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示范时期学校内涵发展与反思
2020-12-28脱立民
脱立民
摘 要:示范校建设的核心内涵,一是改革与创新,二是质量和特色。在后示范时期,其建设成效愈发明显。本文以邢台技师学院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例,指出后示范时期学校内涵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其他教育教学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后示范时期 内涵发展 改革创新
邢台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12年正式启动示范校项目建设工程。学院电气工程技术系(以下简称电气系)承担其中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以下简称电气专业)的项目建设任务。2014年6月,笔者以电气专业项目建设为例,代表学院进行市级学校总结汇报,顺利通过验收。六年过去了,笔者回顾电气专业建设及后示范时期学院的发展,深深体会到:“两年建设”历程虽然千辛万苦,但只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便抓住了专业内涵建设的牛鼻子,后示范时期学院内涵发展就会后劲不断。示范校建设的核心内涵,一是改革与创新,二是质量和特色。六年来,电气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工作创新持续加快,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内部管理日趋完善,教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改革办学模式,推进协同育人
改革传统办学模式,加强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合作办学。六年来,学院电气系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源,围绕邢台周边企业,加大与电气行业、优质企业的合作力度,不断优化电气专业结构,创新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引进邢台路桥、新维电子、中德栋梁等企业的产教融合项目,校企共建学习型工厂、产品研发中心、3D打印创新实验中心、智能制造推广中心等实训基地,不断完善合作办学机制体制,激发学院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学院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互利共赢。但是,有些企业一开始与学院合作很好,不久,企业便以追求利润为由,加大学生的劳动强度,取消学生轮岗培训的权益,以至于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培训学习计划。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需要政校行企共同努力。
(一)政府强化职能
政府应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加大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统筹职教资源等。一是加大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实行专项保障基金、减免企业税、贷款补贴等措施,降低企业育人成本,提高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二是严格稽查企业岗位用人情况,依法处理无证上岗等违规行为;三是督促相关行业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和评估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
(二)行业强化指导
电器行业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和人才质量评估体系,依靠资源、技术、信息优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作用,提出规划咨询建议,指导学校开展教学改革等,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三)企业强化责任
相关企业应以支持职业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建立校企合作绩效问责机制,构建开放式教育平台、实践课程教学基地,设立专业实践奖学金,通过定期进行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活动,加深与学校间的彼此理解,深化交流合作。
(四)学校强化机制
学院应巩固和加强校企合作规划,积极协调好校企责权关系,搭建校企互联信息平台,开展校企文化交流活动,建立健全各种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比如:服务企业工作的督导评价机制,师生参加技改服务的激励机制,教师举办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业务进修的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学院服务企业的作用。
二、改革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
改革“理论+实习”的传统培养模式,创新为“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六年来,学院电气系与多家企业密切联系,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大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调查研究,针对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通过多种形式,将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同时,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班徽、班训、班歌等,潜移默化地涵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
第二,开发校本教材和与之配套的延伸性教辅资料,创造一批具有电气专业特点的教具、学具,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使其与教学内容形成立体化融合,达成专业对接产业、教材对接技能的教学目标。
第三,借助一体化工作站、实训基地,将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职业鉴定等四种功能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教、学、做”的统一,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使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
第四,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
六年来,学院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日益凸显。然而,仍有少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违规违纪现象。为了让学生虚心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绝非思政课教师的专属任务,而是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技工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将所有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创建新时代育人模式、培养又红又专的技能型人才、推进“三全”育人工程创新发展,是目前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上重要议程,成立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督导组,做好统一管理、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督导评价,调动社会、企业、家庭等各个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格局。其次,要按照“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指导思想,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深入挖掘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思政意蕴,推动所有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促进所有教师与思政教师同向而行,同心协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等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新时代思想的教师队伍。再次,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互动,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红色教育实践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智能服务设施等,拓宽思政育人领域,构建校园思政育人互动平台,形成校园红色教育的文化环境。最后,建立健全思政育人工作的督导评价机制、激励机制。通过督导评价、表彰激励,巩固和加强课改成果、平台建设、思政育人典型案例等,推进“三全”育人工程创新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技能型人才。
三、改革教学模式,倡导知行合一
将以往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为在“学中做、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項目教学、岗位教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优化教学过程,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2013年学院电气专业成功申办成为世赛工业控制项目集训基地,2015年学院学生取得国赛第一、世赛优胜奖的成绩;2017年5月,学院学生在苏州“三星技术专家全国技能竞赛”中勇夺全国冠军;2018年11月,学院学生在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安装与调试项目一等奖等。
四、改革评价模式,形成多元评价
改革教师主观选择的评价模式,创新为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评价模式。六年来,学院电气系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坚持学校评价、社会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质量管理与评价制度,把试行中的经验、教训,边总结、边反思、边固化,逐渐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际上,改革评价模式的过程,也是改革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管理、优化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过程。
示范校建设任重道远,内涵建设永无止境。时至今日,虽然学院示范校建设后示范时期成果丰硕,令人瞩目,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探索和研究,学院的示范校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