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能会计”教学理念的中职财经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0-12-28陈金仙

职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型教学模式实践

陈金仙

摘 要:本文提出了“全能会计”教学理念,阐述了“全能会计”的人才培养定位,并阐述如何通过构建“一体化、颗粒化、生态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课程体系重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全能会计    中职财经专业    新型教学模式    实践

小微企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中职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地。对此,笔者提出“全能会计”教学理念,对中职财经专业的人才定位和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

一、新型“全能会计”的人才培养定位

笔者认为中职财经专业的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应从专门技能人才向关联技能通才方向转变,从传统核算型的“专职会计”向新型财务顾问型的“全能会计”转变。新型“全能会计”应符合“会核算、具匠心、懂业务、能分析、善沟通、知法规”这六大特点。区别于传统 “专职会计”注重财务核算能力和会计职业精神的培养,新型“全能会计”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既应具备记账、算账、报账等财务核算能力,又要具备业务分析、辅助决策、商务沟通、风险控制等综合能力。可见新型“全能会计”是具备“财务核算能力+新型技能”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符合小微企业对于全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一体化、颗粒化、生态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针对新型“全能会计”人才培养定位,笔者进行了新的中职财经专业教学实践,建立了全新的“财务A+”人才能力素养模型,从“1+5+X”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的设计、颗粒化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生态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创建中职财经教学新模式。

(一)建立“财务A+”人才能力素养模型

“A”是财务会计英文Accounting的首字母,“A”指的是财务会计的基础技能——财务核算,“A+”即财务核算+某一复合型技能。“财务A+”人才能力素养模型旨在为小微企业培养独立且全面的财会通才,“全能会计”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财务核算技能,应同时拥有一项或若干项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相关的复合型技能。

1.财务+业务(A+B)

业务即Business。业务型会计应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具体表现在熟悉公司业务,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能够扮演公司的财务顾问角色,具備一定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有辅助管理层进行分析决策的潜力。

2.财务+管理(A+M)

管理即Management。管理型会计应具备一定的统筹协调能力,具体表现在了解公司的资本结构,能够对企业资本运作提出合理建议,有能力统筹资金配合经营并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

3.财务+服务(A+S)

服务即Service。服务型会计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具体表现在了解公司的客户群体以及客户需求,具有清晰的服务意识,且拥有一定的商务沟通技巧,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代表公司独立组织开展商务活动。

4.财务+合规(A+C)

合规即Compliance。合规型会计应具备基本的合规风控意识,具体表现在知晓基本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尤其是财经及税务法规,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具备向管理层提出合规性风险的能力和意识。

5.财务+未知(A+X)

“X”是未知技能,也是“全能会计”的个性化元素。全能会计是具有显著个性化特征的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应鼓励“全能会计”发扬自身的特长、培养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构建“1+5+X”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笔者在原有的会计核算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新型“全能会计”的能力素养要求,增加了5组模块化课程和X组个性化课程,形成“1+5+X”一体化课程体系。

1.1组基础核算课程

核算能力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根据会计核算岗位的能力要求及“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工作流程,结合浙江省财经专业课改课程,新的课程体系确定了5门基础核算课程,即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与报表编制、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保留了对传统“专职会计”基础核算能力的培养,保证“全能会计”会算账、会记账、会报账且同时会管理财物。

2.5组能力模块课程

依据新型“全能会计”的能力素养要求,新的课程体系在基础核算课程之外增添了5组能力模块课程,根据不同就业岗位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可对课程进行相应增删。经过研究和实践,笔者主要设计了企业经营模块、沟通礼仪模块、管理分析模块、法律法规模块、工匠技能模块5个核心的能力模块课程。

3.X组个性模块课程

在“1+5”的基础上,新的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师的教学特色,自主开发了唱响会计、怪诞经济行为、经营故事汇等X个可变可选、极具人文色彩的个性模块课程,旨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其人文素养,体现新型“全能会计”的个性化特征。

(三)建设匹配模块化课程的“颗粒化”教学资源库

为了培养新型“全能会计”综合能力,匹配一体化课程体系的5组能力模块和X组个性模块,丰富的主题式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是必不可少的。在上述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探索“颗粒化”资源库建设。

1.解构能力模块,创建颗粒化资源

例如在解构新型“全能会计”课程体系的5组能力模块时,可以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及所需学习内容的特点,对知识技能进行梳理并归类,如归成理论类、流程类、分析类、情境类、操作类等;根据主题对每类进行进一步细分,形成基于主题教学目标的学习资源“颗粒”。小颗粒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指单个资源,可能是一个视频、一段音频,也可能是一个电子文档。大颗粒信息化教学资源由小颗粒资源组合而成,多个大颗粒可以组合成为一个更大的颗粒。

2.借助多元形式,开发学习素材元

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针对各类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特长探索适合的资源呈现方式。比如可以将乏味的业务描述“讲出”故事,将呆板的文字表格“诵为”诗词,将枯燥的操作方法“唱成”歌曲,將机械的核算流程“演绎”情境,通过采用“唱、讲、诵、演”等多种形式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增添学习乐趣,唤醒课堂生机。笔者借助“唱响会计创作平台”“喜马拉雅试听平台”、微课制作软件等信息化的手段,围绕学习主题形成了“系列会计歌曲”“经营故事汇”“生活中的法规案例”“投资分析小技巧”等多个素材元,为新型“全能会计”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3.依据教学主题,重组学习资源包

单一的教材或者颗粒资源都无法满足对新型“全能会计”培养的综合需求,因此需要将小颗粒资源进行重组,形成学习资源包。教师可根据特定的学习主题、学习目标以及能力素养培养需求,选择性地组合使用。以“商品销售业务的记账凭证”学习主题为例,其综合教学目标为:知晓销售业务的来龙去脉、能够写出会计核算的分录、了解相关财税法规等。鉴于此目标,教师可以将“经营故事”“会计核算”“财经法规”“商务谈判”等能力模块下的相关资源颗粒进行整合,形成本堂课的学习资源包,以契合新型“全能会计”的培养需求。

(四)构建培养复合能力的“生态化”教学模式

传统讲授、机械操作式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新型“全能会计”对分析判断、沟通表达、逻辑思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笔者在实践中依托一体化课程体系、利用颗粒化教学资源重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能力阶梯,探索出基于表现性任务、问题情境、经营实战三种类型的“生态化”教学方式。三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具体做法如下。

1.基于表现性任务的生态课堂

新的教学实践依托表现性任务设计重构授课过程,围绕学习主题和教师梳理的资源颗粒包,学生以“制作会计歌曲、编撰会计诗词、讲述会计故事、演绎会计剧情”等表现性任务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创、合作探究、演绎展现、实践修正、提升再创作”的五环流程,将学习、兴趣、思维、表达、实践融为一体,由此形成第一种生态化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创作品、演绎展现、探究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仅掌握了会计专业知识,同时大幅提升了分析判断、沟通表达、逻辑思考等综合能力,符合新型“全能会计”对财务管理通才的需求。这个过程还能有额外收获:师生的每一次努力,都可以创造出更多新的教学资源颗粒。

2.基于问题情境的生态课堂

在一体化课程体系下,教师借助企业经营的课程资源包,展示真实经营场景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业务情境之中面对经营问题。例如,如何解决企业自身生产力不足,确保准时交货?教师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情境组织教学,通过“问题情境、方案设计、合作探究、实践论证、问题衍生”的流程实现,围绕学习主题,学生以解决实际业务情境中的某一经营问题导向,由此形成第二种生态化教学模式。学生在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合作探究、实操论证、衍生新问题等系列过程中,体验了财经专业学习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提升了他们的资源运用、逻辑分析、团队协作、判断决策等综合能力,符合新型“全能会计”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求。

3.基于经营实战的生态课堂

依托学校创新创业中心,笔者构建了基于实战经营的生态课堂,学生在经营中习得与财经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在实战经营情境《社长的烦恼》中,任务为:“杰尼鹿”玩偶定价为15元每只,这个订单接还是不接?发布任务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相关计划列表;借用“销售策略、成本构成、成本计算、定价分析”等资源包解决问题;按照方案步骤进行真实的经营实战;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完成经营策略分析报告。基于真实经营,通过“任务发布、制定计划、资源运用、实战经营、总结决策”五环流程,将业务、财务融为一体,分析、表达、经营实践融为一体,由此形成第三种生态化教学模式。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业财综合能力,由核算向管理转型,符合新型“全能会计”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求。

三、形成五个维度的实践成效

(一)学生维度:培育“全能会计”塑造复合型人才

笔者学校学生既掌握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技能,又具备新型财务管理综合能力。在培训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分析判断、经营管理等复合型技能,大幅提升了中职财经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

(二)教师维度:助力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

通过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学校培养了一批财经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组被列入市级“名教育教学团队”。在“全能会计”特色教学框架下,多名专业教师迅速成长并树立个人品牌,通过说课比赛、发表课题成果等方式获得若干国家、省、市各级奖项,获得各级主管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若干。

(三)课堂维度:构建活力课堂,发掘原动力

生态化教学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通过自主创编,学生把枯燥、抽象、晦涩的内容学“活”了;通过将乏味的信息读取、枯燥的数字计算、机械的会计处理转化为故事、歌曲、诗词、剧本等艺术作品,并通过鼓励表达,借助“唱、诵、讲、演”等各类表现手段,彻底改变了会计课堂原本沉闷的学习生态。

(四)资源维度:创造出大量个性化教学资源

师生在新型课堂创造出海量的个性化、颗粒化教学元素,形成了不断更新、不断充实的动态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师又将海量教学元素重新组合广泛地应用于专业教学,这些个性化教学元素为培养“全能会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五)专业维度:树立专业品牌,提升美誉度

基于“全能会计”教学理念的财经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帮助笔者学校以及专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学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同仁前来观摩交流学习,并应邀在省、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中上示范公开课、做主题讲座等等,对外示范效应极佳。

参考文献:

[1]杨洪.“大会计”视野下多维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纳税,2019(9).

[2]冯瑞.高职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9(8).

[3]李海洲,唐衍军.基于跨界理念培养“工匠型”会计人才[J].中国内部审计,2017(7).

[4]段傲霜.空间资源课程提升建设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11).

[5]张秀霞.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小微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26).

(作者单位: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新型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混合学习SECOND模型研究
从“语言磨蚀”理论浅谈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构建和实施初中英语新型教学模式之我见
现代教育技术下高职高专英语新型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