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2020-12-28丁连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一氧化碳后遗症高压氧

丁连子

(解放军第九八九医院 急诊科,河南 平顶山)

0 引言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300 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1]。

1 临床表现

1.1 轻度中毒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1.2 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1.3 重度中毒

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1.4 中、重度中毒后遗症

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

相关检查:①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②脑电图;③CT及MRI 检查;④血、尿、脑脊液常规化验;⑤血液生化检查;⑥心电图。

2 急救措施

2.1 现场急救

立即将中毒病人移离中毒现场,置于新鲜空气处,立即开窗通风,松解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2 纠正缺氧

纠正缺氧是抢救CO 中毒的关键。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轻度中毒者可给予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中度中毒者可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 L/min。

2.3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抢救CO 中毒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案。高压氧舱治疗能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使毛细血管内的氧容易向细胞内弥散,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可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还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2.4 防治脑水肿

早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或20%甘露醇静滴,可应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 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3 护理措施

(1)病人入院后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时保持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鼻腔等分泌物,高浓度给氧(>8 L/min)或面罩给氧(浓度为50%),抢救苏醒后应卧床休息,有条件首选高压氧治疗。

(2)对躁动、抽搐者,应做好防护,加床挡防止坠伤,定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形成。有留置导尿者在翻身时,尿袋及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尿液返流及引流管受压。

(3)昏迷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擦拭口唇,保持湿润,防止口腔溃疡。头偏向一侧,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阻塞物,备好吸引器及气管插管用物,随时吸出呕吐物及分泌物。备好生理盐水及吸痰管,每吸引1 次,及时更换新吸痰管。昏迷时,眼不能闭合,应涂凡士林,用纱布覆盖,保护角膜。

(4)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神经系统表现及皮肤、肢体受压部位的损害情况,观察有无过敏等药物反应,注意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

(5)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液体的选择和滴速,建立静脉通路。可选用静脉套管针,防止液体外渗,以利各种抢救药及时起效。特殊药物如用微量泵输液,要使药物准确输入,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15~30 min 记录1 次,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措施。

4 健康宣教

(1)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说明煤气中毒可能发生的症状和急救常识,尤其强调煤气对婴儿的危害和严重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2)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冲凉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3)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4)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使人们远离一氧化碳的侵害。

5 讨论

人体短时间内吸入大量CO 可导致急性CO,影响脑、心、肾、骨骼肌、皮肤、周围神经等组织器官[2]。急性CO 的中心环节是细胞缺氧,吸入氧气可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促进CO 排出,当吸入新鲜空气时,由碳氧血红蛋白放出CO 半量约4 h,吸入纯氧可缩短至30~40 min,吸入3 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 min[3]。对急性CO 中毒者,不论是在急诊室救护还是在住院后的临床护理中,不仅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早期治疗和护理,同时还要根据发病机制所致各种不同并发症进行治疗和护理。护士工作认真细致,严密监测病情指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进行护理评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和临床治愈率。

猜你喜欢

一氧化碳后遗症高压氧
春天的“后遗症”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