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2020-12-28
在我国农业当中,畜牧业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动物防疫工作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无法使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因而,需要探索一条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路径。
1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1.1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以及基础设施
1.1.1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数据库,这是由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应用较多的设备、仪器以及药物等,要想对这些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正确操作,合理控制药物剂量,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掌握相关设备以及仪器的功能、用途,明确药物的用途以及具体的使用剂量。因而,各个单位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以供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参考,避免药物的不正确使用,减少设备以及仪器不良操作的出现。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有效减少工作量,降低其工作压力。
1.1.2 完善基础设施 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是最为基本的一系列工具。为了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如果条件允许,相关部门需要组建专项研究小组,深入研究各种仪器以及设备。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定期对基层进行实地考察,与养殖人员探讨学习以及工作经验,在深入了解畜牧产品后开展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设备的作用,减少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必要操作环节,避免无用功的出现,使整体工作压力得到减轻。
1.2 引入先进的技术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以及药物药剂,因而设备以及药剂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者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不同设备或者药物所提供的防疫效果各不相同。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并不先进甚至较为落后,因而为了使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得到保障,帮助工作人员减轻工作压力,相关主管部门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使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1.3 重视人才培养 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以及先进的设备,导致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工作压力较大,工作人员稳定性较低,流动性较高。因而,为了使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相关主管部门必须给于人才培养工作高度的重视,减少技术性人才的流失,与此同时在对人才进行聘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所选择人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另外,还需定期为工作人员组织培训活动,同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其自身技能得到不断的更新,避免理论以及实践操作发生脱节。还需不断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兴趣,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给你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开展规范并且专业的操作。
1.4 建立完善的制度 要想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就需要为其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在传统制度基础之上明确各个职能部门自身工作权限以及范围,使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对接,避免工作对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麻烦。另外,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当建立便捷通道,保证紧急情况或者临时性的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并且快速的开展应对工作,缩短所需等待时间,与此同时还需不断完善相关奖惩机制,避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员工出现懈怠以及偷懒等现象,通过良好的奖励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失误的发生。
2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意义重大。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端正自身态度,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以及基础设施、引入先进的技术、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以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