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医师轮转医务科培训中的带教体会与思考
2020-12-25周丽张继旺
周丽,张继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
0 引言
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是青年医学人才的培养,青年医师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医务科在医院的职能中主要有执行医疗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制定医疗计划、监管和控制医疗质量、处理医疗纠纷与差错等事项,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核心部门[2]。青年医师轮转医务科的培养对提高青年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自2017 年起实施青年医师轮转医务科培训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青年医师在医务科的培训带教体会与思考总结如下,希望对医院医疗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帮助,对青年医师的轮转学习有所启发。
1 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规范化的培训
青年医师轮转医务科的培训时间为2 个月,其中1 个月在医务科办公室学习,包括医政医管小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另1 个月在医务科下设的医患办公室学习。成立了以医务科三位科长为组长,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医政医管三位小组组长及各组干事为成员的轮转培训小组,负责医疗质控、纠纷处理、医疗行政等各项工作的带教。建立了青年医师轮转医务科的培训制度,明确了培训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具体实施方案、阶段培训目标、培训考核标准,有利于实现青年医师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
2 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培训,夯实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
青年医师医务科轮转培训分为理论学科和实践参与两部分。巩固青年医师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参与中,提升青年医师的临床技能。具体事务主要有:组织参加医务科定期的科内理论业务学习;参与对全院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理论培训和应急技能培训;参加医院组织的卫健委下达的相关政策讲座和培训;参与医务科专项工作会议的组织;熟悉医务科日常办公流程和文件流转程序;熟悉医师处方权的考核和授权管理;掌握《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中对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的管理规定和流程;参加远程医疗会诊;参加临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肿瘤多学科会诊。在这些事务的参与中,要求青年医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悉其它专科基本理论知识。在医务科的轮转培训让青年医师有机会参与到各个科室临床实践中,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置流程,有利于培养青年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3 加强医疗质控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操作规范的执行力
医务科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科室[4],青年医师轮转医务科的培训要重点做好对医疗质量管理的培训。首要是学习《关于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记分管理的规定》、《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规定( 试行)》、本院《核心医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例管理规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住院时间超过 30 天的患者管理与评价制度》、《“36 种国家谈判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等相关管理制度。其次要熟悉病历质量考核,在培训期间要完成抽查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各20 份,按照病历评分表进行打分,出科前交质控带教老师总结评价。要参加医务科每月底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检查工作;协助处理住院超 30 天、日间手术、临床路径、非计划再次手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重大手术报备等事项;参加医务科和药学部组织的处方点评;掌握特殊级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办法等。通过医疗质量管理培训,提高了青年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规范了诊疗操作过程,同时增强了青年医师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积极性。
4 注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培训,提高纠纷和差错处理能力
医患关系紧张给青年医师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医生对执业环境的不满,影像青年医师步入临床医疗工作[5]。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保障医疗安全[6]。在青年医师的培养中应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医患沟通能力是青年医生临床技能的重要体现,对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7]。青年医师在医患办轮转培训1 个月,通过带教老师专题讲授和自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相关部分、《重庆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转院、转科制度》、《院内陪检、转运制度》、《知情同意告知制度》、《医疗安全( 不良) 事件报告制度》等制度。培养青年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接待并登记各种来信、来电、来访的医疗投诉和纠纷,单独处理接较简单的医疗投诉,做医疗投诉前期调查,发现可能是较大医疗纠纷立即向科内分管老师进行汇报。全程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青年医师的纠纷和差错处理能力。
5 重视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青年医师应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也是做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的根本保证[8]。医务科是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和考评的重要部门[9],要确立医德医风的评价标准,实行零容忍的态度;建立约束机制,提高对医务人员工作的约束力;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实行常态化的管理,奖与惩相结合,将教育与制度的执行并重。通过OA 办公平台、医院微信公众号、医院官网等新媒体形式进行优秀典型和反面警示事例教育,提高青年医生对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从而提升个人素养及综合能力。加强正面典型的宣传,弘扬正气,要警钟长鸣式的教育青年医生要做一个廉洁自律、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不谋私利的合格医生。
6 建立出科考评体系,实行有效的激励制度
要健全培养激励机制,使青年医师的潜能可以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10]。医务科成立考评小组,采用自制的青年医师医务科轮转培训量表进行考核评分,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能力评分两部分。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实践能力由各带教小组组长担任考评组长进行评分,包括日常办公能力、全院会诊、死亡病例讨论、病历质控、医疗质控,医患沟通能力,工作态度等。建立激励机制,将轮转量化评分表归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反馈到人事科,该评语应归入个人技术档案,与医师个人年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岗位晋升、医师定期考核等挂钩。
7 结语
青年医师是医院人才梯队的骨干力量,是医院发展的奠基石,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对医院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11]。加强青年医师的培养,最大程度地激发青年医师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是医院选拔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基础,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12]。近年来,青年医师的培养被很多医院作为医院人才培养的重点,以各种方式加强对青年医师的培养[13]。医务科作为医院医疗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14],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临床医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医师医疗纠纷和差错的处理能力,有利于化解医患矛盾,改善医生工作环境,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同时,做好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青年医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为医院、患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