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田园综合体发展路径研究
2020-12-28刘一坪
刘一坪,王 灿,文 革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2017年2月,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这一战略性概念的提出,对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田园综合体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新的模式,目前,国内外有多个田园综合体的经典案例,作为旅游大省、农业大省,四川一直在对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实践与探索。四川省田园综合体初具规模,但均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融合、企业管理、战略制定上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是田园综合体发展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术界只对涉农企业、农业旅游、休闲旅游等方向进行了相关研究,对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运营绩效、长效发展的研究很少。本文基于四川省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的研究,找到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路径,对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四川省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分析
1.1 四川省田园综合体发展基本情况
田园综合体是美丽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顺应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形成的新生事物。目前,四川省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城镇化率已接近50%。但四川乡村依旧保留了优美自然环境,生态优势明显,农耕文化浓厚,民族文化丰富。四川省政府以独特的乡村生态环境、深厚的乡土文化为基础,以成都为中心,在川西、川南、川东北相继塑造 “天府农家”、“藏羌风情”、“苏区新貌”、“古村古镇”等田园旅游项目。都江堰市的天府源田园综合体,是国家首批试点项目,投资额达到20亿元。
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四川省发展趋势是由成都向周边扩散,政策资源多集中在成都及周边地区。因此,成都及周边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较为明显,田园综合体项目较为集中。此外,自然资源比较集中的北部地区田园综合体项目也较多,其他地区分部较少。
产业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综合体是把各种属性、功能的空间,统一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综合利用,将空间价值发挥到最大。因此,田园综合体要结合不同产业、融合发展,才能使田园综合体项目价值最大化。目前来看,四川省田园综合体以旅游业、农业为主要产业,教育、医疗、康养及衍生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
收入情况如图3所示。
四川省内田园综合体项目处于总体盈利的几乎没有,由于项目投入资金巨大,资金回笼期长,现有项目实现短期内盈利非常困难。门票及农产品销售是现有项目的主要盈利手段,从长远目标来看,这样的经营模式不能产生可持续盈利状况,且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四川省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融合需要加强,实现用一产带动二三产盈利,才能真正助力三农发展[1]。
2 产业协同视角下田园综合体多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田园综合体是在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田园乡村属性,发展农事体验、文化、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探索一种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2]。
2.1 产业聚集与协同理论
产业聚集理论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该理论是外部经济条件下企业区位选择的具体体现,通过多种产业集群提升整体生产力,从而增强影响力及竞争力[3]。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教赫尔曼·哈肯提出,理论提出在一个不平衡的巨大系统中,一定的环境下,各子系统遵循共同的规律发生变化,实现相互协作,形成有序的动态平衡。
田园综合体是在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之后出现的一个新兴概念。是在农业、旅游业、制造业、教育康养产业等多种产业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系统产业。田园综合体的规划与建设,要协调多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统一、高效、可持续的运作系统。田园综合体想要长效稳定发展,必须通过产业聚焦与协同发展,发挥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溢出效应,创造“农业”+“旅游”(服务业)+“衍生产品”(工业),即1+1+1>3的效果。
2.2 四川省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路径构建
针对四川省田园综合体的现状,通过对产业聚集协同理论的分析,本文尝试以产聚集协同理论为视角,构建四川省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路径。其中包含产业如何选择、价值取向统一、战略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构建等四个方面。以产业选择为基础,以价值取向为导向,以战略规划为指导,最后以实施过程协同,促进落实。如图4所示。
2.2.1 产业选择协同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要求项目选址应在有一定建设基础、产业基础的乡村,应具备适应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相关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基础资源。在乡村原有资源基础上,通过产业业态嵌入、资金技术输入,在产业嵌入方面,应全面考察产业或业态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这些产业与业态能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行提档升级,保证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独特性、可持续性。
2.2.2 价值取向协同
一是协同环保发展理念。田园综合体要求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留青山绿水,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践行“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发田园综合体,要以乡村为第一属性,乡村是最重要的的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生态保护为红线。在乡村原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以原生、原本、原创的“三原”原则为开发理念。合理进行产业开发、旅游开发,确保田园综合体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协同。
二是协同多产业共同发展。田园综合体,田园是根本,综合是关键,产业是核心,相关核心产业要明确可持续开发理念,不能使田园综合体发展变质。要创造更多的价值,首先要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深挖乡村历史文化,重塑乡土特色情怀,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参与、农民获益,才能使田园综合体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武器。
2.2.3 实施过程协同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是政府发挥公共政策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首先,地方政府要分析相关政策,整合中央及地方资源,充分利用中央对田园综合体建设投入的专项补贴。其次,地方政府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多方主体参与投资。包括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解决产业投融资问题。最后,政府要通过最新的土地流转政策,解决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空间短缺问题。此外,地方政府还要通过高效沟通,搭建平台,让各主体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坚持农民合作社的主体地位”。农民通过合作化、组织化等形式参与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依托合作社,以直接参与或入股等方式获得收益。因此,农民是田园综合体发展建设的第一主体。农民既是资源所有者,又是直接参与者,要共享田园综合体发展带来的收益。
3 结语
田园综合体是能否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抓手之一。田园综合体发展路径的探索,可以为下一阶段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借鉴,为下一步的实践指明方向,为田园综合体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全国范围内,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如火如荼,四川省在建设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要坚决以美丽乡村为基础,以三农发展为目标,把工作落实到位,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更要防止地产化趁虚而入。四川省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要以农业为主,提升三三振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内不同地区资源条件和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更多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