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脾阴虚”与单纯性肥胖
2020-12-27邓家肴李世杰吕尚斌
邓家肴,李世杰,吕尚斌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单纯性肥胖是指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其消耗的热量,导致脂肪成分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形成的一种疾病。肥胖病不仅影响外形的美观,更会对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单纯性肥胖与高血压、血脂异常、Ⅱ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多发性骨关节病,甚至部分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肥胖病的发病率正逐年提升,在2009年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居世界第二位[2]。自古以来中医对肥胖病论述颇丰,治法多端,其疗效尚可,且逐渐得到国外学者的认可[3]。现代医家认为单纯性肥胖的发病多以脾肾气虚,痰湿内停为主要病机,临床上以健脾益肾,化痰祛湿为主要治疗大法[4,5]。而“脾阴”却鲜有提及。脾阴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由朱丹溪首次提出,于明清时期被正式确立,在近代不断发展研究,其对中医临床“脾”病的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现就基于脾阴学说对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问题试作阐述。
1 “脾阴”之概念
纵观古今,涉及脾阴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从脾阴存在的客观性、脾阴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脾阴生理功能这三个方面对脾阴进行了阐述。《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五脏六腑皆分阴阳,而脾脏作为后天之本,三阴之长,更应重视脾阴,且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脾脏既存在脾阳,也必定有脾阴,所以《黄帝内经》为脾阴的纯在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灵枢·营卫生会篇》云:“营出于中焦”,《灵枢·木神篇》论:“脾藏营”,则描述了脾阴存在的物质基础,脾阴即营阴[6];《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脏真濡于脾”以及《素问·邪客》曰:“营气者,秘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这阐述了脾阴具有滋润、濡养、灌溉全身的生理功能。综上所述,脾阴是由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脂膏之类精微物质,其具有灌溉脏腑、营养肌肉、濡润筋骨、补益脑髓的作用,五脏六腑都需要有脾阴的润养才能发挥正常功能,脾阴为五脏濡养的物质基础。脾阴不足,可引起脾运化功能障碍,如缪希壅《神农本草经疏》中云:“胃主纳,脾主消,脾阴亏则不能消,胃气弱则不能纳,饮食少则后天元气无自生,精血坐是日益不足……不如是者则不足以复其脾阴”。且缪希壅《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首次提及脾阴虚,“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胃主受纳,而脾主运化,脾阴不足,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食不能消则脾虚中满[7]。
2 脾阴虚引起单纯性肥胖的机制分析
2.1 脾失健运是单纯性肥胖的关键病机
中医虽没有单纯性肥胖这一病名,但关于肥胖的记载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比如《灵枢·卫气失常篇》中就有关于“肉人”和“膏人”的描述[8],其后的历代医家总结肥胖病的病因病机多与脾气不足,运化失司,痰湿、瘀血内停相关[9]。元·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指出:“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清·陈士铎《石室秘录》中设立了肥治法,其认为肥胖的发病与脾气亏虚,运化失司密切相关。脾虚则水液运化无权,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进而水湿聚结,日久可化为痰浊,痰浊又流注经络,阻碍气血的运行,形成瘀血,三者内积脏腑,外充形廓,日久则导致肥胖。究其根源,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与脾主运化的功能有关。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和输布水谷精微;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障碍,水湿不化,聚而生痰。故古人多有“肥人多湿”“肥人多气虚”等说法,如元·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云:“肥白人多痰湿。总而言之,肥胖的发病是由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痰湿内停所致。
2.2 脾阴虚与脾失健运的关系
脾阴与脾阳紧密相关,脾体阴而用阳,脾用阳,则以健运、升发为常;脾体阴,脾所藏营阴正是脾阳的内在基础,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10]。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云:“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饮食水谷入胃,将其腐熟、运化至五脏六腑,除脾阳的作用外,必须依赖脾阴的资助,所以脾阴、脾阳缺一不可。朱丹溪云:“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脾阴与脾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脾的生理功能。脾阴是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脾气由脾阳蒸化脾阴而生[11],脾气实则是脾阴与脾阳的集合,脾气健旺是脾阴与脾阳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王纶在《明医杂著》中也强调了脾胃阴阳之间的互补关系:“人之一身,脾胃为主。胃阳主气,脾阴主血,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脾阴虚可造成脾胃之阳燥动,久之阴伤及阳,阴阳两虚,则脾失健运,水谷不化,同时还可引起脾阳化火煎阴,炼液成痰,痰湿内蕴。可见,脾阴虚也会影响脾主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脾阴虚弱,则脾失健运,饮食水谷不化,反成痰湿,痰湿浊化,酿脂为膏,堆积体内;抑或如《医贯》所言:“阴虚火动,则水沸腾……水随波涌而为痰,是有火者也。”脾阴亏虚,脾阳无制,脾阳化火,煎灼营阴成痰,二者结合,日久则发为本病。
3 运用脾阴学说治疗单纯性肥胖
脾阴虚证主要病理表现为阴津亏虚、营血不足,故临床上有干燥失润的症状;又因脾阴无力制约脾阳,脾阳躁动,从而出现阴虚燥热的临床表现;同时脾阴虚会导致脾运化失司,饮食水谷难以运化,所以既有大便秘结,阴津亏虚之侯,又有大便稀溏,食后腹胀的水谷不化之势。由脾阴虚引起的单纯性肥胖,临床上多以不思食,腹胀,食后尤甚,大便不调,口干不欲饮,面色少华,手足心热,舌偏红苔白腻,形体肥胖等脾阴虚夹痰湿为主症。脾阴虚,一方面水谷精微无以运化,日久则化为痰湿,另一方面,脾阳化火,煎灼营阴,凝结成痰。如《脉因证治》所言:“脾虚有阴阳之分,脾阴虚者,脾血消耗,脾火上炎,脾虽虚而仍热,若服温补,则火愈盛而阴愈消,必得滋补脾阴,则阳退而无偏胜矣。”所以在治疗脾阴虚引起的单纯性肥胖时应以滋脾助运,化浊祛湿为治疗大法。注意阴虚与痰湿,要同时兼顾滋阴与助湿、利湿与伤阴,清热与伤脾这三者的关系[12]。
3.1 甘淡相伍,滋脾化浊
《素问·刺法论》曰:“欲令脾实……宜甘宜淡。”这是最早提出以甘淡实脾为大法来治疗脾阴虚。明代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及治疗脾阴的方法:“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阴虚火旺之证,当滋养阴血,扶持脾土,脾阴血渐生,虚火下降”。国医大师路志正也认为治疗脾阴虚之证当以“甘淡”为主[13]。甘可滋脾阴、益脾气,淡能渗湿祛浊,可使滋而不腻,不易助湿,所以在治疗脾阴虚夹有痰湿时最为适用。对于“甘淡滋脾”临床上常用药物有西洋参、太子参、黄精、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茯苓为主,同时可辅以砂仁、藿香、佩兰、豆蔻、芡实等芳香化浊药;常用的方剂主要有缪希雍的资生丸、胡慎柔的慎柔养真汤、喻昌辉的益脾汤等。值得注意的是,胡慎柔提出甘淡滋阴的方剂应采用“煎去头煎不用,只服第二煎、第三煎”的煎服方法。他认为:煮去头煎,可使燥气尽,使汤剂成甘淡之味,淡可养胃气,微甘则能滋养脾阴,利湿不伤阴。这对脾阴虚的临床治疗具有极大治疗意义。
3.2 甘寒相配,滋脾降火
此法由缪希雍首创[14],他提出“甘能益脾阴,寒能清热,甘寒相合,能滋阴清热”的观点。此法可用于由脾阴虚导致的燥热之证而湿不盛者。临床上以食欲亢进,食后腹胀明显,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肢倦乏力,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处应与由胃火炽盛所引起的消谷善饥相鉴别,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火亢盛,腐熟太过,可导致消谷善饥,且患者常伴嘈杂,大便干结,口苦、口渴引饮,舌红苔黄燥,脉数,而无食后腹胀、肢倦乏力,舌红少津或少苔等脾失健运的临床表现。脾阴足则后天阴血自得其滋助,火旺之证自愈[15],故临证应以“甘寒相配,滋脾降火”为治疗大法。临床上常用药物有沙参、枸杞子、石斛、生地黄、白芍、麦冬、车前子,常用的方剂是吴鞠通的益胃汤。
3.3 酸甘相合,滋脾助运
此法最早由成无己在其著作《注解伤寒论》中提出:“酸以收之,甘以缓之,故酸甘相合,用补阴血。”因酸味入肝,而肝主藏血,故酸能生血,甘能补中益气,气能生血,酸甘二味同用可化生营血,可滋养脾阴。酸甘化阴法可用于治疗脾阴虚兼脾虚运化失司而虚热之象不重者,临床见单纯性肥胖患者以脾失运化的临床表现为主,如大便稀溏,腹满,少气懒言,四肢无力等。常用甘味药有人参、莲子、山药,选用的方剂主要是参苓白术散配伍酸味之品,如乌梅、石榴皮、五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