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湿疹的致病因素与病因研究进展
2020-12-26平竹琴江琼蔡增进
平竹琴,江琼,蔡增进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区中医院,重庆;2.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0 引言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皮肤疾患,是一种受复杂的体内外双重因素作用影响而产生的肛周炎性皮肤病[1]。病变发生不局限于性别,各个年龄段均普遍易感[2]。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改变,医疗知识的广泛性普及,肛周湿疹的临床就诊率明显增加,但其确切的发病率仍难统计。从疾病属性划分来看,该病属于湿疹疾病范畴,目前疾病理论仍以变态反应学说为主。从疾病特性来看,该病灶位于隐私部位,属于特殊性湿疹,其特殊的致病因素,特殊的解剖结构、内分泌环境、遗传因素、血液循环等又赋予了它与常规湿疹不同的临床特点,如瘙痒难忍、渗出糜烂、多形损害、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等。本文通过最新的文献研究,罗列了常见的肛周湿疹致病因素及发病的病因,以帮助患者揪出诱因,避开致病因素,预防复发;帮助临床工作者找出病因,更方便、更容易的进行病因治疗,根治疾病。
1 相关致病因素分析
肛周湿疹是内在及外在因素相互影响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皮肤炎症,其致病因素复杂多样。首要因素即接触过敏原,大概可分为食入性、吸入性、接触类过敏原,其中接触类过敏原中,如内衣染料与人造纤维等,属于较为常见引起肛周皮肤疾患的贴身刺激类接触物[3]。婴幼儿及新生儿的肛周湿疹发病可能就与刺激性的尿布或纸尿裤有关[4]。鱼虾、芒果等属于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另外现代研究发现,由于工业城市的发展,导致人们从环境和饮食中接触中镍、铬、钴、锌等重金属的几率增加。镍是环境中最广泛的金属接触性过敏原,除了合金类金属制品含量较高以外,质量较差的装箱饮用水中含量也较高,食品中花生、燕麦、巧克力、西兰花、动物内脏等含量也高。我国特殊的煎炒烹炸等制作饮食方式,遇上含有镍的膳食,可使镍在酸性条件下被释放[5]。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则是最常见的化学类接触性过敏原,也是经常引起湿疹的致病因素[6]。该物质经常被用于护理用品(肥皂、洗发水)、化妆品、涂料、纸浆(厕纸)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次,肛周湿疹的诱发也有一类特殊病例,属于未接触过敏原而造成的湿疹病例,比如肛周局部受酒精、碘酊、过度清洁、过冷、过热、干燥等特殊理化因素刺激而诱发者[3]。感染因素是肛周常见的致病因素[7]。内源性感染因素,多由于肛周区域分泌的黏液、排泄物、潮湿等环境滋生病原菌,导致感染引起皮炎。外源性感染可见于公共厕所、马桶、公共浴室、不合格的厕纸等。而女性生理期期间不仅有内源性细菌滋生环境,还有易感的外源性物质接触。原发性肛肠疾病也是形成肛周湿疹的致病因素,在临床中,痔、瘘、裂、脓肿四大症以及直肠炎、脱肛、大小便失禁、回肠造口术、儿童饶虫病等导致肠道分泌物增加,排泄物感染,并在潮湿环境中相互刺激,致使肛周微生态环境破坏,从而并发肛周湿疹的病例并不少见。儿童肛周皮肤出现湿疹样病变,瘙痒严重,除考虑皮肤疾患之外,应怀疑是否存在寄生虫病[8]。在特定人群中,发现罹患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由于对谷胶物质不耐受,可出现反应性皮肤病[9],而且经常发生在肛周部位,以湿疹为临床表现,比如:肛周肠病性肢端皮炎。系统性疾病也是发生肛周湿疹的诱因之一,例如糖尿病、尿毒症、肝胆疾病等改变机体内分泌及免疫环境而造成肛门湿疹的发生。药物诱因较为少见,服用丹蒽醌类泻药也会出现肛周局部湿疹样皮肤病[10],肛周局部皮肤使用乳膏或油剂时,也会产生类似湿疹样表现的药疹。个人不良卫生习惯及性方式是个体形成肛周湿疹疾病中最难管理的诱因,不良卫生习惯可导致接触外源性感染物质从而造成肛周湿疹反复复发。据相关研究发现,同性恋者容易发生超敏反应[10]产生湿疹样皮肤病,肛周区域发病较为常见。根据文献寻找,目前常见的致病因素以尽可能网罗,仍会有特殊诱因未被发现。
1.1 病因
致病因素多为外部诱因,而机体内部环境则是产生肛周湿疹皮肤病的根本内因。发生肛周湿疹的根本机制尚未清楚。目前现代研究认为肛周湿疹的发生机制与湿疹病因发病机制类似,因此研究方向均以湿疹为模板,但肛周位置特殊,故致病因素及病因方面均俱有特异性。
1.1.1 解剖因素
肛周区域特殊的解剖和生理因素对于各种肛周皮肤病的发生起着基础作用。首先大量的汗腺及皮脂腺分泌汗液等易形成潮湿的环境;其次,肛门作为消化道的末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排气、排便,而排泄物内的肠道细菌易于在肛周滋生、定植;深凹的臀沟、皱折的皮肤将肛门和生殖器的皮肤与黏膜相连接,最终将分泌物、排泄物、潮湿环境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形成发生肛周湿疹的基础外环境。
1.1.2 免疫因素
皮肤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并与体内其他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皮肤微环境和机体的稳定[11]。肛周区域皮肤发生湿疹的机制目前认为与I 型和IV 型变态反应有关[2],T淋巴细胞具有亲表皮特性,能够在血液循环和皮肤之间进行再循环,传递各种信息,介导免疫反应[12]。而肛周湿疹则是通过T 淋巴细胞所介导的免疫损伤,以CD4+细胞为链接,而后Th1 细胞亚群、Th2 细胞、Th17 等细胞亚群失衡,并出现两类细胞亚群相互抑制的状态。由此引发IFN-γ、IL-10、IL-4、IL-17、IL-22、IL-23 等细胞因子以及Ig E、Ig M、Ig G 抗体参与的炎症反应、超敏反应。
1.1.3 遗传因素
根据人口和地理区域的不同,湿疹的患病率也不同。Strafella Claudia 等学者通过对各个国家的病例进行研究发现世界各地不同的湿疹患病率,也反映出特殊的地理及人文环境所导致的不同遗传适应[13]。而环境因素(毒素,皮肤刺激物,气候污染物和微生物)、人文因素等与多种基因变异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Paternoster Lavinia 等研究人员发现超过30 个基因组与发生湿疹的风险具有相关性,而且基本上都与免疫和炎症反应以及皮肤屏障的维持有关[14]。英国通过对35 万高加索人中23.2%的湿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发现特定人群对于特应性湿疹具有一定敏感性,检测出的SNP 基因因子提示部分遗传贡献更具有表型特异性[15]。Bogari 等对6 例儿童湿疹病例进行外显子组测序,3 例病例中捕捉到有4 个基因的突变与儿童湿疹的发生有关[16]。由以上的文献可知,遗传因素是湿疹发病的核心因素。肛周湿疹是是湿疹的一种特殊类型,在遗传基因学的角度,二者是一致的。因此,遗传因素与基因突变也与发生肛周湿疹的风险具有一定联系。
1.1.4 血液循环障碍因素
肛周区域皮肤受皮下组织的动静脉血管及周围毛细血管网滋养,尤其是肛垫内的动静脉。而肛周静脉回流易受到炎症、组织衰退等因素影响而迟缓,血管功能亦随之降低,从而形成导致动静脉吻合调节障碍,血液瘀滞,在毛细血管网处形成迂曲的静脉团[17]。当由于用力排便、运动等使腹压增大后,肛缘血管容易破裂损伤,血液凝结于肛周皮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18],炎症因子等相聚于肛周,易触发湿疹。长期卧床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较高,易发生肛周湿疹[19],尤其需要考虑该因素。
1.1.5 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及胃肠道紊乱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当内分泌环境出现异常会导致神经、免疫系统调节相继出现调节失衡,尤其是罹患糖尿病、尿毒症、肝胆疾病等时,受到调控的血糖、激素水平等出现紊乱,免疫功能会相对降低,若受到外部诱因的影响,可能会引发肛周湿疹。女性的内分泌环境有周期性节律性的变化。而内分泌环境发生异常改变后,有少部分女性会在经期前或经期后出现肛周湿疹。尤其是月经期期间,体内雌、孕激素降低撤退,各种酶类释放入组织,内分泌环境出现较大调整,免疫功能下降,经血排出与外阴部位潮湿的环境相遇,滋生有害菌、打乱微生物环境,易感染而生湿疹[20]。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免疫应答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21]。尤其是在儿童和罹患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之中,肠道菌群与肛周湿疹的发病呈正相关。儿童肠道菌群不完善,细菌多样性不高,出现腹泻、腹胀等胃肠道紊乱情况也较多,明显增加了肛周湿疹的患病风险[22]。成人胃肠道紊乱也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影响到免疫调节及应答。在临床上由于胃肠道疾病从而继发肛周湿疹案例并不少见。
2 预防
古人言:上医治未病。了解疾病的发生就是为了从源头上预防疾病。因此,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该病发生。一、在日常生活中,选用正规、舒适、洁净、已进行消毒的卫生生活用品,如卫生纸、纸尿裤、卫生巾等;改变贴身衣物穿着方式,避开化纤质地内衣,多选用以宽松、透气、干净的棉质衣料,注意要勤换洗内衣,减少细菌滋生;经常坐浴清洗以保持肛门部卫生干净,尤其是长期卧床患者、学龄期儿童、幼童等。成年人还需注意性生活的卫生,尤其是同性恋者。二、在饮食管理中,避开鱼虾、芒果等过敏食品,需清淡适宜,少食辛辣熏烤炙煿之品,合理改善日常饮食烹饪方式,减少煎炸烤制,可使用蒸、煮等烹调;规律饮食,避免过饥及暴饮暴食,增加膳食纤维及水果、蔬菜、蛋白等,以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康健,疾病远离。若饮用水质较差,可过滤后再使用。三、及早处理原发病,如肛肠科疾病、炎症性肠病等,避免继发肛周湿疹。四、合理使用药物,不乱用激素及化学性药物涂擦肛周,尽可能在正规医院就诊,谨遵医嘱,了解药物的注意事项,严格注意剂量等,若出现不适,需及时与医师沟通,并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肛周湿疹的致病因素及产生的病因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找到了预防该病的治未病方案。不仅有助于患者及时预防该病,降低复发率,产生正面效应。也助于医者揪出诱因、针对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