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多维课程体系探索
2020-12-28牛津
牛 津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中国发展迅速。与传统学科相比,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社会知名度仍然较低,且生源不足,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双一流”建设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双一流”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专业
“双一流”,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计划的提出打破了过去“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身份固化、教育竞争缺失、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近年来,“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学校和学校之间,学科和学科之间,都希望依靠实力的比拼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922年,社会工作在燕京大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社会工作在国内高校发展较快,但在国内仍然缺乏社会认知度。这些因素导致社会工作在“一流学科”竞争中处于劣势。社会工作和其他优势学科之间的差距不能忽视,但换个角度看问题,也未尝不是对学科专业建设的一种激励。
国内社会工作的领军人物王思斌强调:虽然在中国当前阶段,政府更重视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相关学科,但是社会工作拥有其他专业难以比拟的特色优势,即可以直接促进改善民生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社会工作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因此,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建设者应当具有一种“专业自信”,积极奋起直追,尽快补齐短板,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建设[1]。
二、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中的问题
当下地看,社会工作在“一流专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长远地看,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发达国家已有很好的例证。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人员经验不足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相当丰富的实务经验,但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大多只是学术型人才,不是实务工作者。这导致教学环节中他们基本只能依赖教材上的案例和理论“纸上谈兵”,缺少对教材内容的反思和实务技能的更新。这种授课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能“照葫芦画瓢”,照搬照套书本上工作流程,难以胜任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人员实务经验不足和目前高校招聘政策有关。除少数专业外,国内高校招聘和引进教师的重要指标普遍是应聘者需要拥有博士学历。但目前大陆乃至港台的高校均无“社会工作”一级博士点,只有华东理工大学等极少数学校在社会学一级博士点之下设有社会工作二级学科博士点。截至2019年,全国已有348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有限的社会工作博士毕业生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全国300多所高校的师资需求,导致社会工作专业的授课教师专业背景多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其他和社会工作联系较远的学科。此外,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主要还是以项目承担量和论文撰写数为主要考核指标。已经在社会工作专业任教的老师为了应对绩效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压力,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从事社会工作实务,也就无法提升自身的实务技能水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指导。
(二)理论教学形式单一
应用性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大特点,但是专业理论同样是社会工作的看家本领。一些学生往往重视技能培训,忽视理论学习。事实上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学生只能看到案主的表象情况,不能准确判断其更深层次的服务诉求和求助问题的根本成因。当然,社会工作的理论教学往往需要和案例讲解高度结合。
社会工作实验室在这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借助这一平台,教师可以丰富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尝试更多的教学手段。事实上,尽管不少高校都建立了社会工作实验室,但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几乎还是以传统的教材学习为主。即便有些高校强调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应当注重体验式教学,也设计和运用了诸如“破冰游戏”、角色扮演、视频播放等其他方法。但这些理论教学的设计在本质上仍然是教师主导下的单一灌输模式。特别是当涉及残疾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和日常生活体验较偏离的课程部分时,教师大多是“照本宣科”,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形式的单一,限制了学科自身发展,更无法满足“一流学科”建设标准。
(三)实践教学质量不好
社会工作专业,从诞生之初就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各大高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培养方案中都“强调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并且都明确要求学生参加适当的实践教学活动,以评估其理论学习程度,教授专业实践技能。
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这些技能仅仅靠课堂模拟是无法获得的,需要依靠大量实训经验累积。但目前高校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这一部离“一流学科”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社会工作在实践教育环节的短板,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难以保证;二是专业实践教学的仿真性难以实现;三是实践教学的整合性难以建立[2]。事实上,不少高校社会工作实习的机构资源并不充足,并且多数不能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评估。同时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知还不够普遍,部分服务对象或是不愿意配合实践教学的开展。多种因素造成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质量不好的现实问题。
三、建构社会工作专业多维课程体系
(一)“慕课”补充线下课堂
在2015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明确指出应当加快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将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应用到教学环节中。今天“互联网+教育”已成为高校专业课程改革趋势,如慕课。慕课(MOOC)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互联网时代的慕课,最早兴起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高等教育学府,之后由于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便捷性等,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中国近年来也重视加强慕课建设。有学者称赞慕课的出现不仅为解决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而且这一全新的网络教学形式还向各大高校传递出“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3]。
慕课的最大优势是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可弥补教师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的不足。授课教师选择的精英化是慕课区别于其他网络免费课程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能够在网络上开设大规模公开课的教师,大多都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其所讲授的内容也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的优秀成果[4]。针对当前高校教师社会工作领域专业背景不足等情况,可在教学中添加慕课学习。通过鼓励理论基础扎实且富有实务经验的优秀教师录制慕课,可将其成功的实训案例与经验应用到他人教学设计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深度专业体验。
在社会工作相关课程设计上,可组织学生先进行慕课的学习,形成对理论知识和实务技巧的初步认识,再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目标,实施课堂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就慕课所探讨的话题进行再感悟。鼓励学生课外学习慕课课程,并批判性地思考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而言,慕课的引入实际上等于让自身享受到专家网络培训,通过将慕课的内容与形式内化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又进一步弥补了现有师资队伍专业背景方面的不足。
(二)“世界咖啡屋”模拟实景讨论
尽管实务性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突出特点,但毕竟不可能所有的课程都在实践中进行。特别是在课程学习初期,模拟实景的方式更适合学生,既能检验现有的理论学习效果,又可以为实训阶段做一个缓冲准备。在传统的模拟手段外,可以引入“世界咖啡屋”这一新的学习方式。
“世界咖啡屋”学习模式最早由朱尼特·布朗(Juanita Brown)和伊萨斯·戴维(David Isaacs)提出,目前在国际上非常流行。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营造像咖啡屋一样轻松自在的氛围,让人们分桌进行小团体内部的讨论,再轮流交换和总结意见,强调彼此之间真诚对话、分享知识和反思问题,从而让参与者体验到集体的创造力[5]。其创新之处在于变传统的“我说你听”式灌输教育为学生自主、互动地进行学习。尤其适合应用在农村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距离学生日常生活体验较疏远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致可以按照这几个步骤引入“世界咖啡屋”学习模式。
1.设计会议主题。以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课堂教学为例,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我国残疾预防、残疾人的社会问题与需求、残疾人社会组织、残疾人社会政策、残疾康复等项目设计会议内容。比如教师提供这次会议大的议题方向是“残疾人社会政策”,然后向学生推荐相关教材和案例。学生再根据自身学习基础和兴趣情况,把讨论范围聚焦在“社会福利政策”“社会救助”“劳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等几个具体的主题上。
2.确认分组安排。在确立讨论主题后,结合日常课堂进度和个人学习兴趣,进行项目分组。“世界咖啡屋”这一模式能施行的前提是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理论积累。一般而言,学生最好先学完社会工作概论、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基础专业课,再进行“世界咖啡屋”的训练。具体的分组要根据学生总人数考虑,分组控制在4-6组、每组人数控制在4-8人,这样讨论效果较好。每组组长的身份不同于传统的权威领导,更多是起一个类似主持人的作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3.营造讨论氛围。在“世界咖啡屋”模式下,对问题的探讨不再依托于严肃的课堂提问。老师需要和其他组织者一起,为参与的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宜人的讨论氛围,帮助组员培养类似社区成员一样的参与热情。同时这一形式也不同于日常课堂的座位安排,学生根据分组情况围坐在一起。可以拉上遮光窗帘,较暗的光线更有助于学生精神上的舒缓,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辅放一些轻音乐。每一桌的学生非常有仪式感地坐在一起,一边分享桌上的零食点心,一边在直接的眼神接触下展开讨论。
4.鼓励学生参与。“平等”和“共享”是“世界咖啡屋”的核心。每个组大约讨论15到20分钟,之后一个人仍然留在这个桌子上作为主持人,另外几人轮转到其他桌继续讨论。留在原地的那个人要对这一桌的新成员表示欢迎,并简单总结之前一轮的讨论要点,而新加入的成员则反馈他们之前所属团队的会议内容,并展开新的对话。经过持续几轮的讨论,最初的小组重新集合在一起,分享并探究出现的主题。
教师在前期讨论中不要直接干涉讨论的进程,以倾听和鼓励学生发言为主,但需要认真记录学生的核心观点,适当抛出观点引出进一步的讨论。当成员内部的观点出现矛盾时,教师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社会工作视角发散性看待问题,并和大家一起探究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挖掘所有人最关心的那部分议题和看法,将团体的共同智慧显性化。
5.评估活动效果。传统的分组讨论很容易出现一两个组员“挑大梁”,其余成员对话题漠不关心的态度。“世界咖啡屋”的一大特点就是要保障每个人都全程参与,实现的前提是配套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可以通过拍摄视频、写会议记录等方式作为监督评估的依据。学生就材料收集的丰富性、项目内容的充实性、现场讨论的互动性等指标给其他人打分,每个人既评审他人又接受他人的评审。教师也需要根据课堂表现和得分情况表扬和激励各组成员下一次更好地参与。
“世界咖啡屋”这一教学方法的突破在于可以利用有限的教室空间资源,活跃学生思维,并尽可能为学生模拟实践场景。该方法以项目取向为指导,将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选定讨论主题后,就需要自己查阅资料提前准备,以团队分工合作的形式整合集体智慧。这一方式的实施大多可以依靠各个高校现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或会议室进行,既减少了实地训练的成本,又提高了学生的实务水平和团队沟通能力。教师对有关数据的收集,更能帮助掌握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课堂进度。
(三)“校地联合培养”锻炼实务技能
所谓的“校地联合培养”,指的是高校与社区、专业社工机构共同进行集中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的考核也由双方分别进行。通过“校—地”共建、“校—社”共建、“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实务性专业人才。在这一培养过程中,高校、社区和社工机构彼此之间会建立明确的职责划分,为实习质量提供制度保障。高校在和社区、机构的互动过程中,无形间扩大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而社区和专业机构提供的实习内容也将更贴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方向,并且三方的共同责任机制也大大减少学生专业实习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对学生个体而言,他们可以从事与社工专业高度相关的实习工作,切实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加强对自身专业的认识,真正融入国家和区域的社会建设中。同时,这种培养方式也让学生能够熟悉国内民政系统和其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运作体系,直接学习到社会政策、项目管理与评估等专业必需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办公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相关单位就职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专业发展,强调的是“用业绩说话”。对于学科专业地位相对弱势的社会工作而言,更应当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开展教学改革,发挥学科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专业人才。通过对现有的社会工作教学体系进行大胆改革,才能够进一步扭转社会工作学科实力不足的局面,让高校社会工作进入“一流学科”,培养一流社会工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