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繁森精神的新时代价值意蕴
2020-12-27王凤芹胡春霞
王凤芹,胡春霞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山东 聊城 252000)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志;一个有感召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每当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总有一大批先进分子走在时代前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伟大精神,汇聚起推动历史前进的不竭动力。孔繁森就是这样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英模人物,孔繁森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引领中国前行的伟大精神。新时代,宣传孔繁森、弘扬孔繁森精神,既是为铭记历史、致敬英模先驱,赓续古老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更是为开拓未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1 孔繁森精神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1 孔繁森精神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不同民族成员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1]。至于中华民族精神,历来见仁见智,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上一锤定音: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观念系统,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也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最大公约数”。历史发展到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进行了提炼概括,把它归结为“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四种精神,并通过阐释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既有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也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点。
孔繁森具有浓厚的爱国爱民情怀和艰苦创业精神,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他这样明志: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汗,流尽最后一滴血[2]118;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2]19为此,援藏期间他把西藏当第二故乡,无怨无悔地倾注了其全部热血和干劲:不辞劳苦、餐风露宿,为求取适合阿里发展的“真经”,在不到两年内几乎调研过所有乡镇,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走了两圈;视野开阔、理念超前,亲自考察阿里的古格文明遗址,为阿里因地制宜规划了向北开放、发展经贸、搞活边贸的顶层设计,与当今的“一带一路”构想惊人相通;勤劳勇敢、攻坚克难,为雪域高原发展呕心沥血,牺牲前一天还在熬夜为阿里发展奋笔疾书;敬老爱幼、体恤军民,跑遍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学校、边防部队及贫苦藏民,嘘寒问暖、排忧解难;宅心仁厚、助贫养孤,常自掏腰包甚至要家人倒贴买物买药,义务为贫困藏民诊病送药,亲自为病人吸痰,隐姓埋名去卖血换钱。这种对民族工作的执着热情、忘我奉献,对弱势群体的倾囊相助、博大爱心,既再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守望相助、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等优良传统,也逐渐内化成共和国的集体记忆,时刻激起国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拼搏奉献、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1.2 孔繁森精神承载着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不同时期的先进意识形态在精神上的反映,是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具体体现。民族精神只有与时俱进地转化为时代精神,才能发挥它对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精神支撑作用。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捍卫者和传承者,也是中国时代精神的缔造者和践行者,总是根据时局变化和任务要求,不断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具象。无论是革命时期以坚定信念、无私无畏、不屈不挠、砥砺奋进为重点的斗争精神,还是建设时期以自力更生、勤俭建国、艰苦奋斗、众志成城为重点的创业精神,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革故鼎新、开拓进取、敢闯敢试、求真务实为重点的改革创新精神,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赓续传承,也是对不同时代精神的凝练创造。
孔繁森作为当代中国人民和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与时俱进地承载着他所经历的各个时代的精神:青少年时期,基于新中国艰苦创业,建设电气化国家的需要,选择去技工学校学习电工技术,立志毕业后为家乡电气化贡献力量;聊城工作期间,服从组织安排和工作调整,在不同岗位上与时代共进步;响应国家援疆需要,抛家舍子到最困难、最艰苦的西藏去干事创业,且在第二次援藏期满,能回内地安排理想职务时再次顾全大局,去海拔更高、离家更远、条件更艰苦、任务更艰巨的阿里工作,不仅传承着革命时期的张思德、白求恩和老愚公精神,而且践行着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和铁人精神,还承载着改革开放初期的女排精神和拓荒牛精神。新时代更需要这种不怕牺牲、只争朝夕,夙夜在公、拼搏奋进的精神。
2 孔繁森精神赓续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与核心价值
2.1 孔繁森精神赓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红色基因
党的精神谱系指的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价值理念、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系统。[3]在近一个世纪的苦难辉煌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重任,锻造出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的精神“坐标”,铸就出涵养国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坐标”有的以重要地点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大庆、西藏命名,有的由关键事件如红船、长征、抗美援朝、“两弹一星”、抗震救灾、载人航天界定,有的则以典型人物或群体如李大钊、方志敏、周恩来、雷锋、焦裕禄、女排等为代表。列入这个谱系的每种精神,虽然人们不一定能说出其具体内涵,但在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红色基因”概念后,都被列入该基因系统,成为我们党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资源。这些精神既有特定内涵,又一脉相承,尤以理想信念出现频率最高。过去革命先烈前辈们的所有牺牲奋斗,现在和未来共产党人的悉数前行奋进,都需要理想信念的指引和支撑。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思想之“魂”,是所有伟大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优势。
孔繁森精神赓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红色基因。他把理想信念看得高于一切,始终葆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衷自信。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描述的:孔繁森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入党后,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以后,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结合学习写了很多读书笔记。阅读这些笔记不难看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绝不是表面应付,而是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尚空谈、真抓实干,挑战自我极限,全身心地投入到西藏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与民生改善事业,彰显出的孔繁森精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4]可以说是党的精神谱系和红色基因的集中写照。而今,他的名字早已汇入党的精神族谱,不仅成为阿里和聊城发展的鲜明旗帜和特色名片,也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红色基因。
2.2 孔繁森传承着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是在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是判断人物与事件时应依据的主要是非标准和遵循的根本行为准则。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共产党人价值观”概念,并借助中央文件把“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界定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这就是说,作为当代中国人民的一员,应追求的核心价值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应信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是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孔繁森不仅引领弘扬着当代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而且带头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作为当代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他爱国爱家,有对本职工作的执着追求和责任担当,有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也有宽厚待人、助人为乐、厚德载物的长者风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干部,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认为“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他为人谦恭、办事公道,清廉为官、清白做人,不仅从没利用权力徇过私情、捞过好处,反而把应得机会主动让渡给别人,用自己工资去助贫抚孤,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有效带动了阿里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他生活节俭、衣着朴素,宿舍里没有像样的家具,连香皂都舍不得买,主食常常缺油少菜,即使外出吃饭也常因陋就简,去世后留给家人的遗产不到两位数,作为一个地级领导,其清贫程度超乎想象;他实事求是、身体力行,深入各地查实情、找症结、出主意、定对策,并带领干部群众抽丝剥茧、攻坚克难,即使历经多次危难仍痴心不改,践行了“雪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2]140的铮铮誓言。至今,他的道德人品仍备受推崇,成为中国人民理想人格的典型化身;他的实践修为也广获赞誉,成为共产党人学习效仿的光辉范例。
3 孔繁森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英雄精神和党员干部的楷模精神
3.1 孔繁森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英雄精神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5]所谓英雄,是指勇武过人、本领高强的人,或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就是英雄精神。虽然对英雄精神至今尚无权威定义,但至少应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乐观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敌人的无畏气概,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及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战争年代,依靠英雄的流血牺牲、不懈奋斗,才换来民族的屹立不倒、生生不息;和平时期,凭借英雄的倾其所有、拼搏奉献,才赢得祖国的山河无恙、蒸蒸日上。奋进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更需要英雄勇立潮头、劈波斩浪,需要英雄精神廓清迷雾、引领航向。
孔繁森无疑是当代中国的真正英雄,在孔繁森身上表现出的精神也无疑是英雄精神:他有超乎寻常的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有在家与国的天平上义无反顾的无悔选择,有不计个人得失、扶贫济困的博大情怀,有严于律己、宽待他人的人格风范,有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也有不惧危险挑战、献身边疆的务实行动。虽然他做的多是些平凡小事,履行的是领导干部的应尽职责,但平凡小事能彰显其崇高境界,履职尽责能体现其道义担当,而且在他身上体现出的英雄精神,与其他英雄有明显区别——其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被西方视为“生命禁区”。这种高海拔严酷环境不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而且随时都可能夺人性命。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内地工作的人是难以想象、无法理解的。单就这点来说,孔繁森的精神境界就超越常人,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称得上民族的脊梁。
3.2 孔繁森精神演绎着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精神
所谓楷模,指的是品德高尚、身正令行而值得效仿的典型人物。这种人物所蕴含的精神就是楷模精神。虽然目前对楷模精神还没精确阐述,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好干部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可以说是对领导干部楷模精神的精准概括。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能否发挥标杆标尺作用、示范榜样力量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曾涌现出许多领导干部的楷模,如焦裕禄、牛玉儒、杨善洲、谷文昌、廖俊波等。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样的好干部不止一次地点赞,并谆谆告诫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孔繁森是千万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楷模,是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可多得的人民公仆。在他看来,“阿里的贫穷是我们的耻辱,率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越是边远贫穷的地方,越需要我们为之去拼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有愧于群众。”[2]41为此,他身体力行、敢作敢当,做出了很多领导干部难以企及更无法望其项背的非常之举:当有些领导干部迷恋欧美,幻想用美元铺垫其理想之路时,他却跨越崇山峻岭、奔赴艰苦异常的青藏高原;当一些领导干部挖空心思地追逐个人升迁时,他却一心一意奋战在雪域边关;当一些领导干部用捞取百姓的血汗钱骄奢淫逸时,他却公私分明、克勤克俭,甚至动员家人扶贫济困、治病救人。他把西藏人民当成自家亲人,付出精力能力财力,献出鲜血健康乃至生命,穿着补丁内衣猝然离开了其无限眷恋的土地和人民。正源于此,他生前就赢得了西藏尤其是阿里人民的衷心爱戴、至高评价——“活菩萨”、好心肠的“大本布拉”(大官),不幸离世后在阿里引起近乎班禅大师圆寂的震动。如今,他的党性风范早已誉满政坛,成为我们党要大力弘扬的浩然正气;他的官德人品也感天动地,成为领导干部对标效法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