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草莓开花结果期田间管理技术*

2020-12-28赵玉伟王亚江程志红

上海蔬菜 2020年1期
关键词:开花结果乳油湿度

张 骅 赵玉伟 王亚江 程志红

(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经济作物指导站,江苏 盐城224000;2.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植保植检站,江苏 盐城224000;

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坎镇农技推广中心,江苏 盐城224000)

江苏盐城地区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较大,草莓品质好、产量高,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草莓的开花结果期为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盐城地区大棚草莓的开花结果期常遇低温阴雨,如田间管理不当,草莓生长发育和开花授粉易受阻、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现将盐城地区大棚草莓开花结果期的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温度和光照管理

草莓开花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现蕾后,白天保持25~28 ℃、夜间7~8 ℃,最低不低于6 ℃;开花后,白天保持23~25 ℃、夜间7~8 ℃;果实膨大期,白天保持23 ℃左右、夜间不低于5 ℃,如遇低温,可在夜间用火盆或加温设施加温。

初冬时节,大棚内光照不足,草莓品质常受到影响。可沿大棚走向距地面1.5~2 m 布2 行线,线上每隔2~3 m 安装1 个50~70 W 白炽灯泡,也可安装草莓专用补光灯。一般于12 月初至翌年2 月上旬进行补光,补光期间每天15~18时开灯,可连续补光2~3 h。冬季天阴时,可在白天开灯补光。

2 湿度管理

草莓开花结果期,棚内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授粉质量,进而影响草莓开花坐果。根据棚内湿度的高低确定灌水和通风次数,湿度过大时应及时通风降湿,湿度过小时需及时灌水。

3 肥水管理

草莓开花结果期需补施氮、磷、钾肥,增加中后期产量,以防植株早衰,但若施肥过多果实的光泽度较差。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果实含水量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提高,且果实光泽度也越好。

草莓开花结果期应视植株长势和开花结果情况追肥3~5 次,促进植株根系生长,防止植株早衰,促进草莓多坐果、早着色、早上市。每次每667 m2冲施根劲驼水溶肥(16-16-16硫基)或根劲驼水溶肥(15-5-30硫基)5~10 kg,隔10~15 d 施1 次。草莓不耐肥,易发生盐类浓度障碍,注意施肥浓度不宜过高,施肥间隔期应充分灌水。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灌水施肥,既能及时提供养分,又不易引起盐类浓度障碍。结合追肥,叶片正反面和茎秆可喷施宁盾B型微生物肥100倍液,喷3~4次,每667 m2用量0.5 L,可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抗逆力,改善果实品质,延长草莓自然保鲜期。

4 花期放蜂授粉

放蜂传粉是促进草莓授粉受精、减少畸形果的有效措施。草莓始花期前5 d 左右,将蜂箱搬入棚内,333.3 m2放置1 个蜂箱。开花量少时,用蔗糖水(糖水比例1∶1)饲喂蜜蜂以补充营养。棚室内保持通风,严禁使用农药,如需喷药先将蜂箱移出棚外,3 d后再搬入棚。蜜蜂活动适宜温度为20~26 ℃,与草莓开花适宜温度一致,利于大棚管理。如出现蜜蜂在棚顶角落乱飞乱撞,表明棚温过高,应立即通风降温。3 月中旬气温已高,大棚通风时间较长,其他昆虫活动力增强,可结束放蜂。

5 植株管理

5.1 摘除侧芽和老叶

草莓的花果期虽以生殖生长为主,但也会不断发生新叶,陆续形成老叶,老叶含有较多的抑制成花物质,且其营养消耗大于光合积累,应适时摘除,原则上每株保留有效功能叶8~12片。生长旺盛的植株侧芽发生较多,不但消耗营养,影响通风透光,易引发病害,且会形成较多的弱势侧花序和小花小果,应适时摘除,以促进侧花芽分化。顶花序抽出前,摘除全部孽芽;顶花序抽生后,选留1~2个方位较好且粗壮的侧芽,其余的摘除;以后抽生的侧芽,应及时摘除。及时摘除侧芽和老叶能降低植株养分消耗,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提高植株光合效率,减少病虫害发生。

5.2 摘除病花、病果和匍匐茎

草莓开花后,及时疏除雌性不育的高级次花蕾和小果,可明显降低草莓的畸形果率,且利于养分集中供应,增加草莓果实的单果重,提高草莓品质。疏果时,应摘除病果、过早变白的小果和畸形果等,通常第1 花序约保留12个果,第2花序约保留7个果。

6 病虫害绿色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合理混配,交替用药,严格控制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注意观察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药对症防治,微生物农药不得随意与化学药剂混用,以防微生物农药中的微生菌被杀而影响防治效果。采用高压喷药器喷洒药液,节本省工效果好。

6.1 悬挂黄板和蓝板

草莓定植后3周,田间悬挂黄板和蓝板(规格为30 cm×20 cm)诱杀蚜虫和蓟马,每667 m2设置30~40块,黄板、蓝板交替分布,板面与草莓垄平行。将色板固定在60 cm高的支架上,将支架插于田间,当色板上黏附的害虫数量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色板。

6.2 挂设性诱剂诱捕器

斜纹夜蛾成虫发生期,在草莓棚四周距地面1.2 m处挂设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器,每667 m2放置1~2个。及时清理诱捕器内被诱杀的夜蛾,20 d左右更换1次诱芯。如连续3 d诱不到斜纹夜蛾成虫即可收回诱捕器并保管好,来年可重复使用。

6.3 释放捕食螨

大棚覆膜后15 d~2 月初(垄栽)或覆膜后15 d~1 月下旬(高架栽培),每667 m2释放胡瓜钝绥螨15 万~20万头、智利植绥螨3 000头捕杀红蜘蛛。红蜘蛛发生轻(每片叶少于2头)地块,可先喷洒对捕食螨影响较小的生物农药(如0.3%印楝素乳油600 倍液,即0.3%印楝素乳油25 mL 加丝润5 g 兑水15 kg)清园,药后第2 d 释放捕食螨;红蜘蛛危害较严重的地块,可间隔5 d 连续2 次喷洒0.3%印楝素乳油600 倍液,第2 次药后1 d 释放捕食螨。释放捕食螨后,若田间红蜘蛛危害仍较重,可间隔15 d 再释放1 次捕食螨,同时用0.3%印楝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25~30 mL加丝润5 g兑水15 kg叶面喷雾挑治或全田喷雾防治。

6.4 压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10 月下旬,距草莓始收20 d 左右,可用乙醚酚、吡噻菌胺、吡唑醚菌酯及其复配剂等药剂压低白粉病的发生基数,用螺螨酯、肼苯肼酯、腈吡螨酯等药剂压低二斑叶螨的发生基数。

6.5 药剂防治

(1)灰霉病:低温且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草莓易发生灰霉病;寒流、连阴雨和光照不足的天气,温室内空气湿度长时间达90%以上,或田间积水、栽培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有利于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大棚覆盖PO 膜(利于渗水)、四周排水渠道保持通畅(利于排水)、增设加热设施(利于应对灾害天气)均能有效预防灰霉病。发病后,于开花前和开花结果期选用1 000亿活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亿活孢子/g 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50 倍液、16%多抗霉素B 可湿性粉剂3 500 倍液等生物药剂喷雾防治,可连喷3~5 次。(2)炭疽病:选用1 000 亿活孢子/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 倍液、16%多抗霉素B 可湿性粉剂3 500 倍液等生物药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45%咪鲜胺水乳剂1 500~2 000 倍液等低毒化学药剂于发病前喷雾预防,每7 d 喷1次,可连续用药3~5次。

7 及时采收

大棚草莓成熟后,选早晨露水干后至中午高温前及时采收。采收时,采收人员应戴薄膜手套,轻摘轻放,并及时剔除烂果、病虫果和畸形果。

猜你喜欢

开花结果乳油湿度
植物有话说(十七) 松果:开与合,看湿度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工业锅炉饱和蒸汽湿度的运行控制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让民族文化开花结果
让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在人大干部中“开花结果”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让德育在“典型”和“品牌”上开花结果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