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院校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路径探究
——基于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调查与分析

2020-12-28贺雅静葛小丽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耕职业

贺雅静,葛小丽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

1 农业院校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现状调查

近年来,受惠于国家政策,农业院校招生热度有所提升。以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仅2019年总招生人数1万余人(含社会扩招),其中农林牧渔大类专业学生数2015年为4669余人,约占总人数的41%。2019年底,笔者选取了学院部分农业专业——畜牧兽医、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园林技术等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研。前后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回收率89.3%。问卷共24题,主要内容涉及以下五方面:一是被调研者自身情况;二是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和评价;三是对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政策的了解和评价;四是对农业类高校融入农耕文化教育的了解和评价;五是要求学生为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提出自身意见及建议。通过统计,学生对于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如下:

调研内容 选项 比例家庭收入来源 农业收入25%非农业收入75%对农耕文化的了解非常了解4%了解19.9%了解一点66.8%不了解9.3%政府对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效果不清楚10%支持弘扬本地优秀农耕文化非常好7.8%比较好23.5%一般39.1%41.5不太好17.2%强烈支持28.3%支持63.8%不支持4.5%无所谓3.4%没必要2%在农业类院校中融入农耕文化教育非常有必要55.9%有必要39.5%无所谓2.6%

分析调研数据得出,第一,社会对农业行业的接受度不断提升。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体现了“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社会对于农业行业、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农业类院校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农业专业学生生源类型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单一的农村家庭,城镇生源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75%的学生家庭收入为非农收入,社会对农业行业的接受度、好感度不断上升;第二,学生对农耕文化了解不深。中国的传统农耕时代赓续数千年,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乡约民俗、农事歌曲、传统技艺等作为无形的文化继续被继续传承,但对于那些依托于有形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物而留存下来的农耕文化信息,却因为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物本身,比如犁耙、水车、风扇车、纺车等,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不再需要而迅速消失,使得文化传承也无从谈起。对于以农业为立身之本的农业专业学生来说,调查中有66.8%的学生表明对农耕文化只是“了解一点”,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有断层的风险;第三,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的主动意识较强。有63.8%的学生支持弘扬本地优秀农耕文化,55.9%的学生高度赞成在农业类高校中融入农耕文化教育内容,认为“非常有必要”。农业类院校自身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作为校园文化独特符号,极大激发了学生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强烈意识。同时,有44.7%的同学主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包括要求政府加大政策保护力度,将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书本、课堂,使用新媒体、宣传、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等多种建议。总的来看,农业院校学生表现出对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强烈责任感。

2 农业院校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的路径

当前,改革中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农耕文化教育提供了“开放环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文化保护和传承插上了“数字翅膀”,乡村振兴战略又为其做好了“顶层设计”,农业院校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2.1 用好“五支队伍”,营造“人人参与、全员传承”良好氛围

学校是由学生、行政管理、教师、辅导员、教辅人员、等五支队伍组成的聚合体。抓紧这“五支队伍”,对于凝聚各部门合力,调动全体师生员工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行政管理队伍要指导成立工作小组,制定校内文件、方案上对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予以政策支持。例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中,设置相关课程;教师队伍要立足本省本校实际,编印校本教材,以课堂为抓手,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无论是专业课程或基础课程,都应主动融入农业生产、农耕习俗、民间文学等相关内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在校内政策支持下,在社科类课题的申报、教研文章的选题、主题讲座的开展中融入农耕元素,进一步以科研创新服务文化;辅导员队伍应在班会、团体活动、学生日常管理中主动围绕农耕文化主题进行教育,通过意识形态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兴趣和重视程度;教辅队伍要立足岗位,因岗而变、因地制宜,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可设立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图书专区,档案工作人员应做好校园农耕文化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农业实训基地教辅人员在配合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2.2 聚焦“课堂内外”,打造“线上线下、全过程传承”平台

全过程是指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个阶段,将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贯穿始终。全过程传承的关键,在于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打破时、地、空的限制,打造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模式。

线上平台包括校园公众号(微信、微博)、学校网站、校园APP、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通过线上平台,可以快速打通一二课堂对接通道,可以实现课堂内外的无缝对接和同向同行。视频传播、图片、声音甚至VR技术的运用,让农耕文化图文知识通过网络链接到师生移动设备通讯端。通过大数据分析,还能精准对接观看者偏好,定位传播人群,通过新技术不断夯实农耕文化传承基础。

线下平台主要包括校园建设、课堂、实验实训、文体娱乐、志愿服务等。校园建设中要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征、校本特点的文化景观,例如校内建筑、景观的设计及命名,校园主色调的确定,校史馆、宣传栏等内容的设计等,都应融入农耕文化元素,营造“三农”气息浓厚的育人环境。

课堂中除传授理论知识外,应注重体验式教学。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文件中要求的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与农耕文化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践基地,将土地、山林、湖泊、草场等作为劳动实践场所和传承农耕文化基地,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直观接触,充分发挥农耕文化育人作用。

要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校内农耕文化艺术节,开展书画摄影比赛、农耕主题征文、演讲、朗诵比赛、文艺晚会等,在文娱活动中感悟农耕文化之美。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送科技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去开展科普、田野调查、帮扶活动等,在与农村、农民的双向互动中汲取农耕文化精华。

2.3 适应“社会需求”,构建“职业培训、多层次传承”立体格局

农业院校肩负着人才培育、服务“三农”、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使命。除做好全日制在校生的教育教学外,还应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发挥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多层次教育服务,不断提升受教育者重农、爱农、亲农、务农思想意识。

根据《“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农科教发〔2017〕2号),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其中就有专门的高素质农民招生计划。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中,农业院校承担了绝大部分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同时在2019年高素质农民社会扩招中肩负起了主要职责,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舞台。农业院校招收、培养的这一批非全日制农业行业从业者,是除在校学生外,坚定的农耕文化爱好者和传承者。他们既熟悉农业行业实况,又有一技之长,同时还系统接受了农耕文化教育,并且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行走的农耕文化传承者。农业院校应灵活适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职业农民培训方式、职业技能鉴定类别、高素质农民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开展农耕文化教育、田野教学、参观考察、创业孵化等多样化培育方式,使他们做好农耕文化坚定的传承者和传播人。

“农虽旧业,其命惟新”,在建成农业强国之路上,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农业院校应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让优秀农耕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耕职业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耕旧事十二韵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我爱的职业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
老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