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经》病机理论探讨骨痈疽的证治思路

2020-12-28任锡禄窦志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骨髓炎营卫内经

任锡禄,窦志芳

(1.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骨痈疽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骨、关节,进而引起感染的骨、关节病变。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预后较差,容易遗留功能障碍,导致残疾。中医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一定的成就。

1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理论内涵

1.1 生理上的涵义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为《内经》“病机十九条”之一。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注释指出:“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热化,故疮疡皆属于心也。”吴谦指出:“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刘元素则直接指出本条应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更加强调了心火在痛痒疮类疾病中的重要性。

《素问·痿论》指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夫脉者,血之府也”,心主血脉,在五行属火,具有火之特性。心与血脉密切相连,与全身血液的运行正常与否有关,血液正常运行离不开心气的推动。痈疽的发生与血液运行失常有关,《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故痈肿。”由于血液运行失常,气血凝滞而生痈疽。

1.2 心理上的涵义

对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大多数医家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上进行理解,而王冰则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阐释,指出:“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中医学理论认为,心主神志,《素问·灵兰秘典论》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广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之官则思”,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灵枢·本神》有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在中医学理论中,心不仅主血,亦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分别体现了心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痛痒疮这些症状是人体的一种自我感觉症状,与人的精神意识有关,受心神之主宰。

2 从“心”阐释骨痈疽的病机

骨痈疽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临床表现为疼痛、局部发痒及生疮等症状,其病机和治疗与心有着密切关系。

2.1 痛与心

疼痛是骨痈疽的常见症状,有的患者疼痛难忍。痛是机体受到刺激后产生一种反应,是一种自自觉症状,一种机体保护性反应,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指征。《说文解字》认为:痛,病也。从疒,甬声,形声。疒,顾名思义,与疾病有关。从甬,本意为道路堵塞,即因瘀阻不通而产生痛的感觉。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病情的轻重、病势的缓急,但痛的感觉更取决于人体对疾病的反应性和耐受性。

关于疼痛的病因,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其原因主要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不通则痛”指局部经脉不通,气血闭阻不通而疼痛。心主血脉,具有推动和维持血液在脉中运行不休的作用,心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行迟滞,脉络瘀阻,不通则痛;“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热毒炽盛,将迫血妄行,使血溢于脉外而成为瘀血,瘀血阻滞经络,经络不通故痛;感受寒邪,寒邪凝滞血脉,血得寒则凝,气血运行受阻而瘀,不通故痛。《外科启玄》曰:“凡疮疡,皆由五脏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

“不荣则痛”指因机体营卫气血津液亏损,或者脏腑功能失养而发生的疼痛。荣含有温煦、濡润、荣养、舒畅之意。《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依附于血,并借心气的推动而在人体脉中环流不息,发挥其营养周身百骸的作用。如大病久病、年老体弱或失血过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化源不足;或劳累过度气血暗耗;或外感伤寒发汗过多,都可影响血的濡养功能。《素问·举痛论》指出:“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医宗金鉴》则提出“伤损之证,血虚作痛”“血主濡之”。《素问·举痛论》有“血虚则痛”一说。气衰血少,筋骨得不到荣养而生疼痛。“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血虚不能濡养筋骨则筋骨疼痛。由此可见,“不通”与“不荣”均与心有关,由心所主。

2.2 痒与心

痒也是一种自觉症状。“痒”,《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痒,疡也。”疮痒,即疮疡,包括痈疽、疔、疖、丹毒等。痛和痒为疮疡的重要症状。痒最早描述见于《灵枢·刺节真邪论》,其中有“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赵淑敏[1]认为痒与痛无本质的区别,只是程度的不同,其明确提出:“热甚则疮疼,热微则疮痒”。痒与痛不一定同时存在,在皮肤感觉低下区,疼痛刺激可导致痒,而在感觉过敏区,痛的阈下刺激也可引起痒。瘙痒病机主为风、湿、热、虫等病邪客于皮肤肌表,导致局部皮肤气血不和,或者血虚生燥,阻于皮肤之间,局部皮肤失于濡养。《诸病源候论·风痉痒候》认为“痒由游风在于皮肤”所致。《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认为:“……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朱丹溪则认为痒为虚证,由血虚不能濡养所致,其明确提出“诸痒为虚,血不荣肌肤,所以痒也”。总之,无论哪种导致痒,其病机均为气血失和、营卫失调,而气血营卫均由心所主,与心有关,因此可以认为诸痒皆归属于心。对此,张介宾则明确提出:“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也。”

现代医学也认为,痒是皮肤、黏膜的一种特殊感觉,常伴有搔抓反应,身体不同部位对瘙痒的敏感程度不同,外耳道、鼻黏膜、外阴部等处较为敏感[1]。机械性刺激、电刺激……及炎症反应以及机体代谢异常均可引起瘙痒。此外,亦研究发现,瘙痒是主观感受,是身体整体或者局部的一种感受。其不仅与躯体受到有害刺激有关,也与心理情绪(包括焦虑、愤怒、抑郁等)有关[2]。心神稳定者容易耐痒,心神易动者不耐痒。这与中医心主神明的理论相通,中医学认为与自我感觉有关的痒痛之类症状,与心神有关。而神由心所主,与血相关。《素问·八正神明论》有“血气者,人之神也”。神客于气血,气血不至则神亦不至,神不至,则不觉痒痛。此外,如果气血不能荣养皮肤,则神不至,神不至则肌肤肢体麻木不仁,不觉痛痒。

2.3 疮与心

“疮”是一种病症名,含义较广,泛指一切外科感染性疾病,不专指某一特定疾病。既可指如痈、疽、疔、疖、痤、痱、疹等皮肤疾患,也可指如黄水疮、疔疮、冻疮、臁疮等外科疾患。《类症治裁》指出:“疮者,痈疽之总名也。”《外科启玄》认为:“疮之一字所包括者广矣,夫疮疡者,疮之总名也,肌肉腐坏痛痒,苦楚伤烂而成,故名曰疮也。”疮痈的病机不外热毒炽盛、瘀血阻络和阴寒凝滞三端,而三者均与心有关。心主血脉,心气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郁久化热而生疮病,正像《灵枢·痈疽》所言:“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张景岳指出:“凡疮疡之患,无非血气壅滞,营卫稽留所致。气血营卫周而复始……内营五脏六腑,外濡四肢百赅,依靠心气的推动。心属火主血脉,若心火炽盛,营热肉腐可发为疮。”若心阳虚衰,寒凝血脉同样可发为疮,《外科正宗》云:“诸疽白隐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可见,不论何种原因,最终均导致血脉瘀滞,营卫气血壅遏不行,郁积化热,腐肉败血。而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痛痒均属于自觉症状,因此,无论是疮证之痛痒,还是其他痛痒证,均由心之神明感知。因此,在临证中,疮疡病必须护心,以防毒邪内攻脏腑,扰动心神,出现神明之乱而为走黄、内陷之证。

3 从“心”论治骨痈疽

骨痈疽又称“附骨疽”“阴疽”,相当于现代的急、慢性骨髓炎,临床上表现为全身症状较轻,局部有红、肿、热、痛、痒等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以骨质破坏、死骨、窦道形成,同时伴骨质硬化及包壳形成为特点,是中西医骨伤科顽症之一[3],被喻为“第二癌症”。由于慢性骨髓炎病程长,经久不愈,且易反复发作,故为骨科疾病中的一个难题。本病多为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慢性炎症,病程漫长,且易反复发作。漫长的病程及复杂的病情,加重了术后感染和复发率的风险,治疗起来非常困难[4-5]。基于以上分析,骨痈疽的症状与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从心论治骨痈疽对于治疗本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1 养血活血以通利血脉

骨痈疽虽然病位在骨,但其疼痛、瘙痒等临床表现与心有着密切关系。心在五行属火,心主血脉,血行脉中,火毒炽盛,可使“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变生痈肿,而疼痛难忍。张介宾认为“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炎,其热化,故疮疡皆属于心也。”心主血属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而心有所主,血有所养。《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因此,补气即是补阳,肺脾之气足,则能助气血化生而养筋,筋脉得养则骨正而筋柔,慢性骨髓炎得以痊愈。从卫气营血角度进行辨证,慢性骨髓炎发展到中后期多表现为热入营血之证,叶天士创“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治疗热入营血。因此本病治疗时常配伍运用入心经且具有凉血散血的药物,诸如川芎、赤芍等,而现代研究表明川芎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循环障碍引起的炎性渗出及组织水肿[6]。赤芍可以改良滑骨细胞的分泌和代谢,抑制其非正常增殖[7]。

3.2 清心泻火以解毒

火毒是多种外科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火毒流窜附着于四肢长管骨,可形成附骨疽。由于心火过炽,或者里热内蕴,化湿生热而成脓化腐,成骨痈疽。因此在治疗时应清心泻火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银花、野菊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均入心而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对于骨痈疽急性发作期有很好的作用。如连翘,味苦、微辛,性寒,归心肺及小肠经,能够疏散风热、清热散结、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本经》云连翘“乃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主药也。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因此多配伍运用清火解毒的连翘,作为治“疮”的主要药物。《外科真诠》指出:“纯阳之毒,高肿焮痛,来势暴急,治以清解热毒为主,初起当内服加减消毒散(连翘、银花、蒲公英、玄参、赤芍、甘草。”可见,清心泻火以解毒疮痈在治疗慢性骨髓炎起重要作用。

3.3 宁心安神以定痛止痒

骨痈疽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痛痒感,疼痛和瘙痒为主观感受,这些症状对于病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均能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者可以导致抑郁、烦躁、失眠等病,而这些疾病反过来又可加重骨痈疽的复发,因此治疗时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运用宁心安神重镇安神一类的药物。

总之,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多数医家认为慢性骨髓炎其发病原因为火毒、湿热、血瘀等侵袭营血,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而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溃烂流脓等症状。在《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总病机指导下,从生理上可以看出痛、痒、疮与心、与骨痈疽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上从心入手配伍运用养血活血、清心泻火和宁心安神等药物治疗骨痈疽,对于提高本病的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骨髓炎营卫内经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皮肤表皮角蛋白18的影响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基于《黄帝内经》浅论气郁生湿
自拟连银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效果观察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