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进取 打造民族品牌
——访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光辉先生

2020-12-28刘晶晶

无损检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林总中科设备

10月28日,第25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Q.C.China)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多项新产品参加了此次展会,借此机会,《无损检测》杂志社对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光辉先生进行了采访。

NDT:林总,我们看到中科创新代表武汉企业参加了此次QC展,武汉为今年新冠疫情的中心,请您介绍下疫情给贵公司带来的影响,以及贵公司采取的应对举措。

林总:回顾疫情爆发时,武汉是中心,当时全市焦虑,恐惧情绪蔓延,我们身处其中,感同身受。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给了武汉无私的帮助,帮我们挺过来了。值得庆幸的是,中科创新身处疫情的中心,公司内没有一人感染。疫情严重时期,公司收到了诸多行业相关单位、团体、专家、领导的关心和慰问,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上海材料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等;还有行业伙伴为我们捐款及邮寄防疫物资。借此机会,再次表达我们最衷心的感谢。

疫情期间,武汉市封城长达76天。作为武汉市民,我们全力支持政府的决策。公司也紧急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由我任组长,公司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封城期间我们进行了线上办公的安排,研发设计工作尽管效率受到影响但没有停滞。公司创办了创新学院,由我任院长。各专业骨干还制作了培训视频,在公司网站上进行发布,要求员工每天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公司以及员工还进行了捐款,同时积极调动公司资源,购买防疫物资,向武汉市进行捐赠,共募集价值超过50万元的善款及物资。公司部分党员及员工也积极投身到志愿者的行列,为社区管控及市民生活提供帮助。

在武汉市有条件开放复工复产后,中科创新公司是武汉市第一批批复的复工复产企业。在当时的环境下,虽然已经复产,但复产人员要求不能超过50%,外省对湖北、武汉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排斥期,市场活动依然无法正常开展。公司就面临着以下难题:原材料供应不通畅,产品生产制造受到影响,产品交货期严重滞后,订单减少,公司还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亏损等。基于这些困扰,我们紧急采取了以下应对举措。

(1)提前筹划抢工期。从分批复工到逐渐复工,最终做到全面复工,公司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开始时,公司内部迅速反应,有序开展线上规范管理,梳理工作流程。在近两个月的线上办公不间断的情况下,员工返岗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各部门工作有序开展,公司迅速恢复正常的运营状态。我们还提前筹划,向政府申请组织技术人员对公司核心关键设施设备进行疫情期间的维保等工作,为正式复工后最快进入生产状态、加快生产进度提供了保障。

book=0,ebook=2(2)转移采购保供应。在政府一再延期复工期间,公司提前预判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经营生产,尤其是对供应链产生很大影响,于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联系上下游供应商,确保资源供应情况,对于暂时无法提供的,寻找可替代的零部件供应资源,转移部分机加工到广东、 江浙沪等地,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生产企业未复工导致的机加工和零部件供应不足的问题。

(3)抢抓重点促交付。延迟复工期间,公司很多自动化项目定单已到或超过交货期,由于这些项目关系国家 “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保供任务,和国家重大项目中俄东线南段输气管线钢管的生产保供任务,以及湖北天然气、新粤浙油气管线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用钢管的检测等,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利益,公司迅速组织对所有自动化项目设备进行盘点,对设备安装进行标准化,量化各项目设备的安装工时、明确工艺流程要求、现场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为复工复产后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失误提高工作质量明确了规范和依据;另一方面,迅速厘清项目先后和重点,做好项目排期,提前调度项目所需资源,遇到困难迅速寻找可替代解决方案,并作出开工后确保有限资源向重大项目、紧急项目倾斜的决策。

(4)集中攻关新技术。疫情限制了流动,也给公司研发团队创造了更多在一起潜心研究新技术的时间。在电磁超声、应力检测、多种复杂相控阵检测工艺等方面,研发人员取得了不少成果。

(5)加强线上交流。今年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改变,就是我们跟客户的线上交流更多了。由于自动化设备技术性能及相控阵新技术方案需要多轮的交流才能最终确定,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客户与公司的线上技术答疑交流。

NDT:林总,您在无损检测行业从业多年,请您介绍下自己的从业历程,又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加入武汉中科创新的?在这家公司遇到过哪些困难与挑战?

林总:1999年,我从武汉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当年公司的创始人田建新总经理到我校去招聘,他对公司的远景描述和他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我加入了这个团队。在公司从事了近8年的研发工作,后来逐渐转向管理工作,亲手建立了自动化设备事业部,从管理生产再到管理销售工作。2017年1月,公司创始人田建新总经理退休,我接任总经理,开始管理整个公司的经营。从大学毕业一直到现在,我在中科创新工作有21年了,我当年研制的部分机型比如HS600,HS610e,HS810等,现在还是市场上的畅销产品。我亲历了中国数字探伤仪替代模拟探伤仪的全过程;亲历了像TOFD、相控阵、电磁超声等进口设备在中国垄断的那段日子;也亲自参与了一个个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研发工作;参与并见证了公司建立自己的产业园,并一步步发展壮大。

企业经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公司要发展就必须克服各种困难,这也是我们日常的工作。

说到挑战,我认为2013年底公司获批的科技部科学仪器重大专项《电磁超声无损检测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该项目的投资规模是7 600万元,是我国无损检测行业迄今为止科学仪器重大专项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其中国家拨付3 600万,公司自筹4 000万。当时公司的年收入仅仅是7 000万元,而且以前从未进行过如此大的研发投入。那时的电磁超声技术基础也比较薄弱。公司全体员工经过4年的艰苦研发,在钢板、钢管的在线检测,电力传输线、电站锅炉的在役检测,管道在役监测等领域研制了13套样机,完成了工程化验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电磁超声自动化检测装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项目在2020年9月22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最终总体验收,验收专家对该项目技术产品及衍生产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NDT:此次展会的展台上展出了许多新产品,能否详细介绍这些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在技术上有哪些创新?

林总:这些新产品也不都是今年疫情期间研发出来的,其实我们很早就在布局了。近几年,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10%,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大。研发队伍也不断扩大,现已超过了80人。正是对研发的大力投入,才有了这几年公司稳定快速的发展。下面我就介绍几款正在展出的产品。

HS PA30超声波相控阵检测仪。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相控阵仪器,其集全聚焦功能、常规相控阵功能和TOFD(超声衍射时差法)功能于一体,支持64阵元实时TFM全聚焦扫查成像功能,最大帧率为60 p/s;聚焦法则可支持多组PA扫查方式,同时扫描成像;提供双TOFD通道功能,支持双相控阵TOFD一体成像(PAUT);具备双线阵、双面阵奥氏体不锈钢检测功能;支持多路视频显示信号输出到不同屏幕显示,并可操控反馈;双轴编码器接口,支持二维腐蚀C扫和轮式探头检测;可扩展视频实时监控功能;支持高速网络传输,数据可实时上传下载。这款仪器将进一步提高超声无损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book=0,ebook=3

HS1030电磁超声残余应力检测仪。这款仪器基于正交偏振横波声时差的应力测量技术,较常规应力检测仪的最大优势是非接触式测量,不需要耦合剂。没有耦合层造成的延时误差,能够对材料内部横、纵向应力实现更加精密的测量。1 GHz数字采样频率,声时测量精度达1 ns,检测更加精确;无需打磨,无惧油漆、防腐层,不怕高温,检测对象更加全面;实时显示,结果更加明了。用电磁超声技术检测残余应力有其先天的优势,这项技术也是行业内长期关注和努力的方向,我们今年攻克了。

HSQ7s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基于更准确、更可靠、更高效和更方便的设备研发原则,我们研发了这款可穿戴的超声检测仪器,这也是我们秉承公司在数字化、便携化、轻小化研发方向的一贯的技术风格,为无损检测人员提供的更便利的工具和装备。该款小型便携性数字超声检测仪,可通过Wi-Fi连接手机,通过手机APP实现快速高效检测。

HS811 TOFD检测仪。这是在公司原HS 810设备基础上升级而成的超声波衍射时差法专用检测设备,在继承了HS810的稳定、简便、实用的特点上实现了更多的扩展。接收/发射通道从支持3组TOFD探头同时采集数据,扩展到可支持6组TOFD探头同时采集数据,使得一次扫查最大覆盖厚度增加到了400mm。其还可实现多种扫查模式组合。

NDT:您对未来无损检测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何见解,公司的经营理念、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林总:无损检测分会历时两年,集合行业内120多位专家撰写的《无损检测发展路线图》,已经对无损检测产品及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专业预测。我们正在认真学习,消化吸收,在设备自动化、图像化、智能化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跟上时代的发展。

具体来说,无损检测设备将不断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比如成像分辨率、测量精确度、定量参数化等,并且检测手段也更加拓展,包括电磁超声、激光超声等非接触方法以及各种自动化机器人检测设备发展,更加适应多种复杂的检测环境。无损检测设备在自动化信息采集,网络化等方面将逐步系统化和标准化,实现信息完全互通。无损检测人员更加关注的是检测技术、检测工艺和AI辅助下的结果判读和处理。

公司的经营理念为:科技领先,诚信为本,优质高效,进取创新。即,公司致力于打造先进的产品,带动行业技术升级,走实业发展的道路,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公司的发展目标为:成为行业内仪器设备及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最优选择。打造世界领先无损检测装备和解决方案的百年品牌,成为优秀的民族品牌。

NDT:我们有注意到,中科创新今年的展台设计特别突出了一个点:“无损检测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无损检测设备我们都理解,那么在“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贵公司是怎么立足行业的?

户绝财产继承的不平等性。男女不平等,户绝财产继承不管在何种情形下,在室女的继承份额都多于命继子,这本身就说明了女子财产权利的扩张趋势;女女不平等,在室女份额多于归宗女、归宗女份额多余出嫁女,高桥芳郎认为不是女子财产权利不同而是根据身份的抚养费用不同。仁井田陞认为女儿也是权利主体,但就女子之间的差别没有做特别说明。

林总:随着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无损检测所能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一些之前没有办法进行检测的部位或工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及检测工艺的提升,有可能进行无损检测了。作为仪器制造商,应该比下游的仪器使用单位在检测技术上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立足行业。基于此理念,公司专门成立了检测实验验证队伍,对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相控阵等新技术,实现了多种复杂工件及特殊工件的检测工艺,并固化到仪器中。这时需要进行工程化应用验证,所以就与有需求的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将我们研制的检测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客户中也有很多的检测难题需要解决,我们一起合作,立项进行技术公关,实现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提供。我们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不仅停留在检测工艺上,还包括专利、成果、标准等全方位的合作,以促进方案落地与推广。

公司从1988年创立之初至今,30多年来,产品和book=0,ebook=4业务始终聚焦无损检测领域,面向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军工、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行业,提供稳定、可靠、高效的无损检测设备,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改进技术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立足前沿技术,聚焦行业需求,以卓越的无损检测设备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持续价值,这是公司成立的初衷,也是公司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NDT:“让检测更简单,让世界更安全”也是第一次提出来的,那么我们请问林总,怎么解读“这两个让”?

林总:我们研制的产品如果智能化程度更高一些,具备自动检测,自动评判结果等功能,就会让检测过程更加简单,结果更加可靠。我们研制的仪器及定制化解决方案,让原本没办法检测的部件或部位可以实现检测,同样,检测也就变简单了。

有数据表明,公共设施中还有超过50%的部件或部位无法进行无损检测,而80%以上的事故是由未检测或无法进行检测的部件或部位产生的,例如高空脱落的瓷砖和玻璃幕墙,通常难以检测,是生活中的重大隐患,也是检测的难点。我们提供更多的检测设备及工艺方法,让更多的部件能够进行无损检测,覆盖更大的检测范围,就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安全。

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将中国工业检测装备制造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向更高层次;我们希望,无损检测工作在面向产品和工程质量监测及设备健康状态监测中,能因为我们提供的仪器和方案而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检测覆盖面更广。

这是中科创新一直努力的目标。把它凝练成“这两个让”,即是“让检测更简单,让世界更安全”,这也是我们每个无损检测人的神圣使命。

NDT: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结合您自身的职业规划,中科创新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林总:是的,从国家已经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可以预见,未来智能制造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的目标是带领公司抢占无损检测技术高地,带领公司转型。公司仍将致力于自动化、智能化、成像化、信息化及定制化应用等方面的研发,并从管理、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方面,全方位进行数字化转型,争取用5年的时间,完成真正的数字化,实现真正的脱胎换骨,公司治理再上一个台阶。

自主研发始终是中科创新的生存基石。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未来公司的研发投入会进一步加大,会广泛吸收世界无损检测及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其充分应用到我们的仪器设备中,实现仪器设备的高度智能化。我们也会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保持技术领先性与创新性,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根据现在的国际形势,做好全国产化仪器设备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国内条件成熟,将快速落地。

未来的中科创新也希望进入资本市场,接受全国人民的监督,同时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完善公司的产业布局,以期更大的发展。

NDT:最后,作为行业精英,请您寄语《无损检测》杂志的读者与行业的年轻人。

林总:《无损检测》杂志是无损检测行业重要的技术交流平台。大家在这个平台上能将自己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总结分享出来,也能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了解,互相学习。《无损检测》的每一期,我都会认真阅读,也号召公司的同事阅读。从这里了解到了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及实用经验,了解到了国内外无损检测领域的发展动向。感谢《无损检测》杂志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祝杂志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也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多多探讨学术,分享经验,开拓思维,创新科技,进而为无损检测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无损检测技术是重大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设备健康状态监测评价、灾难性事故预防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无损检测始终为民生工程的安全运行,人民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我们无损检测人被称为“工业医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行业,也是永远的朝阳行业。投身于该项事业, 能够充分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也希望正在从事无损检测行业的年轻人,能沉下心来,找准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损检测,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林光辉: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第十一届无损检测学会委员,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管材与仪器》理事会理事,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机车车辆工艺》理事会理事,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钢产品无损检测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林总中科设备
中科网安
中科网安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中科荣耀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依赖是最深的爱
Questions & Answers
Leçon de chinois Parcourez la Chine avec des notions de chinois
老总的椅子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