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主题的设计与运用(六)
2020-12-25杨瑞庆
□ 杨瑞庆
十五、 歌曲主题的句格
歌曲主题乐句第一字的起唱格式称为句格。 句格是主题乐句外部节奏形态最重要的表现特征。 主题句格一旦确定,会影响一个乐段甚至一首歌曲的节奏风格,所以主题设计时,对于句格的选择显得特别重要。
如果按主题乐句第一字的起唱位置来分,共有三种格式:
(一) 强起格。 即乐句的第一字在强拍上唱的格式,由于节拍的速度不同,字位的密集程度不同,其紧张程度也不尽相同。
如《工农兵联合起来》(红军歌曲) 中的主题:
又如《蝶恋花》(劫 夫曲) 中的首句:
又如《阿拉木汗》(王洛宾编曲) 中的主题:
这种强起格乐句能给人稳健的感觉,随着每拍字数的增加,动感也会随之加强。
(二) 弱起格。 即乐句的第一字在弱拍上起唱的格式,由于字位占用弱拍的时值不同,其紧张度也不尽相同。
如《深深的海洋》(南斯拉夫歌曲) 中的主题:
又如《歌唱祖国》(王 莘曲) 中的主题:
又如《游击队歌》(贺绿汀曲) 中的主题:
又如《我们的亚细亚》(峦 树曲) 中的主题:
这四例的第一字所占的时值依次减少,那么弱拍向强拍的推进力也逐渐加强。
(三) 前休格。 即乐句的第一字闪过小节中的强拍或强拍中的某一部分的格式。 这种句格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如《生活之路》(巴西歌曲) 中的主题:
又如《顺流逆流》(蔡国权曲) 中的主题:
又如《人说山西好风光》(张棣昌曲) 中的主题:
又如《我做了一个甜美的梦》(佚 名曲) 中的主题:
强起的乐句格式最稳定,将句首的起唱节奏的前提(弱起格) 或后移(前休格) 都将改变重音位置而改变旋律内部的张力。 有几首歌的句格处理,可生动地说明这个问题。
如《故乡的云》(谭 轩曲) 中的主题:
这首歌的主题由于处理成弱起乐句,产生了从弱至强的推力,动感较强。 如果从词曲结合的规整性处理的角度来设计的话,常会处理成强起的四拍子形态:
将这两个主题相比较,重音位置错过一拍感觉是不一样的,从主题所要求刻画的抒情性、 飘逸性去衡量的话,那么弱起格的处理更胜一筹。
又如《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 中的主题:
这原是一个强起格的乐句,情绪比较稳定。 但经蔡余文、 杨嘉仁编曲的无编曲的无伴奏合唱,这个主题的句格却变成了:
比较这两首歌的主题句格,后者的情绪更激动,乐节之间的拉力更强。 应该说改编者在句格上的处理是独具匠心的。
主题乐句的起唱位置仅有这三种,戏曲上的称谓更形象,由于强拍为板,弱拍为限,那么强起格为“顶板”,弱起格为“抢板” (抢在板前唱),前休格为“闪板” (闪过强拍唱)。 歌曲主题的设计中,由于顶板起唱最容易,因此强起格乐句比比皆是; 抢在板前唱的稍难一些,但也较多运用; 闪过板后唱的最难,所以运用得较少。 通俗歌曲中,弱起和前休句格的形态更为复杂。
如《晚秋》(黄凯芹、 许健强曲) 中的主题:
又如《花心》(喜 纳曲) 中的主题:
这是主题“闪” 过强拍后,又“闪” 过弱拍上的强位(半拍),能形象地表达出“花的心藏在蕊中” 的神秘性。
主题乐句的句格形态会影响整首歌曲的节奏设计,并能产生先声夺人的节奏印象,所以应郑重选择,精心设计。
十六、 歌曲主题的收结
歌曲主题乐句的外部节奏形态,除了句首的句格形态外,还有句尾的收结形态。 句尾收结虽然不像句首起唱那样令人“醒耳”,但同样是乐句节奏设计的重要环节。
乐句收结应该是乐意相对完整,音势相对稳定的地方,所以句末长音是乐句收结的重要特征。 从句末最后一、 二字的出字位置去分析,收结形态基本有两种格式。
(一) 主题乐句的正格收结。 这是传统的收结方法,也有两种收结形式。
1. 单音节收结。 歌词的最后一字在乐句的最后小节的强拍(或次强拍) 上出字,并作延长。
如《我的中国心》(王福龄曲) 中的主题:
如《踏浪》(古 月曲) 中的主题:
句末长音拖得越长,音势静止,情感也愈平和。
如《橄榄树》(李嘉祥曲) 中的主题:
这里句末长音为7 拍,收结得比较“充分”,形象地表现出起句设问的语气。
如果乐句的速度不是太快,字位排列较密集,那么最后一字停留在弱拍上也有稳定的感觉。
如《娃哈哈》(石 夫编曲) 中的主题:
这种收结方法也属“正格” 范畴,如果扩大一倍记谱就可一目了然:
2. 双音节收结。 歌词的最后两字在乐句末尾的强拍(或次强拍)开始出字,然后最后一字再作延长。
如《在路旁》(巴西民歌) 中的主题:
科学设计指标。确立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三二一”框架基础,即“政治立场、政治作风、政治纪律”三个核心要素,党员干部和部门单位两类评价对象,群众满意度这一检验标准。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共设置8项一级指标、27项二级指标和45项三级指标,对全市副科级以上单位及科级干部、中层干部、村居主职干部进行评价,并将个人评价结果与单位评价结果实时关联,确保“画像”的科学性、客观性。
又如《红河谷》(加拿大民歌) 中的主题:
这种双音节的收结比单音节的收结,其稳定性稍弱。
(二) 主题乐句的变格收结。 这是在正格收结的基础上,将最后一字前提或后移,使字位的强音位置转移,产生不稳定的感觉。 这种收结方法在通俗歌曲中较多运用。
1. 前提收结。 将最后一字提前在弱拍(或弱拍的弱位),产生了重音前提,节奏收缩的动感。
如《几度夕阳红》(陈玉立曲) 中的主题:
如《明明白白我的心》(李宗盛曲) 中的主题:
这两例的句末字位都前提了,但前提的时值不一样,前提的时值越短,向前的冲力越大。
2. 后移收结。 将最后一字后移处理,使字位的强音延后出现,产生了软化旋律的功能。
如《与蓝天同在》(陈翔宇曲) 中的主题:
又如《选择》(陈大力、 陈秀男曲) 中的主题:
一般来讲,“后移收结法” 在优美、 舒柔的歌曲主题中较多运用,“前提收结法” 在热烈、 刚劲的歌曲中较多运用。
不管正格收结,还是变格收结,句末长音还可运用休止符,作部分缩短处理。 由于收结方法不同,速度不同,情感要求不同,句末休止的功能也不同。
抒情歌曲中的正格收结后的休止,常是为了能有一个舒适的气口而设计的。
进行速度歌曲中正格收结后的休止,是为了能使尾字出音更有力而设计的。
在通俗歌曲中(特别是劲歌) 变格收结后的休止,是为了使字位缩短,产生“突煞” 的不稳定感而设计的。
这种乐句休止还可留出空间,让伴奏或伴唱嵌入,使乐句更生动。歌曲主题的句末长音处除了休止符修饰外,还可加花处理,增强长音位置的艺术感染力。
如《绣金匾》(陕北民歌) 中的主题:
又如《我们是黄河泰山》(士 心曲) 中的主题:
可见,歌曲主题的收结形态还是很丰富的,可正格的单音节或双音节收结,可变格的前提或后移收结,还可在句末长音位置作部分休止或加花处理,应根据主题设计的具体需要,加以郑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