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2020-12-28卢晓茵杨白燕
卢晓茵,杨白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91)
1 病 例
患者,男,35岁,2018年12月13日就诊。半年余前因贪食凉食,加之情志不遂出现呃逆,呃声连连,不能自抑,伴胸闷、胃脘部胀闷不适,偶有反酸、烧心,纳食后症状明显,甚则不能饮食,夜不能寐。3个月前曾于外院就诊,予中药汤剂(具体不详)治疗未明显好转。刻下症见神清,精神欠佳,呃气上逆,呃声连连,胃胀不适,纳少,寐差,舌黯苔黄腻,脉沉细。既往有慢性胃炎史。中医诊断为呃逆(肝胃不和),西医诊断为顽固性呃逆。治以醒神和胃,降逆止呃。取水沟、内关、中脘、天枢、关元、翳风、合谷、公孙、太冲、足三里、三阴交、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30mm×40mm毫针,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向下斜刺0.3~0.5寸,施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以达酸麻胀针感,得气后快速出针。水沟斜刺0.1~0.3寸,内关、翳风、合谷、太冲、公孙、足三里、三阴交直刺0.5~1寸,中脘、天枢、关元直刺1寸,进针后行呼吸补泻法,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治疗3次后呃逆次数减少、强度减弱,能安然入睡。继续治疗2次后呃逆及伴随症状消失,进食增加,精神状态明显好转。2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
2 体 会
患者贪食凉食,情志不顺,其胃感寒,肝郁而肝气不舒,进而犯脾土,因而上逆致呃逆。由于长期为病困扰,易产生抑郁或焦躁等。《素问·宝命全形论》谓“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故治疗以醒神和胃、降逆止呃为主,选穴主要以调气为基本原则。选水沟、内关、三阴交以调神醒脑,缓解焦虑或抑郁情绪,兼醒脑开窍并降胃气止逆,理气通络,调畅气机。研究表明,针刺内关可抑制交感中枢功能,缓解胃肠痉挛,调节胃肠功能[1]。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三焦经经脉循行路线为“……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而在《灵枢》中有言三焦经 “主气所生病”,针刺翳风乃通过疏调三焦之气而达到治疗目的,翳风穴深处有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耳大神经分布,刺激该穴能反射性地抑制迷走神经和膈肌的异常兴奋,缓解膈肌痉挛,平息呃逆[2]。膈俞为膈之背俞,统治膈膜之病,是临床治疗呃逆的要穴,且研究发现膈俞穴下浅层布有第7或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针刺信息可直接到达脊髓、脑干直至大脑皮质的中枢神经,并由此中转与内脏各器官联系,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使膈神经过度兴奋而达到抑制状态[3]。公孙为八脉交会穴,足太阴脾经和冲脉的交会穴。足三里为胃之合穴,“合治内腑”,与他穴相配可疏通胃气、和胃止呃。太冲、合谷穴相配可疏肝理气,协调升降,平衡阴阳。腹部中脘为胃之募穴与八会穴的腑会,天枢为大肠的募穴,乃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可健脾和胃、通降腑气。
此外,腹部穴位需采用呼吸补泻针法。《黄帝内经》谓“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候呼纳针,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是谓追之”。所言具体操作手法为气入针入,气出针出为泻;气出针入,气入针出为补。杨继洲《针灸大成》言“问呼吸之理。答曰:此乃调和阴阳法也。然则呼吸出入,乃造化之枢纽,人身之关键,针家所必用也”。故可知此法与患者呼吸调度相配合,包含离入出合、阴阳升降之道,以调人体之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