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话语语用分析
—— 以电影《非诚勿扰》为例
2020-12-28马利
马 利
(北京开放大学西城分校,北京 100054)
调,《说文解字》释为“和也”。《诗·小雅》中提及“弓矢既调”,《礼·月令》也提及“仲夏调芋笙竾簧”。可见,“调”与音乐紧密相关,意为“将诸多不同的声音调和在一起,形成乐音,给人以和谐、愉悦的感受,故有‘韵调’‘音调’‘乐律’‘韵致’等含义。”[1]“调”又与笑相关,意为“逗笑”,是一种轻松、戏谑而又另有深意的笑。“调”作为动词,有调和、调谐和调笑之意。侃,《说文解字》释为“刚直也。从川,取其不舍昼夜”①参见:https://www.koolearn.com/zidian/sw_10412.html。。《论语》曰:“朝,与下大夫,侃侃如也”[2]134,“冉有、子贡,侃侃如也”[2]157。这里“侃”指说话刚直,有君子磊落之气。此外,“侃”也指善言、健谈或用语言打趣、逗弄。调和侃合为一个词在明清的通俗文学中出现较多[1]。明汤式《一枝花·送车文卿归隐》套曲:“安乐窝随缘度昏旦,伴几个知交撒顽,寻一会渔樵调侃。”《花月痕》第十回:“荷生也笑道:‘我倒不意秋痕也会这般调侃人’。”②参见:https://baike.so.com/doc/5417587-5655734.html。
《现代汉语》词典对“调侃”的解释是:“用言语戏弄,嘲笑。”③参见:https://www.zdic.net/hans/%E8%B0%83%E4%BE%83。现在多指开玩笑、逗弄、打趣、取笑、揶揄等。调侃话语既含蓄委婉,讲求分寸,符合“中庸之道”,又诙谐风趣,具有和谐与喜感。调侧重逗乐中的和谐,“以娓娓动听的语言来攻击、取笑听话人或第三方,使攻击变成享受”[3]。调的方式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副语言,如动作、表情、声音等。侃则侧重言辞的戏剧性效果,突显调侃者的智慧与才气。调侃话语形式上轻松、明快,措辞讲究,体现出交际双方的思想修养、生活积累、学识储备、审美素养和语用能力。调侃亦庄亦谐、似雅似俗、趣而不谐、谐而不谑[3]76。调侃兼具严肃与滑稽、喜剧与悲剧、反思与玩笑,这两种相悖又相融的特质,带给人丰富的审美体验。“调侃”的近义词有:讥讽、讥笑、奚弄、戏弄、嗤笑、嘲讽、嘲笑、揶揄、嘲弄、捉弄、嘲谑、作弄、玩弄等。“调侃”可英译为:chaff, ridicule (a person), rag, mock up somebody, tease, josh, mock, jeer, scoff等。《非诚勿扰》是一部由冯小刚导演的爱情喜剧电影,该片以男主人公秦奋在一系列相亲过程中的后现代遭遇为情节线索,体现了当下贴近现实生活的婚恋观和内心追求。影片的成功既得益于剧本的时代感,也得益于人物的语言魅力。电影中人物语言表达形式多样,其诙谐幽默又不乏犀利有趣。语言本文以礼貌、关联和会话含义为语用分析视角,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对人物话语语用分析,揭示语言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中年人的人生感悟、机智、洞察和情怀。
一、信息意图与说话人意图相悖
布朗和列文森(Brown and Levinson)[4]提出的“面子理论”以及利奇(Leech)[5]提出的“礼貌原则”基于这样的假设:交际本质是一种充满危险与对抗的行为。在人际交往互动中,出现摩擦与矛盾虽然不好,但可通过使用礼貌策略减少摩擦。可见,礼貌行为是交际双方避免冲突、缓和面子威胁行为、降低对抗的一种策略。调侃话语虽表面上具有攻击性,但交际双方通常不会因此而产生心理隔阂,而是通过相互逗弄、打趣而乐于其中。调侃的话语字面意义虽违背了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最佳关联期待,但说话人希望听话人能感受到其真实的意图是传达友善,并非故意冒犯。调侃表面的不礼貌是因为交际双方的亲密关系所致,即用不礼貌的言辞表达彼此无所顾忌的亲近关系,如例句1:
秦奋:我就图她长得好看怎们了?我为我们老秦家改良后代有什么错吗?非要找一难看的,天天想着怎么越狱心里才舒服?
梁笑笑:哎呀,真可怜!心里想的和实际见到的差距太大了。要不要给你找个心理医生啊?
秦奋:什么医生都医治不了我心灵的创伤,你就是我最好的药。
梁笑笑:你就不怕我是毒药?
秦奋:毒药也得喝啊![6]
例句1是秦奋和梁笑笑俩人调侃式的一段对白,秦奋幽默感十足地表决心让人们体会到丝丝甜意。对话中“越狱”一词属于超常规比喻,秦奋把不幸的婚姻比喻为监狱,又把逃离不幸的婚姻比喻为越狱,这非常生动有趣,产生出超常规的调侃效应。秦奋故意把简单的意思说得复杂,提供过量的信息,用以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看似画蛇添足,实则恰到好处。秦奋通过调侃话语间接传达了他意欲表达的真实态度(喜欢上了笑笑),笑笑通过调侃话语也识别了秦奋的交际意图。秦奋调侃笑笑不仅仅是表征、促进双方亲密的关系,更是希望发展俩人的关系,并希望笑笑也能认同这种关系。秦奋采用“自嘲”式调侃,有意识地误解与误读“毒药”,既自嘲解困、增进感情,又缩短了心理距离,带给观众幽默风趣的享受。说话人故意使用具有攻击性、批评性的言辞,有时伴有相应的表情、动作等副语言信息,使信息意图与交际双方已达成的共识形成强烈反差。听话人依赖交际双方共享知识和情感,对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进行语用推理,调侃话语意图的不一致性促使听话人对命题做出相反的理解。调侃话语其信息意图具有明显的羞辱、嘲弄意味,只有当听话人识别出这种羞辱、嘲弄是不真实的,是说话人故意曲解的,话语才能被理解为调侃。笑笑对调侃话语的识别与理解本身就蕴含了其对双方亲密关系的认可。人物的调侃型语言具有鲜明特色,诙谐中渗透着机智、调侃中蕴含着哲理、委婉含蓄中渗透着幽默,不经意间用话语创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体现了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学识、经验与智慧。
调侃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策略,既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类型,也是玩笑话语的一种。它通过特定的语式结构,委婉得体地传递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调侃话语具有特定的语式结构,其信息意图和说话人意图往往不匹配甚或相悖,这两种意义相互注释、相互借鉴、相互消解、互为文本[3]77。信息意图与说话人意图的对立性或不一致性越强,交际双方在共同的语境下创造并互明的言外之意越丰富,达到的戏剧性效果越强,如例句2:
秦奋:人在我这儿,心在别处……
梁笑笑:你可以不接受,我知道这对你不公平。
秦奋:那你能允许我,心在你这儿,身体有时候开小差吗?
梁笑笑:不允许。[6]
话语交际不是简单的语言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而是一种动态的言语行为,并将语用推理贯穿其中。这段调侃话语貌似漫不经心,但戏谑程度较高。调侃话语在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上的游移与离间是语言艺术和思想共识之间的错位组合[3]78。识别调侃的过程是听话人通过命题信息理解说话人交际意图的认知过程。例句2 中,“开小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原意为军人脱离队伍私自逃跑,现在常用来比喻思想不集中;比喻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逃避任务的行为”①参见:https://www.zdic.net/hans/%E8%B0%83%E4%BE%83。。用“开小差”描述身体,有意识赋予身体以能动性,这显然不符合我们常规的认知模式,因为身体是不会开小差的。把原本用来描述思想状态的词转用于描述身体,让原本没有思想的身体具有了能动性,这让词语在语用意义上发生了转移,造成主体语言经验、审美观念与现实话语的矛盾冲突,形成了调侃张力。秦奋巧妙的运用“借喻”式调侃,用身体开小差,即身体有时候也会与精神分开,来暗示爱着笑笑。这种不协调或者怪异生成了幽默。秦奋用“开小差”巧妙地传递了言外之意,达到言在此处而意在彼处的幽默效果。
二、信息意图与语境不一致
法国学者斯珀伯(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Deirdre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7]。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语用推理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为使调侃交际获得成功,说话人既要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做出假设,又要想方设法明示其调侃意图。调侃交际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听话人结合已有的认知语境,发现调侃话语中的不和谐因素。只有把不和谐的言辞与和谐的相互关系结合起来,听话人才能真正体会出调侃来。调侃的判定不是依据话语表达本身,而是要结合现实语境,还要特别考虑隐含在话语背后交际双方的心态、态度、认知、价值观和相互关系等因素。信息意图与语境的不一致性体现为说话人有意突显的命题意义与现实语境之间具有不一致性或形成反差,亦或是命题本身的“不适宜性”或“不得体”与交际双方互明的语境之间具有不一致性或形成反差,进而产生出积极的言外之意。调侃作为一种语用交际策略可为交际双方提供一个评估双方关系现状及发展态势的平台,如例句3:
相亲者:其实啊,我觉得这征婚跟炒股是一个道理,你可以同时看好几只股票,最后到底买哪只就要看它的表现、冷静地分析了,比如说长相啊身材啊,比如说性格受教育程度,比如说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再比如说……
秦奋:我应该算支业绩怎么样的股票呢?
相亲者:从年龄长相上看,应该属于跌破发行价的那种吧!
秦奋:要是没人看得上就有摘牌的危险了是吧?
相亲者:“那也不见得,没经验的人啊都喜欢追高,可追高的风险大呀,很容易就把自己套进去了,有经验的啊就会低价抄底。像你这种业绩不好的,一般人不敢碰,无人问津,所以呀安全性比较好,都已经跌成这样了,还能怎么跌呀。”
秦奋:像我这种低价抄底收进来的,你是准备长期持有呢?还是短线玩玩?
相亲者:短线玩玩?你有那爆发力吗?只能长线拿着有当没有了呗。[6]
这是一段秦奋与相亲者的对话,调侃中带有自嘲,直白中又渗透着含蓄。征婚与炒股本是两个没有关联的事物,对话中却将两者巧妙比喻,征婚同炒股一样,时时存在风险,处处要小心谨慎。“股票”“业绩”“跌破发行价”“抄底”“长期持有”“短线”,这些词语主要用于金融、投资领域,而在征婚这样的小场景中使用显然不大相称。这些词语的字面意义发生转移,违背了语言使用规律,造成主体语言经验、审美观念与现实话语的矛盾冲突。这种将大词降级使用,小题大做的方式使信息意图与语境之间形成强烈的不和谐或反差,达到调侃的戏剧性效果。调侃话语在命题意义上是完整的,但暗含的情感意义则需要说话人进一步“明示”,听话人进一步推理。交际双方要明白对话中涉及到的股市专业术语,并通过各自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推导出话语的调侃意义。调侃意义的识别受认知语境的制约,找到的最佳关联是理解调侃话语的关键。相亲者的“市场分析”趋使秦奋不断进行自我评估,在她看来秦奋虽然安全性比较好,但却是一支跌破了发行价的股票,对女士几乎完全失去了吸引力。经过三个话轮,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婚姻不是股票,有风险的婚姻不投资。语言形式轻松明快,与语言内容理性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巧妙借用股票术语,通过“反讽”式调侃将征婚男女的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反映出当下人们现实、功利和浮躁的婚恋观。
在语言交际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受语境制约。调侃针对特定的对象,发生于特定的语境,调侃话语依赖交际双方共享知识或共同的认知语境,为此,语境对调侃有制约作用。倘若对命题所指无法达成共识,则无法推导出话语的隐含意义,这就很难解读出其调侃之意,如例句4:
相亲者:你不是说你不在乎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吗?如果我们都不讲,小孩子一出生就看到你,那不就等于是亲生的吗?”
秦奋:孤儿我是可以接受的,父母双全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宝马车头上插一奔驰的标,恐怕不太合适吧?
相亲者:能开不就行吗?
秦奋:可要是出了故障,奔驰的零件配不上,宝马又不管修,怎么办?
秦奋:别的事我可以不劳而获,娶媳妇生孩子这事儿,我还是想自力更生吧,不接受外援![6]
从关联角度看,调侃可以理解为在特定语境中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语用意义之间的不一致性或反差,调侃的语用效应的强度与两者的反差成正比。在特定的语境中,语用意义有时会发生变异衍生出新的意义。宝马和奔驰是两个不同的汽车品牌,与孩子还是亲生的好相比,其字面意义看似毫无联系,但放在孩子是否必须是亲生的这个语境下,字面意义与语用意义构成强烈反差,产生戏剧性效果。宝马车头插奔驰标肯定是不协调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也不太协调,秦奋借宝马和奔驰的关系表明对相亲者的态度,既化解了尴尬,又令观众捧腹大笑。好的语言艺术,间接表达不可或缺。对话中间接言语行为的巧妙使用,让语言更加鲜活生动、形象有力。间接言语行为须在特定语境中使用,才能达到调侃的效果。这段调侃的精彩之处在于秦奋用“宝马”隐喻孩子的亲生父亲,用“奔驰”隐喻孩子名义上的父亲,用汽车出故障隐喻孩子可能面临的问题,即亲生父亲不管,继父也爱莫能助。秦奋巧妙地使用了“隐喻”式调侃,通过看似不相关或关联性不强的调侃话语,将相亲者荒谬的说法进一步明朗化,既驳斥了对方的观点,又表明自己的立场。这种言语形象的新颖化、言语表达充满智慧的技巧化使其可笑之处显而易见。
三、信息意图与听话人的心理期待形成反差
格莱斯(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中,质量准则与调侃话语关系最为密切。质量准则为:不说你认为不真实的话;不说你缺乏证据的话[8]44。当说话人故意说一些明显不真实或是他(她)缺乏足够根据的话时,就产生了会话含义。Thomas(1995)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有时故意不去遵守这些准则,他(她)不是为了欺骗或者误导,而是想传递给听者一种隐含在字面意义中却与字面意义不一致的实际含义”[9]。调侃话语虽然在字面上违背质量准则,即字面意违反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最佳关联期待,但却通过特定的字面意义,有趣委婉地传递了说话人以言行事的交际意图。调侃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表面上明显不匹配、呈现出分离状态,即命题信息与内在含义具有不一致性,体现在两者表面存在相似性,但实质却大相径庭。两者表面的相似性促使听话人首先对命题信息产生心理期待,随后两者的相异性又使得听话人的期待落空。相反,命题信息与内在含义关系越直接、越明确,话语越容易产生出说话人所期待的语境效果。由于命题意义和说话人意义之间的逻辑错位,听话人在显性逻辑层面产生期待落空后,与其相对应的隐性逻辑处于突显地位而使听话人的心理期待在意料之外的另一层面得以落实[3]。两层意义形成一种反差或落差,导致听话人对话语的认知和情感发生偏移[3]。
无论是自然话语交际还是文学交际,听话人的心理期待与说话人实际要传达的信息之间会出现是否匹配的问题。不匹配或者匹配不和谐会导致心理期待落空,产生调侃效应。调侃话语的信息意图与说话人意图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抗衡,但又彼此对立、彼此牵制、彼此映衬,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种语言张力。受制于语义错位的幅度,调侃张力的强度会因人因境而不同。语义错位是调侃话语的语言结构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3]78。调侃的语用效应的强度取决于语义错位的幅度,即显性的命题意义与隐性的说话人意义之间的不一致性的数值[3]78。语义错位的幅度与调侃张力呈正比关系,语义错位的幅度越大,对听话人心理期待的冲击力越大,调侃力度也越大,如例句5:
秦奋:你这不是捣乱吗?我登的是征婚广告。
相亲者(艾茉莉):你的广告上没说男人免谈。
秦奋:那不是废话吗? 我又不是同性恋。难道你是……
相亲者:我是。你怎么知道你不是? 我以前也以为我不是,后来才知道是不敢面对。
秦奋:你先走了一步,我还没到那种境界呢。[6]
相亲多发生于男女两性之间,这是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例句5中通过征婚广告与秦奋前来赴约的居然是一位男士,还是昔日的同事,相亲者是同性恋这一事实让秦奋既吃惊又尴尬。遇见艾茉莉之前秦奋没有想到会有机会跟男人相亲,这对婚姻充满着理想的秦奋来说显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秦奋采用“玩笑”式调侃,机智自嘲,“我还没到那种境界呢”,既顾及对方的面子,又表明自己的立场,极似相声中的“抖包袱”,自然朴素的话语中渗透着喜感,不经意间让观众发出会心宽容的笑,突显了冯氏幽默语言的特点。话语语义逻辑发展方向被颠倒,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秦奋极为巧妙地使用了“境界”一词,把“境界”与相亲者的同性恋行为相联系,既是一种“玩笑”式调侃,又是显性语言偏离形式的积极运用。潜性语言成分的显性化会使话语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诙谐,使听话人不禁报以惊喜和赞赏之情。这种临时显性化了的潜性语言,使表面上荒诞的对话蕴藏着合理的社会文化意义,产生了幽默的情趣。
Grice认为话语含义不是话语的规约意义(conventional meaning)。话语含义可通过合作原则中各项准则和话语的字面意义,结合语境推导出来[8]43。字面意义在话语中是不变的,会话含义则视语境的不同而变化。会话含义的推导是交际双方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前提下对话语做出的种种解释,而这种解释随语境的不同又具有不确定性。理解调侃意义意味着识别并解决了信息意图与听话人心理期待之间的不一致性。由于话语命题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同一命题信息因听话人的预设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如例句6:
秦奋:我觉得征婚对我来说是挺不靠谱的一个事儿,歪瓜裂枣的咱看不上,但凡长得有模有样看着顺眼的不是性冷淡就是身怀鬼胎,心理健康历史清白的姑娘都哪去了,我怎么一个都碰不上啊?
梁笑笑:你别拐着弯骂人啊,谁心里不健康了?你就历史清白了?
秦奋:我没说你,你不算长得顺眼的。
梁笑笑:……
秦奋:用顺眼这词就低估你了。你得算秀色可餐、人潮中惊鸿一瞥、嫁到皇室去也
不输给戴安娜的那种。有的人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不过分的说,仇人眼里你都是西施。[6]
对调侃的感知意味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意味着感受事物趣味性的能力,意味着发现生活和艺术中的戏剧性元素的能力[3]。经历了几次相亲失败后,秦奋有了些许灰心和无奈。秦奋在第一话轮中情急之下的几句感叹,间接否定了笑笑,引起笑笑的反击。面对梁的反击,在第二话轮中,秦奋机智巧妙地把“看着顺眼却性冷淡或身怀鬼胎”搅在了一起,想要肯定梁笑笑,但说出来却是“你不算长得顺眼的”,断章取义地漏了后半部分“却性冷淡或身怀鬼胎”,表达的意思恰巧相反。弄得梁笑笑说不出话来。在第三话轮中,秦奋将错就错利用惯性思维来了个调侃信息差,夸张地称赞了笑笑一番,这样既避免秦奋走入言语的陷阱,同时调侃话语的戏剧性效果赢得了笑笑的肯定。秦奋采用“批评”式调侃,既显示自己的智慧,又赢得了对方的好感;既缓解紧张压力、活跃交际气氛,又增强了情感交流。“仇人”“西施”本是相互矛盾的两个词语却巧妙地赞赏了笑笑超群的美貌,达到调侃的戏剧性效果。用作批评的调侃是一种攻击性幽默[10],其主要形式是讽刺(satire)和戏仿(parody)[3]。“批评”式调侃“往往是宽厚的,使听话人和第三方在会心的一笑中体会既暧昧、含蓄而又清晰、透明的美感,在不知不觉中心神为之一振”[3]。秦奋通过故意先不提供足够的语言信息,待成功误导笑笑后再补充说完剩余信息,让笑笑在心理期待落空后又会心一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调侃效果。
调侃作为一种巧妙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话语交际和文学影视作品中被广泛使用。调侃是在特定语境下对语言规律的非常规使用。调侃既是对语言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运用,以获得特殊的交际效果,又是一种与会话含义相关的间接言语行为。调侃话语的生成和认知涉及到交际双方的共享知识、思维方式、心理认知、情感意愿和语用能力等诸多因素。调侃话语的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过程,与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紧密相关。以礼貌、关联和会话含义语用视角切入,可让人从信息意图与说话人意图相悖、信息意图与语境不一致、信息意图与听话人的心理期待形成反差三个方面对调侃话语进行语用分析。本文选取的语料出自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其幽默气氛的烘托得益于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调侃话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游戏为形式,既调侃别人也调侃了自己。人物借助调侃话语巧妙地传递了言外之意,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同时,“自嘲”式调侃、“借喻”式调侃、“反讽”式调侃、“隐喻”式调侃、“玩笑”式调侃、“批评”式调侃与传统修辞手法交互使用,使诙谐中渗透着机智、调侃中蕴含哲理,既制造出幽默效果,给人们带来思考的乐趣,又渗透着交际双方的智慧和创造,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