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的比较分析
2020-12-28河南省南乐中兴医院457000邵现红
河南省南乐中兴医院(457000)邵现红
腔隙性脑梗死占全部脑梗死发生率的20%~30%,因腔隙性梗死病灶较小,故对脑组织供血影响较小,但病情进展较快,若未及早检出、有效治疗,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磁共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为影像学常用检查方法,可清楚观察患者病变部位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为临床治疗提供直观依据。本研究选取我院11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磁共振与CT对其检出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1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5月~2019年5月),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及CT检查,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5.58±7.12)岁。DSA检查证实11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位于枕叶3例、颞叶5例、小脑8例、额叶11例、顶叶12例、丘脑13例、脑干20例、基底节区40例。纳入标准:均经DSA证实为腔隙性脑梗死;均行磁共振、CT检查;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伴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无法配合检查者;磁共振、CT检查禁忌证者。
1.2 方法 磁共振检查选用Philips公司1.5T超导型临床医用磁共振成像仪,嘱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轴位扫描,扫描范围由颅顶至枕骨大孔。包括T1WI:FSE序列,矩阵256×192、TR/TE=440/9.6ms、2NSA、扫描时间120s;T2WI:FSE序列,矩阵320×192、TR/TE=2800/106ms、2NSA、扫描时间156s;DWI: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TR/TE=7099/103ms、层厚5mm、层距1.5mm、b值取0、1000s/mm2。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Sensation 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由颅顶至枕骨大孔进行轴位连续扫描,扫描参数设置:120kV管电压、380mA管电流、1.0mm层厚、1.0mm层距、512×512矩阵、窗位30Hu、窗宽100Hu。
1.3 观察指标 磁共振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比较磁共振与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磁共振检查结果 磁共振检出10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病灶位于枕叶2例、颞叶5例、小脑7例、额叶11例、顶叶11例、丘脑12例、脑干18例、基底节区37例。
2.2 CT检查结果 CT检出8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病灶位于枕叶1例、颞叶3例、小脑6例、额叶10例、顶叶10例、丘脑10例、脑干15例、基底节区30例。
2.3 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检出率91.96%(103/112)高于CT的75.89%(85/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23,P=0.001)。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动脉血管壁发生病变,造成管腔闭塞,形成小梗死灶。虽对脑组织供血危害不大,但具有较高复发率,常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造成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故临床需早诊断、早治疗。DSA为脑血管疾病最准确、可靠诊断方法,能明确病灶所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但DSA为有创诊断,部分患者难以接受,无法作为临床常规诊断手段。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磁共振、CT、多普勒超声等逐渐应用于脑血管检查,但不同检查手段检出率具有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提示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磁共振诊断结果优于CT。原因在于,CT检查主要依据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病灶改变,而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早期病灶无明显改变,脑细胞代谢变化较小,发病24h后方能清晰显示病灶,故CT检查难以满足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需求[2]。而磁共振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及清晰度,可清晰动态显示脑组织灰质、白质变化,于发病后3h左右即可明确脑细胞水肿情况及病灶位置,为早期诊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3]。
综上所述,磁共振对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高于CT,可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