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的市场不应只有一种声音

2020-12-26田甜

首席经济学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投行经济学家首席

田甜

早上7点半参加市场会议,每天与全球各地的客户交流,跟随着全球各时区的时间,接入不同的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当出现宏观经济数据、降息加息等重要政策变动时,还要对最新数据做出快速反应,写出评论,除此之外,主题研究报告(thematic study)也必不可少,对市场热点问题进行评估,每个月要对重要经济指标进行预测,不仅要和媒体见面,同时还要和银行内部的同事,销售,交易员保持交流,让大家知道自己对一些重要经济问题的看法……

这是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博士向记者描述的他的工作日常,也是大多数首席快节奏工作的写照。

毕业于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系,拥有近25年的公共和私营金融机构专业经验,加入花旗之前,他曾担任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近七年之久。再之前,他先后在香港金融管理局、亚洲开发银行东京研究院,以及世界银行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担任过多项研究职务,刘利刚博士是在政府与市场两个领域都有影响力的知名经济学家。

首席的作用就是做“好的研究”

刘利刚博士说,现在的机构,无论是企业、银行还是研究部门,都有一个所谓的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在刘利刚博士看来,这个位置扮演着研究总监的角色,是机构的代言人,他们会将机构对当前经济的看法和预期,有效的传导到社会,但根据机构的性质,这个代言人的作用也不太一样。

在国际投行里,首席经济学家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客户,刘利刚博士解释,但花旗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不仅要服务机构客户,还要服务企业、公司客户,也就是内地所说的对公和对私客户,同样,在机构客户里也有很多细分,有做股票的,固定收益的,外匯的,还有企业债券的。

刘利刚博士认为首席的作用就是做“好的研究”,何谓好的研究?“对内来讲有深度和较高的准确度,同时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就是好的研究,刘利刚博士说。

金融市场对首席经济学家的需求很大,在投行里,特别是二级市场里,有深度的经济分析与市场研究会影响资产交易,也会影响大家对资产配置的看法。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博士解释,不同的银行因为所服务的客户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指标,就美资而言,最重要的客户是机构客户,因此二级市场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考核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的主要因素就是经济预测是否靠谱、对政策的判断是否准确,以及分析报告能否捕捉到市场脉动与趋势,对市场有否影响,以及是否能够影响市场对风险的看法。

刘利刚博士还透露,作为一个首席经济学家,还要参加市场评选,比如机构投资经理人的亚洲区的评选,不仅要参加股票类的评选,还要参加固收类评选。当然,KPI里的合规、职业操守类的遵守,管理能力(management skill),领导力(leadership skill)这些技能也是评论指标的一部分,这些也都可以看作是KPI的一部分。

准确的趋势预测比准确率更重要

预测的准确率对于首席经济学家来说是重要的,但是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预测出来,“如果这个人预测的完全准确的话,那说明有很大的问题,例如是不是有内部消息之类的。”在刘利刚博士看来,更重要的预测是在趋势方面,如果在趋势方面能一直给出准确预测的话,那么这个首席的预测是非常准确的。

研究报告如果能引起政策方面反思的话,对首席的影响力将会变得更大,在市场做经济研究的可以看到决策者暂时看不到的一些市场规律或者新的现象,所以说预测的准确只是一部分,一个好的预测是要给市场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推理应该周密,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使最终没有发生预测的事情,市场也会形成一个新的观点,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面,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不同的观点都应该存在,最后市场会自己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被时间验证的预测会得到市场的重视。

有时候预测的结果是对的,但没人知道,这可能与首席以及机构的影响力有关,在市场上有大的机构小的机构,有些小的机构的分析师做的也非常不错,但是因为定位的问题,投资人可能并没有特别的重视,但是这种情况不会一直发生,因为市场是有效的,因此,在刘利刚博士看来,这不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

在金融市场里面,有些首席在这个行业里面已经非常有知名度,因此可以更容易的把他/她的观点传播出去,能得到市场的重视。但是如果总是预测错的话,那么自身的信誉也在逐渐消失。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员或者分析师,首席的位置需要具有资深职业经验和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士来担当,在现在学历水涨船高的情况下,首席经济学家可能至少要有博士学位,“当然名校的博士学位更是加分的”,另外,如果首席能够在一些政策、国际机构、政府机构工作过,含金量就会更高一些,“因为这些工作经历有助于分析理解政策的决策,这样的经验对市场来说非常重要”。

“其实这个位子经验也很重要”,首席的年龄可能一般在40岁以上,从学校出来有十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所以经验对于首席经济学家或首席分析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博士生对金融市场没有太多经验,也没有经历过金融、经济危机和周期的考验,对事物的判断也有一定局限。

针对现在一些机构请大V或者是网红来做首席经济学家的现象,刘利刚博士认为,市场是理性的,如果这些大V有很好的训练,特别是在经济学背景方面,同时有机构和政府的经验,那么成为首席经济学家无可挑剔,但是如果一个没有任何资历的人,连怎么来做预测都讲不清楚的话,那么这些人来做首席的话,对这个行业不是件好事。

市场机制与研究报告泛滥

根据Wind统计,2008年至2017年,各大券商年产研报量由5.9万份攀升至16.4万份,增幅近200%。2018年以来,每天全市场发布的研报产量超710份,虽然分析师们每天笔耕不辍孜孜不倦的向市场输出自己的观点,但研究报告的质量却止步不前。研究报告是否付费才能读到是检验研究报告质量的标准之一。

刘利刚博士指出,目前,针对国内研究报告的评估机制还比较有限,具体的监管条例还没出台,而海外大的投行和商业银行都有监管条例可以遵循。例如,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法规(MiFID II),作为一部加强监管的的条例,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控制交易风险方面,代表一种新的监管趋势。

刘利刚博士解释,《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导》(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MiFID),是歐盟区创立于 2007年,用以规范金融性质公司行为的法律框架文件。2008 年金融危机过后,为吸取教训,欧盟委员会于2011 年对 MiFID 进行了一次修订。2014 年 6 月,MiFID II 公布。MiFID II 旨在使金融市场更加高效、灵活、透明,MiFID II 监管框架将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所以为了保持研究部门的独立性,国际投行研究报告,要写什么、怎么写,是不会与交易员或者销售提前沟通的,当然,交易员或销售也不能给研究员施加任何压力,这其中,监管机构的要求非常高,现在,一些投行的报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只有付费客户才能读到,如果研究报告没有深度,将来投资人就不会订阅报告,所以这对研究部门的要求提高了,如何对所服务的客户产生价值很重要。市场约束也是保证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将来在国内也有这样的金融监管条例的话,那么对全国券商的报告的要求也会变得非常高。

首席经济学家的观点是代表机构的,并不是代表个人,特别是美资的合规也在趋严,通常研究部门所写的东西合规都会审核,以防这些研究报告过度偏激,造成银行的信誉损失。

好的研究报告,可以给市场提供一些思考,对一些风险进行提前的评估和预测,这样的研究报告在市场上才是有价值的。

时间是首席经济学家的奢侈品

谈到自己的生活,刘利刚博士说,大量的会议、研究报告、繁忙的出差飞行都让首席的时间变得异常宝贵,连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对于很多首席来说都是奢侈品。

首席的工作,对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健身是刘利刚博士的业余爱好,在高楼林立、快节奏的香港,山脉和远足径数量却惊人,因此他也经常去爬山和健身。阅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个首席,不仅要去追踪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还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和补充自己的知识面。如果不去阅读,不去吸取营养的话,写作也很难有什么提高,将来研究的深度也会受到限制。”

刘利刚博士推荐了华尔街投行经典名作《骗人者的扑克》(Liars Poker),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描述了自己在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的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工作经历,从意外受雇、接受培训,直到成长为只凭一个电话即可调动数百万美元资金的明星交易员的故事,“做研究的也可以从中借鉴经验,首先要知道销售是怎么去推销东西,它也会影响研究报告的选题,如果说给这些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的一些研究者推荐的话,这是一本必读的书之一吧。”

迈克尔·刘易斯从自己的视角展示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性历史,特别对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是描写80年代华尔街文化的经典名作,“如果想要了解华尔街的话,这也是一本很好的经典之作”,刘利刚博士补充。

刘利刚博士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城市是伦敦,同纽约一样,伦敦也是个非常国际化的全球都市,但伦敦还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有时间的话,博物馆、百老汇歌剧,公园都是他会去充电和放松的去处。

猜你喜欢

投行经济学家首席
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三个愿望
首席水管工
首席数据官
首席隐私官
黄守宏:总理的“首席智囊”
“全球80名经济学家预测经济走势”
谁给了经济学家“出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