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革命类博物馆建设 打造新时代党性教育阵地
2020-12-25宋美琳
文_ 宋美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责任编辑 范丽君)
革命类博物馆作为我国特有的博物馆类型,饱含着我们党珍贵的革命记忆与革命精神,承载着收藏革命文物、保存革命记忆、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推动党的文化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内在凝聚力与文化渗透力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随着新时代党的事业的发展,革命类博物馆被赋予新的内涵,那就是做好党史党性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这就需要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个层面全面推进革命类博物馆建设,打造新时代党性教育阵地。
一、加强政治建设,把稳革命类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之矛
革命类博物馆凝聚着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和革命基因,背后隐藏着我国的文化基因、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究其根本属性是政治属性,因此在革命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革命类博物馆因党而生、为党而兴,坚持党性原则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党管革命博物馆、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应落实在每个展厅、每件史料展品乃至每段文字阐述之中。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一方面,传统革命博物馆也走到了改革发展的重要关口,需要不断寻求改革发力点和创新点;另一方面,环境的快速变化也要求革命博物馆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充分发挥展示党的优良传统的基本职能。只有不断结合新的时代需求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加强政治建设,才能确保革命类博物馆的改革发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二、加强思想建设,筑牢革命类博物馆发展的信仰之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大变局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表现之一。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是要加强革命博物馆思想建设。
革命博物馆工作者要坚定政治信仰,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人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使命任务,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包含我们党革命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证在思想上的团结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弘扬优秀学风,通过广泛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革命博物馆建设水准,高扬旗帜,守正创新,为党的事业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三、加强组织建设,蓄积革命类博物馆发展的动力之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体系严密有力,党组织就更有力量,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就能得到强化、战斗力就能得到增强。革命类博物馆的职责使命也要依靠严密的组织体系去实现。新时代,进一步健全革命类博物馆基层党组织体系,要切实做到党的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引领作用。与时俱进,优化博物馆管理流程,延伸除展示宣传党史外的党建教育功能,整合各类信息技术资源,形成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实现内容展示、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的新发展局面。在博物馆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资源要素的整合,各方面要素相互配合,让博物馆建设队伍组织严密、执行力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加强文化建设,铺就革命类博物馆党性精神的引领之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革命类博物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文化交流和输出平台,集征集、典藏、陈列、展示代表革命文化遗产的功能于一身,对博物馆受众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和熏陶,将革命文化理念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甚至影响其他国家。作为我国展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要继续坚持以革命精神为内核,保持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展示宣传手段,以更好地吸引和调动观众的情绪,达到熏陶教化民众的作用。要紧跟时代节拍,争取在展览形式上推陈出新,不断吸取、借鉴国内外优秀历史类、纪念类博物馆经验,在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上开拓新渠道。动静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内容的可视化和可感化,采用传统展示与新媒体、线上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让革命记忆走出博物馆,走进百姓生活,让革命基因在新时代开花结果。同时更多地展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通过新时代鲜活的革命榜样和感人故事,为革命类博物馆的展示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更有效地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革命类博物馆为党立馆,为党发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鼓劲。在从文化立馆的层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在继承革命精神的基础上与时代结合,更好地服务党、服务人民。
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革命类博物馆发展的保障体系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革命类博物馆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建设,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是革命类博物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既要有实体性制度,也要有程序性制度。制定制度的目的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意识形态层面保证我们党主导权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较为宽松的文化政策环境,为党建文化宣传工作者的创新创作提供政策土壤;对内要做好馆藏革命文物的清理、认定、定级、建卡、建账和建档工作,实行革命文物定期排查制度,掌握革命文物的保存状况、保护需求、基础设施和管理使用情况,并梳理形成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专题数据库,实现革命文物资源动态管理,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制定馆藏革命文物的征集计划,鼓励社会捐赠,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整理工作,切实有效地制定文物修护和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文物保护和检测;政策方面支持多馆联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促进各个革命历史博物馆之间的资源互通,馆区内外的资源不断整合,让文物在多地多馆流动起来,通过展览促进革命文化的宣传;同时,加大对于革命类博物馆与相关文化场所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推动革命类博物馆的最终全部免费开放,不让资金缺口成为限制博物馆发展的瓶颈。博物馆一方面要自寻出路改革创新,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革命类博物馆就能更好地践行其革命精神教育传承的重要使命。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就能促进提高革命类博物馆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革命类博物馆从信息、知识到文化、观念逐级输出着一国文脉和文明内涵。博物馆的馆藏、展品可以看作文明的文化符号,体现着独特的文化价值,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革命类博物馆作为我国革命文化精神的独特展示平台,在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传承国家的红色文化基因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在互相交流学习各类文化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脉搏,抓住机遇,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革命传统文化,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