鲲鹏湖,一切都是洁净的,都是纤尘不染的,也包括阳光。阳光一出来,就荡漾在水面上,泛出一片片的光片。越到远处,那光片越亮,越耀眼。

这一刻,鲲鹏湖的水如多情的眸子。

过去,读唐诗的时候,尤其读到“回眸一笑”的时候,总是难以想象出杨贵妃的那种样子。到了鲲鹏湖,看见水光泛着阳光的那种水润润湿漉漉的样子,我突然领悟到,那样的眸光,大概就同于这样的光吧,给人一种缠绵,一种多情,一种欲说还休的情态。

鲲鹏湖的光,万千细腻,万千迷人,如十八岁的女子,突然看见自己心上人时羞涩一笑的目光;如对了心仪的男子想看又不敢看,临离开时脉脉一瞥的眼光。

船,在这样的光里游走。人,仿佛在接受着鲲鹏湖轻柔的抚摸。

而鸟,也随之出现了,这儿,是鸟儿的天堂。鸟儿,或几只,或一群,叫着,飞着,这些都是白鹭,有的如硕大的雪片,在阳光下飞舞;有的站在那儿,长长的喙一饮一啄,好像在同意谁的演讲一般,连连点头;有的一对蹼在划动着水,划出丝丝波纹;也有的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如水洗过一样。它们两两飞翔着,卿卿我我,一点儿也不怕人。不时地,会伸长脖子,对着空中长唳一声,声音如水漂一样,滑过水面,一闪一闪地飞向了远处。

有人拍照。有人静观。

撑船的女子说,一对白鹭,如果一只中途死了,另一只会长声哀鸣,孤独终老的。

我听了,望望她。她长长睫毛的眼中,露出一种哀怜,一种痛惜。她在说鸟儿时,仿佛不是在说一种飞禽,是在说自己的同伴,自己的朋友。我心里一动。

鲲鹏湖之所以成为白鹭的天堂,大概和这儿的人将鸟儿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分不开吧。

这儿,是鸟儿的天堂。这儿,更是善良仁爱的天堂。

猜你喜欢

水光天光水色
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投产
邓 瑾
水色
雨花·艺术 徐华翎作品
一羽轻装
Influ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王小牙K-gold星主张:完美主义者,打造白透亮“水光肌”
鉴别鱼塘水质好坏有妙招
水色纸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