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

2020-12-25金荣妹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装置化学素养

金荣妹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这是陶行知先生对创新精神的精辟论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教育质量的提高自然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之一,它是素质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教学思想的更新,而且也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化学领域的奥妙,以此不断开展创造活动。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将化学核心素养融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2-018-001

一、创新“教学观”

随着初三学生的学业压力的增加,可利用的化学时间非常有限。有时我们往往为了自以为是的“效率”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地“讲授”式教学整个课堂就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把教与学复杂的矛盾视为注入与被注入的关系,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与仓库,不顾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而去填塞灌输,不顾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去滔滔说教,把浅显的教材讲得过深,学生感到深奥莫测;对感性的教材缺乏升华,学生感到浮光掠影;对分散的教材缺乏归纳,学生感到支离破碎。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头脑僵化,思想闭塞。

因而需要我们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我觉得可以将“讲授式”教学法与“指导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创新结合。例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要求人人都要写预习笔记,建议框架如下:(1)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2)疑难问题;(3)自己的见解;(4)试着用思维导图来归纳预习的知识。意在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上课时,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注意抓住每堂课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授,用更多的时间感悟,提出质疑。例如上完《空气》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改进、实验药品的选择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虑,鼓励学生们在这些方面大胆地改进、创新。

从“讲授”到“指导”反映了课堂教学观的创新。“指导”就是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导”而不是灌输式的“讲”;“学法”则是学生的自学实践,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的能力训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自学实践是教师所不能代替的。“导”和“学”的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导”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二、创新“学生观”

学生观不是无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盲目地以學生为中心,也不是不加控制的“放养式”。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因此影响学生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如何让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认知问题的思维顺序和思维方法,调动学生思维内在的“潜力”,通过学生的思考、研究、讨论、实践等多种活动的交替,教师再通过指导为教材和学生这两个客体架起桥梁,使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有节奏、有次序地向前发展,同时也为学生节约更多自学的时间和空间,从而确保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要对学生的“双重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客体”地位,从而增强教师自己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同时也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语、行动,不应是居高临下成为学生的“指挥官”,也不应该为了节约时间而不去倾听那些异样的声音。而应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敢说、爱说,不拘泥于教科书和标准答案。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能以健康的心态,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例如:在复习气体制备装置后,向学生展示烧杯,球形干燥管、单孔橡皮塞、导管、铁架台。教师提问:和上述仪器能否组装一套随时使反应发生,随时使反应停止的制CO2的装置。学生由于好奇性和求知欲的激发,兴趣大增,讨论激烈。教师启发提问一:CO2中可随时使反应进行和随时使反应停止的常用装置是什么?学生马上会联想到启普发生器;教师启发问题二:上述仪器能否组装成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的装置呢?学生从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出发分析、探索。用什么装置代替启普发生器的容器呢?在什么位置盛放大理石、盐酸呢?气体如何排出呢?当气体关闭后,液体与固体如何分开呢?带着这些问题思考组合:否定、肯定。当他们组装出CO2的装置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兴趣大增。教师继续启发,除上述仪器外,你还可设计出几种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的装置?当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有的学生马上提出用底部有小洞的试管代替球形干燥管;用U形干燥管代替烧杯与球形干燥管等一系列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的装置。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在学习中要解放思想、善于思考,利用已有知识仪器,进行知识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将化学核心素养之创新精神落到实处。

“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行。”只要我们能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核心素养一定能落到实处,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必将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5

[2]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案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5

[3]谢新观主编.教育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8

[4]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装置化学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流水LED灯装置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轰趴装置指南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