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中的应用

2020-12-28任丽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儿童

任丽君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学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防控工作也卓有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免疫规划工作。但受到疫苗数量和种类增加的影响,暴露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诸多的不足,引起的免疫纠纷也不断增多,阻碍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针对我国实际,寻求较好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免疫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为有效、经济而方便的措施。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0万名5 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的1/4 是由疫苗可预防的疾病造成的。现在,每年可通过免疫拯救200~300 万人的生命,免疫是最为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1 健康教育方法

在社区卫生中心的健教宣传栏上定期宣传计免知识、信息,在接种室、留观室、走廊张贴有关计免的宣传画、计免程序、各种疫苗的作用、接种月龄、副反应处理。在留观室,不间断播放VCD,宣传计免常识,发放健教处方,每月定期开展疫苗知识讲座,护士在接种登记时及接种前后对家长口头讲解计免程序和有关疫苗作用、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处理。总之,在各个方面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指导,使家长对疫苗的作用、副反应、处理有大概的了解,提高家长对计免工作的重视,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根据儿童家长不同年龄、文化层次、接种疫苗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指导

对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嘱咐他们先学习儿童接种本内的计免程序,了解各种疫苗的名称、作用、接种月龄等让家长们对疫苗接种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了解。告知家长仔细阅读、理解儿童接种本和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票据内的告儿童家长书,上面详细描写了国家的计免政策、告知了家长儿童接种疫苗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并让家长签字同意接种。接种人员在接种登记时要告知儿童家长,何种情况不能接种;何种情况缓种;何谓一类疫苗;何谓二类疫苗。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又不高的老人,接种人员耐心细致地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过敏史、家族史以及以往接种疫苗的反应等,还应耐心地告知所种疫苗的种类、所防疾病、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如何处理等。接种后,还要嘱咐每个孩子家长,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不要剧烈活动,多休息,多饮水,同时还要观察孩子接种后的反应。对于疫苗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家长们都很担心,我们要耐心地说明,首先,疫苗反应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其次,即使出现反应也不用担心,因为疫苗反应一般都是一过性的,不是持久的(偶合反应除外),接种后出现严重的异常反应的概率是很低的,这些,接种人员都要向家长说明,并签字同意接种。接种人员应告知每个家长,接种后休息30 min 再离开医院,以避免意外发生。

2.2 心理指导

2.2.1 对儿童家长的心理指导

有些家长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又比较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度心疼孩子,错误地认为没必要接种这么多疫苗,和我们小时候没有打这么多预防针,不也是好好的吗?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们摆事实、讲道理,强调传染病对儿童的危害,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通过服糖丸疫苗现已经很少了,而天花也是通过接种牛痘消灭的,现在全世界都没有了,我们接种这些疫苗就是为了消灭传染病[1]。另外,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家长,他们主要担心的是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疫苗的副作用,尤其是对国产疫苗有很大的怀疑。这主要是受一些媒体关于疫苗的负面报道的影响,针对这些家长,我们向他们宣传:我们所用疫苗的来源渠道全部是省、市疾控中心,全程冷链保存运输。质量是有保证的,是安全有效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我国这些年的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下降来证明。

2.2.2 对年龄稍大的接种儿童的心理指导

可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告诉孩子为何要接种,不借助疫苗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等,鼓励孩子主动、勇敢地接种。

2.3 饮食指导

主要指导家长不可让孩子空腹来接种疫苗,在孩子接种前后不要给孩子进食特别的食物,也不食用海鲜、虾类等易过敏的食物,以免发生过敏反应而误认为是疫苗反应。指导家长在接种后多给孩子饮水,以促进代谢,尤其是乙脑、麻疹、麻风腮、水痘等活疫苗。而在口服脊灰疫苗后,需等30 min 后才可进食饮水,否则会免疫失败。

2.4 疫苗接种后一般反应的处理

一般反应是指接种后发生的,由生物制品本身特性所引起的,系由生物制品性质所决定的,如白百破、乙肝疫苗接种后,有少数儿童出现局部红肿、精神不振、哭闹、轻微发热等都属于一般反应,只要多饮水,多休息就可以了,有一部分儿童接种麻疹后发热,体温还比较高,甚至还会出点散在的皮疹,其实只要排除了其他疾病都不用担心,只要多喝水,给予物理降温就可以了,如体温超过38.5 ℃可适当口服退热药,必要时到医院由医生处理。对接种后局部红肿,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几天后就好。如果出现严重的异常反应,如卡介苗引起的无菌性脓疡、严重的变态反应等,应立即去医院就诊[2]。

3 接种疫苗前需要做准备工作

3 d 内不宜给宝宝洗澡,尤其是接种局部,以免发生局部感染;让宝宝多休息,不做剧烈的活动,尽可能进行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如:让宝宝坐着看画书、给宝宝讲故事、玩拼插玩具等;多饮水,尽可能多地为宝宝提供清淡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接种当天不给宝宝提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虾和其他海产品等,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葱、姜、蒜和辣椒等;如果口服的是减毒活疫苗,如糖丸、轮状病毒等疫苗,至少应在0.5 h 之内不吃热的东西,如热奶、热水、热食,也不宜喂母乳,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4 在哪些情况下暂缓接种疫苗

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防接种。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患有皮肤病时;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3]。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脑和百日咳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也不能接种任何预防疫苗。腹泻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2 周才能吃[4]。

5 儿童预防接种后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孩子接种后在现场观察30 min 方可离开,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人体质原因,会发生过敏反应,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任何一次接种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0.5 h 之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意外发生[5]。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咨询或报告[6]。

6 疫苗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6]。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7]。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 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8]。

7 讨论

通过对儿童家长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常住儿童还是流动儿童家长;文盲还是研究生,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家长,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之后,家长们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对预防接种的依从性也增加了,他们对孩子接种疫苗的态度重视率达99%,基本上都能主动配合我们工作,从而使我中心儿童的各种疫苗的接种率都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尤其是一类疫苗的接种率达99%以上,但是,也有不足的方面,家长们对计划免疫程序的了解不够,仅有30%的家长了解免疫程序,家长们对各种疫苗的作用了解也不全,这些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9]。基层免疫规范工作能避免传染疾病的传播,确保全民健康。但是受主客观原因影响,免疫纠纷已经成为疫苗接种工作的最大阻碍。故各级政府需支持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监督和检查免疫规划工作的各环节;而基层免疫工作部门则需提高自身接种条件,对接种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和职业素养培训,降低免疫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及时落实提供条件。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疫苗儿童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Vaccination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