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0-12-28河南省周口协和骨科医院466000冯培亮
河南省周口协和骨科医院(466000)冯培亮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若治疗不当,会影响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恢复。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带锁髓内钉(IMN)是临床常用内固定术式,均有较好效果,但在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中研究较少[1]。本研究选取我院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组探讨小切口复位IMN内固定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9.85±9.86)岁;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0.76±9.17)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仰卧位,臂丛麻醉,手术入路:肱骨干远端骨折予以肱骨后侧入路;肱骨干中段骨折、肱骨干近端骨折予以肱骨前外侧入路。切开皮肤至骨膜,骨膜下剥离,暴露并清理骨折端,骨折断端予以解剖复位,选择合适LCP固定,骨折近端采用3~5枚螺钉锁定,确认复位情况,然后锁定钢板远端,术后常规引流,关闭切口。研究组采用小切口复位IMN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及近端骨折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紧贴肩峰前外侧切开三角肌,暴露肱骨结节、肩袖,髓内钉于大结节内侧、结节间沟外侧进钉,于进针点置入导针,C臂X线机透视下确认进针点位置,逐级扩髓,插入髓内钉,插入深度为埋入大结节皮质。肱骨干远端骨折予以逆行髓内钉固定,于鹰嘴上方8cm、肱骨远端后方做切口,暴露肱骨远端后方三角区,于三角区中心进钉,插入髓内钉。选择合适的螺钉锁定骨折近端及远端。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②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两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总分100分,优:>90分;良:80~89分;可:71~79分;差:≤70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72.46±8.17)min,术中出血量为(101.46±11.85)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4.49±9.03)min,术中出血量为(178.14±15.27)ml。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t1=6.402,P1<0.001;t2=25.710,P2<0.001)。
2.2 肩关节功能优良率 术后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90.24%)vs(8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肱骨干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愈合,但因固定时间较长,肘、肩关节易僵硬,会出现畸形愈合,进而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手术治疗能最大程度避免畸形愈合,手术治疗以LCP、IMN内固定为主,但对二者选择临床仍有争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切口复位IMN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小切口复位IMN内固定切口小,对患者软组织、骨膜剥离较少,能降低手术对骨折端血运及神经的影响,患者出血较少,有利于骨折愈合。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小切口复位IMN内固定与LCP内固定对肱骨干骨折肩关节恢复较好,与赵刚等[2]研究结果相符,两者均能取得较满意的近期效果。同时应注意:采用小切口复位IMN内固定治疗时注意进针点位置、肩袖修复、钉尾埋入大结节皮质,避免肩部撞击发生。
综上所述,小切口复位IMN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