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平台下的《中医外科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0-12-25李艳杨春艳张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4期
关键词:外科学超星皮损

李艳,杨春艳,张剑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皮肤科,四川 泸州)

0 引言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较为直观的临床表象,丰富的局部征象,治疗上强调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而且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在中医外科学的授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多停留在简单问答的层次上,并不能充分体现中医外科学直观的特色,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1]。

基于临床医学的特点,开设中医外科学课程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中医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法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实际能力培养的不足,使医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目前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应用,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成为一种新趋势。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可以突破时间及授课空间限制,是实时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目前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笔者授课于2016 级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生《中医外科学》这一门部分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引入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系统,且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介绍如下。

1 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

(1)课前,结合《中医外科学》特点,授课老师选择性给学生推送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课件、PDF、Word 文档、动画等教学资源,学生可通过超星学习通APP 随时随地学习教学资源,且授课老师通过学习通中的功能,包括“测验” “问卷调查”等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以便有效针对性地设计授课内容。

(2)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选人、抢答、投票/问卷、分配小组任务、测验、布置作业、直播、评分、主题讨论、在线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效客观的进行考核成绩评定。

(3)课后,教师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数据,掌握参与学生的出勤率、参与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情况,有利于实现对学生针对个性化教育及教学活动。

2 目前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具体方案

笔者以“蛇串疮”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前探索: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理教学资源,并通过超星学习通APP 向学生发布需要学生了解“蛇串疮”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皮损特点,提出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登录超星学习通App 后,查看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自学蛇串疮发病的病因及观看发病过程、皮损进展的视频。教师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且参照测试结果和预习反馈,最终聚焦蛇串疮中的教学难点。

(2)课中导学:本阶段包括3 个环节。环节一:图片导入,明确任务。教师通过手机APP 放出一张患者皮损图片,通过线上“摇一摇”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出问题该患者的皮损哪些属于原发皮损,还是继发皮损,间接回顾之前关于他觉症状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的连贯性。

(3)课中授课:课堂内活动需要学生达到知识的内化,学生课堂活动设计培养需要分重点分层次进行。授课中,小组人员结合课前探索阶段中所学所见,讲解蛇串疮发病的病因,发病过程以及皮损进展的内容。然后,教师依据学生讲解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点拨。结合课前视频以及本节内容重难点讲述蛇串疮的病因、发病特点、常见临床表现及特殊型蛇串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最后,学生再次登录超星学习通App 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较课前明显进步。授课老师对本次学习任务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点评。

(4)课后拓展及巩固:课后以线上为主,首先需要授课老师针对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将重难点内容上传至超星学习通的平台,提供学生后续学习的巩固资料,学生针对老师提供的内容,对自己上课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查漏补缺,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在此环节,至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需要对课前、课中的学习各自进行学习的反思,相互交流及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其次,课后巩固还需要对学生在课前、课内提供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将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进行评价。APP可线上设立答疑模块与学生实时交流;发布调查问卷及提问进一步挖掘学生兴趣点,并对教学设计加以改进。线下则主要是课堂内的表现,即课堂内学习情况的展示。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讲,可以形成一种外在的驱动力,促进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反思与提升。而教师同样需要学生的多元评价。例如,设置提问:教学视频的选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教师能否抓住课程重点内容进行,授课教学手段是否丰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问题需要学生回答。双方形成一种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 讨论

主要研究对象为西南医科大学2016 级中西医结合1 合班学生班作为试点班级,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蛇串疮教学,现总结如下。

(1)混合式教学拓展教学深度及广度。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传统课堂与数字化媒体相融合的重构课堂模式[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深度及广度。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死记硬背、“涂鸦式”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与习惯。

目前信息化时代,智能移动端应用于课堂教学逐渐普遍。超星学习通平台是将先进的教学技术、超前的教学理念与现实课堂教学需求有机融合,促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多项功能为师生合作交互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强大的技术支撑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中医外科学较为表观,内容广泛,较为抽象,因此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拓展传统课堂的教学空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中医外科学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医学学生思维活跃,然而课堂上专注力明显不够,玩手机、走神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超星学习通为技术平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相互合作、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利用学生手机移动端构建教学效果更佳的移动教学模式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目前新兴网络课堂的网络化、资源化、开放化、平台化、互动化的教学模式正在撼动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石,改变着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手段[4]。目前大学生需要以问题导向与任务驱动为前提,加深学习能力。课前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线上学习并实践,课堂内知识验证与讨论引发新问题的产生,课后巩固并在教学中不断升华。因此有必要对超星学习通为中医外科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应用于实践,从而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2)实现教学活动多样化,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互动更为多样化,教学反馈更为科学化。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随时随地开展选人、抢答、投票/问卷、分配小组任务、测验、布置作业、评分、主题讨论、在线课堂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增强教学的多样性。教师还可以查看和导出测试的统计分析结果,包括平均分、出勤率、百分制各区间人数、分布走势、单个题目的正确率等,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该学习平台的讨论模块可以实现师生实时的互动教学交流。

(3)目前不足之处

1)因免费的Wi-Fi 在很多高校尚未得到普及,课堂中无法实时动态与授课PPT 链接,无法及时有效的更新授课PPT。建议建立优质的移动学习无线系统,将有助于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

2) 手机APP 部分功能有待加强:部分作业只支持输入文字,希望增加照片、音频和视频的上传功能,让作业的形式得以多样化;希望测验部分的题目输入增加对图片和视频的识别。部分学生反响一般,除非教师强制要求在系统里完成作业,有些同学不会主动使用,希望可以在运用平台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模块,吸引学生注意力。

总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也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改变,混合式教学模式也会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笔者后期将以实验具体研究验证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外科学超星皮损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