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武力值爆表的读书人
2020-12-25李媛
李媛
如果要给古代的读书人打上标签,你会用哪些词?“满腹经纶”“儒雅”“文弱书生”“风流多情”……这些词组大概率会入选。抛开其他,就身体素质而言,古代的书生在我们眼里大概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但真实的情况是,文人本来自古多习武,只是到后来,文人习武才成了“稀罕事”。当然,这里说的“武”是指个人身体素质、武力值,并非军事指挥才能。
能文能武曾是基本操作
为什么会有文人自古多习武的说法?这大概要从孔子说起。
孔子虽不一定是“武林高手”,但肯定与“文弱书生”的形象毫无关系:从外形看,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有人依据出土的西周、战国和西汉的古尺换算了孔子的身高,三种算法皆在两米左右,从身高来说,他是个超高的山东大汉;从力量看,孔子也算孔武有力。《吕氏春秋·慎大》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国门之关”就是国都城门的大门闩,古代城门一般有四五丈阔,门闩应该也差不太多。把四五丈长的木闩挺举起来,这需要很大的力量,孔子无疑是个举重高手了。
其次,“文人自古多习武”的说法应该和孔子所授“儒家六艺”有关。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所教授的“礼、乐、射、御、书、数”是后世儒生的基本课程,其中射(射箭)、御(驾驭战车)都算是“武”的内容。从孔子教习六艺也可以合理推测出孔子本身擅长射、御,不然没法教人。
可见,孔子绝非“手无缚鸡之力”,他身材魁梧,力大善射,武力值也算爆表,可能是出于教育或宣传“王道”等政治理念的需求,而“不肯以力闻”。
先秦对士的要求基本是能文能武,之后虽然文士、武士逐渐分工,但读书人文武双全的情况并不罕见,汉晋、隋唐有很多文武双全的人才。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不仅都有文章传世,也拿得起剑,杀得了人。著名典故“闻鸡起舞”的当事人、东晋时期的祖逖也是一个博览群书、遍涉古今的人,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有辅佐治理天下的才能,可见其文才;而且他“闻鸡”起的是剑舞,后来还参军征战,其身体素质可见一斑。
唐朝尚武,参军是当时年轻人的普遍追求。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在做官必须有推荐、科举入仕仍有弊病的情况下,“从军谋边功”成了建功立业的新门路,文人也掀起了从军热。数不清的边塞诗歌记载过读书人的参军梦,虽然部分边塞诗人只是“前线记者”,“武力值”究竟如何不好断言,但真从军的文人也有不少。边塞四诗人之一的高适就是真正守过潼关、参与过讨伐永王李璘叛乱和安史叛军的军人,他曾写下“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以描绘他所经历的战争。
除了“从军热”,唐朝任侠风气盛行。这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个武力值爆表的人物——李白。除了是诗仙,他还是个剑客。李白十岁即通诗书,少年天才,但他“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拒绝了当地举荐他做官的提议。他是一个很有侠客情怀的人,曾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来表达自己对侠客的钦慕,对快意恩仇、仗剑天涯潇洒生活的向往。他在给韩朝宗的自荐信里写道:“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可见他对剑术的喜好早于诗文。
李白的武力值有多高?《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中提及,李白曾主动请求投于“剑圣”裴旻门下学习剑术。要知道,裴旻的剑术在唐朝被评为“三绝”之一,其余两绝分别是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如果李白真的师从裴旻,那他的剑术应该是当世一流。
文武双全成“奇”才
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形象的形成,大概在文士、武士分工逐渐明确后就已经有了倾向,但真正往前跨了一大步无疑是在宋朝。
不同于唐朝尚武,宋朝崇文之风盛行。随着科举制度日趋完善,不再存在唐朝那样的行卷与推荐之风,“糊名法”成为正式考试制度,通过考试获取功名成为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推进了人人考科举局面的出现。再加上自宋太祖起就有的“重文轻武”政策倾向,社会对武者越发不重视,读书人的数量大大增加,做学问被推到非常高的地位。
在宋朝,“射”“御”习武已成末流,文人只顾读书,身体素质低下,久而久之,“手无缚鸡之力”便成普遍现象,文武全才变得稀奇。在这样的环境下,武力值爆表的文人仿佛鹤立鸡群,无疑会打破我们对文人的刻板印象,比如,南宋词人辛弃疾。他有两首几乎人尽皆知的作品,其风格一首豪放,一首细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从词作的思想感情中我们可以知道,辛弃疾是个爱国词人,但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仅是个词人,还是个武力值爆表的抗金英雄!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百姓不堪金人压榨,奋起反抗。二十岁出头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余人,加入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反抗金的统治,并担任了起义军的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死于其部下之手、金军向北撤退后,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他便直接率领五十多名勇士,直冲敌方万人的军营把张安国生擒,成功撤离后将人押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处置。
带领五十多人闯万人敌营,还生擒了叛徒全身而退,能完成这样的行动,辛弃疾不可能没有武功傍身,甚至可能是个武林高手!
宋朝还有一位文武全才,他虽然没上过战场,但是有官方认证——文中进士,武中状元。他就是后来一心向道的王重阳。“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金天眷元年(1138 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武举状元后改名德威,然而并未得到重用。他后来跑去发展道教,这与一般文人武者的发展路径不同。
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人们熟悉他是思想家、哲学家,其实他的“武”也同样让人难以望其项背。《明史》记载,王阳明“弱冠举乡试,学大进。
顾益好言兵,且善射”。他好兵法、善射箭,还曾秀过自己的箭术:当时因为王阳明先率兵打下了南昌,张忠、许泰二人抢功不成怀恨在心,轻看王阳明是个读书人,就逼着他到校场里射箭,想折辱他,而王阳明从容地拉开弓弦,三射三中。围观士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则深受打击。
明朝读书人多会习武,除了“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更多的可能是出于自保需求。明朝城市发展繁荣,运河发达,倭乱频发,而且因为运河船只的隐蔽性,倭寇往往容易长驱直入内陆,这和普通的边疆外患不太一样,大多数时间不是列阵打仗,而是游击偷袭。江南地区的士人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官府需加强边防、个人需习武防身的迫切感。当时各地往往都会聘请习武之人,召集乡民一同学武自保,于是,形成尚武风气。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人习武现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文武双全是对“士”的基本要求;之后文武开始分工,虽然有各司其职、各学所需的倾向,但文人出身、兼修武学的全能型人才并非异乎寻常;再后来,文人修习的内容主要随现实情况而变化,社会风尚注重武学时,武功肯定要学,轻武时,读书人就基本放弃武学,而文人积弱的局面又会将影响反馈给时代。
此外,就宋朝以后读书人形象普遍文弱的情况看,那些打破文人固有印象、武力值爆表的文人,基本都是在救亡使命的感召下投笔从戎,这既无奈却又在意料之中。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