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辽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2020-12-27李金华王伟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干辽宁价值观

李金华 王伟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必然有新的发展目标,而它的实现离不开具有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劳动者的支撑。社会的进步依靠人民群众,只有人民有追求、不怕苦、求创新,社会才能走向更好的发展道路。同样地,辽宁精神作为辽宁人民思想进步的重要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无论是建设美丽辽宁,还是建设美丽中国,都要弘扬辽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一、辽宁精神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价值观,自提出以来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国内思想领域多元化、国际文化交流交锋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辽宁在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创新争先”为核心的新时期辽宁精神;2018年,在我国进入历史新方位的时代背景下,辽宁精神与时俱进,形成了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新时代辽宁精神[1]。

(一)长子情怀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优秀品质

辽宁是中国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它承载着独特而又辉JP煌的历史,无论是沈阳故宫,还是本溪马城子洞穴墓地,都为我国的文化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迹,为精神传承提供了物质依据。同时,辽宁还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与其他城市相比,辽宁的工业门类较为齐全[2]。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辽宁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最早开埠的省份之一,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作为“共和国长子”,辽宁有着与生俱来的担当与责任意识,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辽宁人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英勇抗战,到计划经济时期辽宁为国家钢铁、煤炭、机床的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再到新时期辽宁响应国家政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积极建设,这一路以来的奋斗与建设都深深地体现了辽宁人民的担当与责任,这是长子情怀的重要内涵[3]。

新时代,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竞争激烈的国际背景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任务,辽宁省以“长子情怀、担当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四个着力”,深入推动“三去一降一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忠诚担当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核心要求

忠诚担当是辽宁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仰,也是辽宁精神不断传承的核心要求,体现了辽宁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中国古代,“忠”是对待国家、对待君主、对待百姓的重要品质,代表着奉献与付出,是个人对社会的回报,“忠”者能够正确地发挥个人价值以实现社会价值,能够不求回报地有担当地扛起社会责任。

辽宁人一直秉承这一优秀品质。战争时期,辽宁涌现出许许多多有忠诚担当的爱国勇士。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辽宁在清政府被迫签订下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成为多国势力不断冲击的对外贸易港口,使得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人民度过了一段悲惨苦难的生活。在西方国家的打压下,辽宁人民忠诚担当,顽强抵抗,在随后爆发的一系列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为捍卫国家主权而牺牲生命的民族英雄[4]。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人民更是凭着对辽宁、对国家的忠诚担当,紧抓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在教育、医疗、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和丰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和向往,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坚守忠诚担当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创新实干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实践要求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地创造价值。实干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大干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实事求是。创新实干也包含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从木匠祖师鲁班到外科鼻祖华佗,再到四大发明的创造者们,他们都有创新思维,同时又能将思维融入实干中。创新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实干是历史前进的基础,无论在任何阶段,创新与实干相结合都是战胜一切的有力武器。

辽宁人以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贯彻落实创新实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在没有物资、设备和技术的条件下,独自在广阔的黑土地上创造了瞩目的辉煌成就,靠的是“实干”精神。在之后的建设时期,辽宁更是创造了共和国的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艘导弹潜艇等200多个“共和国第一”,靠的是“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人以不懈的努力,顽强拼搏,紧密结合形势,继续开展“解放”活动。不断觉醒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路、积极进取,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中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需要创新实干来解决,进而引领社会经济平稳高质发展。辽宁要在新时代的潮流中要继续发扬创新实干精神,促进辽宁老工业振兴,带动辽宁经济发展。

(四)奋斗自强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目标导向

辽宁近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顽强拼搏的奋斗史。奋斗是不甘现状、力争上游的顽强斗志,自强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铮铮铁骨。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只有独立自强、不断奋斗,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取得竞争优势。奋斗自强是新时代辽宁人民的追求与目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人民凭借着奋斗自强在改革的浪潮中寻求生存之路,在复杂的环境中沉淀自我,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开拓创新、自我完善,在奋斗中创造了多项奇迹:无论是抚顺特钢、渤海造船,还是华晨金杯、沈阳机床,都是辽宁人民奋斗自强的结果[5]。

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辽宁也奋发向上,通过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让人们看到了辽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行动。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辽宁人不懈努力、奋斗,才书写了辽宁的光辉历史。

二、辽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一)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与新时代辽宁精神所倡导的创新实干、奋斗自强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人民共同努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的平稳充分高质发展。辽宁精神是实现辽宁梦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富强”要实现的不只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追求经济平稳、均衡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体现。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体现了我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在这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这一目标高度契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培养先进人才,而辽宁精神则是通过培养发展辽宁经济的优秀人才向现代化的目标不断靠拢。

(二)追求美好社会的一致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建设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指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平等指的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机会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也没有潜规则,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公正即公平和正义,它的实现以自由平等的实现为前提;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任何事物都必须要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以上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追求美好社会的价值属性。

辽宁精神倡导的忠诚担当、奋斗自强是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都追求更舒适、更优越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想社会和谐稳定,就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忠诚担当,积极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二者关系,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精神,这与其是一致的。

(三)规范公民道德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针对的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的层面,爱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有正确的道路和方向。爱国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爱国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和意义;敬业是公民对自己职业的责任心和敬畏心,社会的发展要靠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因此,每一份职业都需要认真优秀的人来创造价值,敬业对社会的发展必不可少;诚信与友善是与人交往的基本道德,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谐,社会环境才能相对和谐。

辽宁精神倡导的长子情怀、忠诚、实干体现了辽宁对公民道德层次上的要求,即诚实守信、爱国敬业等,这是改变公民思想的关键一步,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正确地将自己的能力奉献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了一致性,在辽宁老工业振兴建设中,必须培养辽宁人民的爱省、爱国情怀,进而培养人民成为每个岗位的合格守护者,促进各个领域的健康发展,为辽宁建设添砖加瓦[6]。

三、用新时代辽宁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开展回望历史系列活动,增强全民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段漫长艰辛的历史,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后,才有了今天和平富强的安定局面。习总书记多次谈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回望历史,才能够看到共产党奋斗的初心和使命,才能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辽宁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历程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与成就,这是每一个辽宁人都应铭记和为之自豪的。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辽宁,既可以依托如辽沈战役纪念馆、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九一八纪念馆以及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一系列回望历史的活动,也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等新媒体形式开展活动,让人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此增加对辽宁、对国家的热爱,培养全民的爱国主义精神[7]。

(二)树立榜样典型,学习优秀品质

辽宁在建设发展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如“辽宁好人”刘晓云、“最美奋斗者”曲建武、“时代楷模”李玉萍、“最美退役军人”张勇等,他们身上都体现着新时代的辽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这些先进事迹和榜样人物为主题,通过拍摄电视剧、电影,编写舞台剧、音乐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传递给大众,意义深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来学习榜样的力量,如本溪市政府通过组织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结合时代精神学习和运用雷锋精神;鞍山市通过“鞍山好人”评选活动向时代楷模致敬,挺起城市精神脊梁等,都可以使大众更加具体真实地感受榜样身上的优秀品质。

(三)结合地域特色,弘扬地域文化

辽宁精神是在辽宁人不断地奋斗和奉献中培育起来的。对于辽宁人来说,辽宁精神是他们的精神动力和支柱,通过学习辽宁精神,让辽宁人民以自己的形式解读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同辽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各地区的人们也可以发挥自己当地的特色与文化优势,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主旋律,进而使人民大众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促进文化自信建设。

(四)加强实践教育,增强主体感受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辽宁精神之所以得到代代传承、不断完善,关键在于辽宁人的践行和体会。在实践中,辽宁精神根据时代变换,与时俱进,一步一步有了今天的深刻内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也要注重实践教育,只有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体感受和凝聚力,才能感受其深刻的含义和具体表现,有更深的记忆和体会。

辽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与成果。在新时期,将辽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发扬地方特色精神与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及人类道德素养的提升,都有着伟大而深刻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实干辽宁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辽宁之光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辽宁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