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挨锤,继续生猛
2020-12-25汤沅
汤沅
王小波说:“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会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在进入职场之前,我不是很懂这句话。
我在一家线上教育机构担任辅导老师,工作任务是将短期班客户转化为长期班用户。每天都要不停地打电话,用微信和孩子、家长沟通学习。我生性内敛,不善言辞,做这份工作原本是想挑战自己,但很快,乏味的工作将斗志消磨得所剩无几。
那天中午,我给预订了长期系统班的客户打电话,在得知我的来意后,客户连连拒绝,“不用了, 不用了, 上网课影响视力”“我的孩子不喜欢”一系列的理由被我一一劝说。经过二十分钟的来回掰扯,最终,她坦言:“我就是来蹭免费课的。”那一瞬间,我突然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产生了巨大怀疑。工作仿佛是一只蚕,正在不停地朝我吐丝,一层层把我缠绕。我愈发感觉自己成了蚕蛹,觉得工作不仅没有拓宽我的边界,忙碌与不高的收入更是拖垮了我的精神。
后来,仍是一通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名字叫安安。安安说重庆方言,语速很快,我听不懂。安安的母亲在微信上告诉我,她们是离异家庭,安安住在乡下老家。安安喜欢学习,但是不怎么爱上课,我给安安打电话催促上课,她一开口就是:“杨老师,是你啊。”声音中仿佛有麻雀在跳动。问了很久才知道,如果要上网课,安安只能去邻居家借网,也许是出于一个孩子过早懂事的羞赧,安安不乐意。再后来,我又给她打了几次电话,安安同意出门借网,也愿意接着在线上学习,接触更好的教育。虽然续课对安安的生活环境不一定会有多大的改变,但她决定继续上课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为她的未来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我不再冷漠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每当输入一串数字,按下拨号键,可能会听到另一个地方的水声、汽车鸣笛声、人潮涌动的喧嚣声,接着,可能因为我的一次谈话,一个孩子的未来会发生某种向好的改变。
我曾与一位广东的母亲通过电话,这位母亲之前因为经济原因拒绝了我,但后来打电话说:“孩子想学,还是要给他一个机会。”电话那头,母子时不时用粤语交谈上课时间,悉数灌入我的耳朵。母亲的声音有着浓浓的倦怠,儿子的声音倒是清醒,他们交谈时,我沉默着,仿佛置身于巨大的黑暗中,但隐隐能见到光。这位母亲最终付款了。
而下一通电话,我才刚介绍完活动,下一秒,就听到电话那头的母亲语调轻松地说:“那行,我买了吧,反正就一千多块钱,也不贵。”下一秒,我就看到了支付消息。即使她的孩子线下各种课程已经排满,很可能没时间上这个线上课程。
我的两只耳朵,一只倾听着他人的生命,一只聆听着自己的生活,从未如此清晰地听到生活与生活的差异。
电话中短暂的交谈,却能听到一个孩子心中的种子“噗噗”萌发的声音。我与河北的孩子约定一起保護她当作家的梦想,也和贵州不爱学语文的孩子约定等语文成绩提高后,就给她寄花种。
我在性格和工作之间逐渐找到了平衡点。我想努力成为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我想成为一棵树,鼓励另一棵树。我的灵魂醒着,等待着唤醒另一个灵魂。
重庆的安安最终还是没办法克服自己的羞赧,放弃了借网上网课。我不再给她打电话鼓励她坚持,我也不再由他人决定我工作的意义。
去看更大的世界,理解更多人的人生,提醒更多人教育的重要性。在我二十三岁那年,我知道自己仍然会不断挨锤,但是我也知道我会继续生猛下去。
(摘自《中国青年》2020 年第18 期,萝卜叶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