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长斑块

2020-12-28韩金涛毛捷赵清沈成兴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12期
关键词:脂质高血脂颈动脉

韩金涛 毛捷 赵清 沈成兴

有斑块不可怕,不稳定才危险

颈动脉斑块,其实更准确地说,在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段更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其实是人体血管自然老化的过程,就跟水管生锈一样正常。

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早在8岁孩子的主动脉就能发现。而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在血管分叉部位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脂质沉积和血管壁切应力变化损伤应答反应有关,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这些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一般来说,颈动脉的筛查方式首选颈动脉彩超。在彩超中,会以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来表示斑块大小。在手术中我们发现,其实粥样硬化斑块绝大多数都是连续的,只是在某些地方更厚一些而已。在没有严重狭窄导致的高切应力冲击、溃疡,或者是斑块表面纤维帽破损的情况下,斑块突然脱落的概率是不高的。所以,长了斑块,患者需要注意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不需要过度担心。

经常能听到患者说:“大夫,我这是低回声斑块,是不是容易掉啊?”患者可能是以水泥的特性来理解斑块了。确实,水泥湿的容易掉,干了就不容易掉了,但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是脂质斑块(低回声斑块),再变成纤维斑块(中等回声斑块),最后阶段才是钙化斑块(强回声斑块)。因此,所谓的强回声斑块其实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表现,和稳定与否没有关系。而斑块的稳定性取决于斑块表面纤维帽的厚度和完整性,以及斑块内成分的异常(比如斑块内出血、大的脂质核心斑块等)。

颈动脉斑块长成记

调查显示,约1/3的中国成年人有颈动脉斑块。

中国人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0.70mm,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厚,每10年增厚0.08mm。

关键问题是,怎么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是血管内膜增厚(脂肪钻洞变“鼓包”),还是颈动脉斑块(白细胞肿胀变“斑块”)的形成,都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关系密切。

血管遍布我们全身,里面每天奔波着一群“跑男”,如血液“跑男”(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

但在队伍中也有懒惰的家伙,比如脂肪,一旦跑不动了,只想找个洞钻进去。

年龄以及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会加速血管老化。一旦有破口,脂肪会乘虚而入,钻进去宅起来!

脂肪还呼朋唤友,在血管内壁堆积起来,越堆越多,变成“鼓包”。终于,白细胞看不下去了,直接跳进洞,吃掉脂肪。但这一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己也肿起来。渐渐地,它们在血管皮下形成斑块。

当斑块长成像馅大皮薄的饺子时,就有随时破裂的可能!斑块一旦破裂,会顺着血管一路狂奔。血管就像树根,有粗有细。最终,狂奔的斑块会在某个狭窄的血管处堵塞。这种堵塞通常都是突发的,如果斑块脱落堵在脑部,就会发生脑卒中。

因此,平时应少吃肥肉、猪油、蛋黄、鱼子和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避免高糖,多吃点豆制品、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记住,吃饱一时爽,吃太饱“火葬场”。

如果颈动脉斑块没有造成狭窄,可以积极用药物治疗,防止斑块进展。在有同侧大脑缺血症状的患者狭窄率大于50%,无症状的患者狭窄率大于70%时,才应该考虑选择手术解除狭窄,降低脑梗死风险。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微创手术,在病变位置放置支架,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的血流恢复通畅,局麻即可完成,适合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剥离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及硬化斑块,多在全麻下进行,要求患者没有较严重的心、肺或其他系统性疾病。

至于哪种方式更适合,则需要专业医生综合各方面因素给出判断。

那如何发现颈动脉斑块呢?哪些人需要颈动脉斑块筛查?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高龄、肥胖、吸烟、酗酒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最好做一个颈动脉斑块筛查。

中年以后,定期检查。超过50岁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人群,最好每年查一次颈动脉超声,能发现斑块大小及是否稳定。

40岁以上的人,体检报告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字眼,不必驚慌,具体由医生来考量判断是否严重。

摘自《大众健康》2020年第8期

猜你喜欢

脂质高血脂颈动脉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高血脂有哪些症状?有什么危害?
芒果皮泡水喝可降血脂
医药脂质纳米材料技术
中年发福或与脂质周转有关
高血脂和高血压,哪个更危险?
金属/基质增强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用于单细胞脂质分析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