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

2020-12-28潘知常

文艺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导言弱化虚无主义

潘知常 著

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全书55万字,分为导言与五章。“导言”中指出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是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美学命题,其贡献在于可以被看做针对世界性虚无主义的中国方案,与尼采、海德格尔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方案遥相呼应;其不足在于错误地去“以美育代宗教(基督教)”而不是“以美育促信仰”。第一章考察西方现代化历程,认为信仰是终极关怀、立身之本,而基督教文化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信仰的建构,体现为宗教强化的“因宗教而信仰”。第二章指出随着基督教在西方的退场,审美的重要性得到强调,转而“因审美而信仰”。第三章论述审美与宗教在信仰建构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当代社会,以审美促信仰是必然选择。第四章转向中国,指出中国的特色是宗教弱化的“无宗教而信仰”,从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道家的“发乎情止乎游”、禅宗的“发乎情止乎觉”到明清美学的“发乎情止乎情(爱)”,都在“因审美而信仰”的道路上做出了独到的探索。第五章在“万物一体仁爱”的爱的生命哲学以及情本境界论生命美学的基础上,正面回应“以美育代宗教”美学命题,提出后宗教时代的审美救赎诗学的基本思路:在宗教弱化的背景下,以审美救赎去直面世界性的虚无主义、促进信仰的建构。

猜你喜欢

导言弱化虚无主义
专题导言
导言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导言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导言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