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2020-12-26贾梦云黄锦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4期
关键词:横纹中脘厌食症

贾梦云,黄锦军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0 引言

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食量较前减少1/3-1/2 以上,持续时间至少为2 周以上,以1~6 岁小儿多见。厌食症是儿童的常见疾病,经统计小儿厌食症多出现在出生后的3 年内[1],发病率约12.0%-34.0%[2],占儿科就诊人数的5%-7%[3],若长期不进行有效干预,可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中的各种疾病,故长久以来受广泛重视。经2015 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厌食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4]。

1 病因病机

小儿厌食症在中医古籍中[5]又称“恶食”、“伤食”、“食积”、“痰滞”等,认为多与乳食不节、痰湿内生、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情志不舒等因素有关,其病位主要在脾胃。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刘伟孝[6]等人研究发现,添加辅食时间、儿童饮食方式、家长是否要求儿童按时进食等后天因素是影响厌食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最早在《素问.风论》中有“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指出小儿厌食症病位在脾;《小儿药证直诀》中亦有“脾胃不和,不能食乳,致肌瘦”;《诸病源候论小儿脾胃病》中也提出“今脾胃二气皆虚弱,故不能饮食也”;《幼幼集成》指出“或因病有伤胃气,久不思食”。普遍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最初病机,因久虚后而致脾胃气、血、阴、阳的亏虚,久虚未愈又复感外邪则易导致虚实夹杂,易夹积、夹湿。

2 治法治则

毕胜、王雪峰[7]检索73 篇文献发现,小儿厌食症所涉及的证型多达有24 种,其中较常见的是脾失健运型、脾胃气虚型、脾虚肝旺型、胃阴不足型。何贤芬[8]在论述小儿厌食的主要病机是脾胃气虚,可因素体脾胃虚弱,或因病后、痰湿阻滞导致脾胃之气亏耗导致。闫永彬、都修波[9]在论述丁樱名教授辨治小儿厌食经验时,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关键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是主旨,亦是产生标实的主要内在因素,并认为在治疗时应注重补虚与运脾并重,兼以消导。孙晓虹、田洪英等人[10]认为在补脾虚时,也应重视补益肾阳,先后天同治。丁淑兰[11]则认为脾虚易兼见肝旺,宜健脾疏肝同用。

3 推拿疗法

3.1 单纯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手法众多,其中捏脊与摩腹是其中最常用、最易学的两种手法。简应敏、吴高鑫[12]单纯采用每日捏脊法5 遍的手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后简称本病)3 个月,与西药治疗(复合维生素B、多酶片)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和60.0%。吴晓慧[13]也用每日捏脊3-5 遍的疗法,与口服中西药(参苓白术散和小儿胃酶合剂)对比,治疗1 个月后结果显示,单纯捏脊组在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6.9%,而药物组为83.3%。两者均证明单纯捏脊治疗本病是的有效性。孙波[14]用逆时针摩腹50 次、顺时针摩腹100 次配合捏脊5-10 遍的推拿手法治疗本病,与服用吗丁啉对比。治疗7 天后发现,两组均能缩短胃排空时间,提高唾液淀粉酶、血锌以及D-木糖吸收,但推拿组效果均优于药物组,证明摩腹与捏脊配合可更有效的增强胃动力,改善肠黏膜吸收功能。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温源[15]采用清补脾、清胃经、推四横纹、顺运八卦各5 分钟,捏脊5 遍的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手法治疗80 例本病患儿,治疗15 天后显示总有效率为95.65%,其中轻度厌食症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中度的为95.65%。经比较治疗后患儿体内微量元素水平均有所提高。杨京华[16]等人在采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补脾10 分钟,清胃10 分钟,平肝5 分钟,捏脊5 遍)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14 天后,观察到患儿厌食相关症状积分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显著,且在治疗3 次后便迅速起效。二者均证明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本病的效果理想。

陈梅兰、汪芳俊[17]以补脾经3 分钟,掐揉板门1-3 分钟,掐揉四横纹1 分钟,顺逆时针交替摩腹5 分钟,点揉中脘穴10 次,分推腹阴阳10 次,点揉足三里、脾俞、胃俞各3 分钟,捏脊3-20 遍为主要推拿手法,与口服中成药小儿健脾丸治疗本病对比。治疗10 天后实验结果显示推拿组总有效率90%,药物组为93.3%。罗汀[18]对150 例患儿展开同样形式的临床观察,药物组也予口服小儿健脾丸;推拿组予以补脾经3 分钟,掐揉板门4 分钟,顺逆时针交替摩腹10 分钟,点按中脘穴10 次,点揉足三里、胃俞与脾俞各3 分钟,捏脊20-30 次的推拿手法,并对有夜寐不安、大便溏薄症状的患儿增加对症的治疗手法。观察10 天后发现,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2.00%,药物组为90.67%,经推拿治疗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药物组,且推拿组夜寐不安、大便溏薄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认为推拿手法可更有效推动胃肠蠕动,增加胃蛋白酶、胃液分泌,从而提升食欲,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另外,陈秀珍[19]用推手摩腹捏脊推拿法对比用调脾合剂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治疗1 个月后发现,用补脾经200-300 次,运八卦100-200 次,推四横纹100-200 次,摩腹3-5 分钟,捏脊3-5 次的推拿治疗较药物治疗更有效。梁枫叶[20]用孙氏推拿手法对比口服异功散颗粒剂治疗本病,其中孙氏推拿的具体手法是:补脾经5 分钟,推四横纹、揉中脘各2 分钟,逆时针摩腹8 分钟,揉板门3 分钟,揉足三里1 分钟,捏脊5-8 遍。2 个疗程(12 天)后结果显示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3.3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3.33%。柴艳婷、易燕等人[21]观察推拿治疗本病12 天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显示治疗后总有效率可达95.56%。其具体治疗方案是:顺时针揉腹部3-5 分钟,顺大肠方向掌揉腹部3-5 分钟,揉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脾俞、胃俞等各穴1-2 分钟,捏脊3-5 遍,最后轻抚背部1-3 分钟。

3.2 推拿结合药物治疗

乌海华[22]观察在服用健脾消食开胃方联合推拿治疗本病时发现,增加补脾经、补胃经、揉板门各200 次,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双侧足三里各100 次,揉中脘50 次,摩腹6 分钟,捏脊6 遍的推拿手法治疗2 周后,推拿联合药物的疗效明显优于单服中药,不仅可以提高患儿食欲,增强患儿体质量,还可以增加BMI 指数,更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王海宽[23]等人在均采用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的基础上,对比常规推拿与五步小儿推拿的治疗效果。其中常规推拿组与五步推拿组的共同手法是:补脾经、补胃经各500 次,揉板门、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各300 次,捏脊6 遍。五步推拿组另有手法为: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各24 次,补肺经、补心经、清肝经各500 次,掐四缝5 次,顺时针摩腹300 遍,拿肩井5 次。治疗2 个月后,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6.7%、61.7%,证明五步小儿推拿较常规推拿更有效。

3.3 推拿结合其他治疗

3.3.1 推拿结合穴位贴敷

曾豊婷[24]对比单用推拿、穴位贴敷治疗及两者相结合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发现,运用补脾经、补肾经、揉板门各3 分钟,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中脘、按脾俞、胃俞各1 分钟,捏脊5 遍的推拿手法,配合穴位中药贴敷,其痊愈率高达为70.0%,而单纯推拿或单纯穴位贴敷治疗的痊愈率分别为47.5%、45.0%,提示联合运用推拿和穴位贴敷治疗本病效果更为明显。

3.3.2 推拿结合按摩膏

戴艳、张建波[25]等人以清补脾、运八卦、揉板门各5 分钟,顺时针摩腹30 次,捏脊30 次为具体推拿手法,对比运用肉桂散、滑石粉不同推拿介质对推拿疗效的影响。发现两组患儿进食固体量无明显变化,但肉桂散推拿组进食液体量、体重增加量比滑石粉推拿组明显增加,证明推拿手法可促进散剂药粉从皮肤吸收,值得临床推广。毛树文[26]以消食膏为介质,以补脾经300 次,掐揉四横纹30 次,运内八卦200 次顺时,摩腹200 次,按揉中脘、足三里各200 次,按揉脾、胃俞各100次,捏脊5-10 次为推拿手法,对比口服吗丁啉混悬液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推拿组总有效率达90.0%,药物组有效率为56.7%,且推拿组胃排空1/2 时间较药物组明显减少,并认为其机理可能是膏摩疗法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导致的。

3.3.3 推拿结合耳穴

王娴、徐境阳等人[27]以补脾经200 次,运内八卦100 次,按揉足三里100 次,摩腹200 次,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00 次为推拿治疗方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治疗1 疗程后结果显示,推拿结合耳穴治疗本病效果更佳。

3.3.4 推拿结合扶阳罐

张雪荣、刘晓鹰[28]将推拿联合扶阳罐用于治疗60 例脾胃气虚证小儿厌食症患儿,扶阳罐以走罐形式操作于督脉及膀胱经,推拿主要是以掌揉法顺时针揉腹10 分钟。治疗4 周后发现,扶阳罐配合推拿治愈率为55%,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5%。并认为以“扶中”为主的推拿疗法,配合刮痧、磁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医疗成本。

4 小结

综上所述,推拿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且疗效优于中药或西药治疗,其作用机制是调动人体神经及体液调节,也与中医经络作用密切相关[29]。在治疗本病时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具体操作方案虽不尽相同,但以协调阴阳为法,从人体上下、左右、前后三维立体进行整体治疗,补虚为主,兼顾清肝消积。联合运用扶阳罐、穴位贴敷、耳穴、膏药可提高疗效,但需尽量避免其副作用。

总而言之,推拿治疗本病疗效独到,可在临床广泛运用,亦可将摩腹、捏脊等简而易学手法可教予家长,以延长治疗时间,不仅有利于治疗疾病,也可提高推拿在社会的接受力。

猜你喜欢

横纹中脘厌食症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毛白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及吸能分析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揉两穴可助自疗心脏病
点穴祛疾: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