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20-12-25王亚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命情感疫情

王亚娟

摘 要: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迫切要求。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特殊时期,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旨在从教材内容、阅读交流、综合实践三方面,浅析在疫情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2-045-001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和本真是关注人的生命,这是所有教育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基于小学语文学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特点,在经历了如此沉重的灾难后,学生重新回到课堂的现实,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融入生命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给予每一个生命独特的关怀,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承载的厚重使命。

一、依托教材延伸生命教育内容

语文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疫情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更应加强对文章内蕴含的生命教育素材挖掘,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设计,让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并结合自己居家抗疫两个多月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接受文学作品中人文精神熏陶,引导学生尊重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明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原苏教版四年级《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主要描述了在2013年抗击“非典”的战争中,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面对危险不畏惧,身先士卒,为救治重症病人冲在第一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整篇课文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又饱含深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课文中描述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对之前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清楚,对医生抢救病人的感人事迹了解更少。但经过这次的全民抗疫,所有的中国人都认识了赫赫有名“逆行者”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知道了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医护人员,冲在抗疫战争的最前线,带领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病毒。在一个个冲锋陷阵的背影上,看到了生命的无畏和担当。

这些真实的经历、鲜活的事例,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内容的延伸,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上。当然,疫情暂时过去,但种种不如意、种种失败、种种挫折随时会出现,这时的我们应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正确形成对生命本质的追求。

二、阅读交流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蕴含的生命教育素材极为丰富,绝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能给予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是一个有着异常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尚小,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性强,阅读时初步形成对文本情感的感知,再通过相关的阅读交流活动,能让自己固有的知识、智慧、经验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发生感应,与老师和同学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再现了毛泽东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这一噩耗后,主席极度痛苦的内心和对爱子的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在阅读交流中,学生通过课文语言刻画,感受到的是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以及生命价值的巨大教育意义。

再如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这个盲、聋、哑的残疾孩子,在面对人生的黑暗时,她竟然嗜书如命,还喜欢骑马、游泳、划船,酷爱戏剧表演艺术,并且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学会了唇读,可以通过“手”听到马克·吐温为她朗诵的短篇小说,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学业。在这样的语文阅读交流活动中,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综合实践激发学生生命潜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其目的是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生活性非常突出,这就更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源于生活,与生活同在。疫情下的语文教育,更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生命潜能的激发。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孩子们本该欢乐的寒假,“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撰写的“抗疫”征文,虽然文字稍显稚嫩,内容平实,但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理解仍从笔端自然流露。文字中提到的“生命对于个体到底意味着什么?”“面對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无数名医护人员在疫情中的逆行”“普通公民在抗议中的防护隔离”以及“各行各业的员工对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无数志愿者的义无反顾、默默奉献”……面对生命这堂认知教育必修课,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经历了一次考验。

后疫情时代,学生回归校园,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这场“生命保卫战”,让学生在这次公共卫生事件中得到有益的收获,学习到有价值的经验。面对疫情,科学应对,尊重常识,涵养习惯,积蓄能力;面对自然,心存敬畏和谐共生;面对困难,沉着应对,有效管理自我情绪,科学甄别各类信息;面对生命,倍加珍惜。在疫情面前,看到生命中的爱与美,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疫情即课程。”信息畅通的新时代,学生通过网课、利用网络便能获得比在语文课堂上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语文教师,将不断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利用当下的生活这本深刻而又丰富的教科书,延伸生命教育的内容,丰富学生对生命的情感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猜你喜欢

生命情感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情感
台上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