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农机化与乡村产业振兴
2020-12-27王梅
王 梅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中明确指出,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这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上水平、补短板指明了方向,对于丘陵山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一、认清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首要前提是发展农村经济,即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农民富裕的重要手段。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全国的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偏远地区乡村是重点和难点,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丘陵山区是我国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地,主要分布在19个省区市的1400余个县市区,其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涉及农业人口近3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大短板所在,解决不好这个短板,就无法实现这些地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丘陵山区的乡村振兴就缺失了重要根基,脱贫攻坚的推动力就会大打折扣,最后就将拖了全面小康的后腿。从这个意义上讲,破解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难题,是为丘陵山区发展农业生产力“造血”的长远大计,刻不容缓,绝不能因区域综合机械化水平高、山地丘陵面积小或者农业在GDP中占比少而等闲视之。
二、解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的主要成因
从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大幅提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平原地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所在。受自然条件差、地块小而分散、种植结构复杂及品种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特殊因素制约,丘陵山区仍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最薄弱的区域,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田间道路狭窄、崎岖且不平、道路通过性差,导致农业机械空机运转时间较长,实际作业时间较短,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和效益。
从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的研发应用来看,丘陵山区种植作物品种较多,农艺繁琐,农业产业规模小且分散,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多样,机具研发需要攻克的难题多而复杂,研发机构和农机企业存在不小的适用机具研发困难。丘陵山区大部分作物机械化生产还处于技术改进熟化或示范推广阶段,尽管国内一些厂家针对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微型机具进行了研发和改进,但由于技术成熟度不高、品种少、性能质量欠佳等原因,导致研发的农机具种类不适宜或者不完全适宜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同时,已经开发的一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特殊、小众机具也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标准滞后等原因,难以通过试验鉴定进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也造成了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供给严重不足。
三、找准破解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难题的主攻方向
土地实现了连片规模化种植,农业机械化才能有真正的用武之地,进而产生机械化的高效能和高效益,机械推广环节的一系列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所以,要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入手,改变土地分散化、碎片化经营现状以及地理条件,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创造基础条件。
(一)下大气力实施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整治
以丘陵山区耕地“宜机化”改造为着力点,积极引导各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各类规模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对条件适合的连片土地进行宜机化整理,改善丘陵山区机械化立地条件,为大中型机械应用创造前提条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标准满足机械化作业。丘陵山区坡度为15°以下的平耕地(<2°, 2 ~6°)和缓坡耕地(6~15°)适于机械化耕作与种植,是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地区。要多层次集中打造一批示范样板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服水土、接地气的优秀样板,示范带动同类地区加快发展,引导各地加大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整治力度,让耕地大坡变小坡、小地变大地,努力使农田建设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据介绍,这方面广西推行的“双高基地”建设、降低坡度进行土地平整的思路值得学习,还有山西省的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陕西省安康市的缓坡地“宜机化”改造试点及延安市的阶梯型缓坡地“宜机化”改造试验等,都是改善丘陵山区机械化作业条件的好路径。另外,还可以学习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装备推广力度
首先,通过增加技术供给,形成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缓解丘陵山区农业生产许多环节“无机可用”的问题。其次,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引导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制造适应特色作物生产、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农机,引进推广国际先进装备和技术,积极发挥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作用。在这方面,淄博市通过集成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2019年在山区沂源县建立子林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引进以色列节水灌溉设备,实现了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使用履带自走式旋耕机,能完成旋耕、开沟、施肥、除草、打药等多功能作业;推广果园枝条碎枝机进行果树残枝机械化处理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第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组织企业开展产业扶贫急需机具联合攻关,制定相关标准,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同时,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农机化干部培训和再教育,支持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培养农机操作、维修等实用技能型人才,选树推介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带头人”和典型,为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高度重视并提前做好农机农艺融合的文章
以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重点,以构建产学研推用协同创新机制为驱动,加强农业农村部门内农机化与农田建设、种植、养殖、科技等各方面协作配合,加快构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田农机配合的机制,推动农田建设和品种、栽培、养殖及产后加工等方面“宜机化”,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促使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农机、农田、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根据丘陵山区的土壤类型、水热条件、耕作制度,系统调查分析比较稻麦、油菜、甘蔗、玉米、薯类、花生等主要农作物栽培农艺,并进行筛选,研究制定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农艺规范,提高标准化程度,为实现农机农艺有机有效融合以及丘陵山区农机具开发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并支持研发生产适合丘陵山区的轻简耐用、绿色智能型机械,加快破解“无机可用”难题。
(四)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
推进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现代化,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和农民的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必须发展多种形式农机专业基层服务组织。有了土地连片规模经营的基础,政府就可以引导与支持农机大户与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壮大,进而拓展农机作业服务空间提高收益。要以综合性专业化社会化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支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使其在带动丘陵山区新技术新机具应用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实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应用的良性循环,从而对加快建设丘陵山区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