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研究理论的行动研究方案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
2020-12-25上海市中医医院200071梁婷
上海市中医医院(200071)梁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留观的患者11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18~82岁,平均(48.73±10.82)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4例、急腹症12例、脑血管疾病6例、心血管疾病9例、外伤6例、其他9例。医保情况:医保51例、自费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0~80岁,平均(46.28±9.47)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5例、急腹症10例、脑血管疾病9例、心血管疾病10例、外伤7例、其他6例。医保情况:医保53例、自费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知晓自身病情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基于行为研究理论行动研究方案的护理方法。行动研究是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寻找该领域中的问题,以问题为研究主题,通过改进并实施方案,观察实施效果并不断反思的工作形式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行动研究是螺旋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制定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等步骤。
1.2.1 发现问题 研究者通过个人访谈的方式,对可能影响急诊留观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目前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归纳总结,目前影响急诊留观患者健康的因素有: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威胁,心理压力较大,表现出过分担忧、恐惧、悲观等情绪反应;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认识不足,不了解疾病的病因及注意事项;缺乏陪护,受留观室床位设置及个人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无任何陪护人员;营养不良;活动及社交受限;环境改变;睡眠障碍。
1.2.2 制定计划 组织研究人员与急诊科护理专家共同制定方案,根据现存问题,采取培训、宣教指导等方式提高护士、患者及陪护者的重视程度。急诊科护士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应接受急危重症护理专家在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每周1次,共2次培训,每名护士均需考核合格。通过压力反应问卷、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社会支持评分及患者满意率了解行动研究方案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疾病了解、社会支持及基础护理服务等方面的影响。每个循环时间为1个月,共2个月。
1.2.3 行动 对急诊留观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应了解患者的疾病信息,主动关心患者,鼓励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耐心倾听并根据影响心理状况的因素开导患者,排解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性情绪,帮助患者熟悉急诊科的住院环境,认识病友及医护人员,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充分利用多种途径的健康宣教手段,如多媒体设备、纸质宣传页及护士口口相授疾病相关知识等方式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做好患者和陪护者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明确社会支持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积极应对方式的促进作用,鼓励陪护者参与患者疾病治愈的过程,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基础护理,护士应尽量为急诊留观患者创设安静、整洁、光线适宜的住院环境,允许患者在不影响他人及医疗活动的同时实施改进病房环境的措施,努力减少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同时可告知患者目前疾病营养及活动方案,取得的患者的理解,对于活动受限的患者多开展室内交流活动,对于无饮食禁忌的患者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钙镁及维生素B的食物及瘦肉蛋类以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纠正营养不良状态。
1.2.4 观察与反思 第1个循环:①观察与反思。急诊工作繁忙,急诊护士与急诊留观患者接触时间较短不能建立稳定的护患关系,影响护患深入沟通,部分患者疾病心理负担仍较重。尚有性格原因而无法在院内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的患者。仍存在部分患者因受同病房患者的睡眠干扰而无法入睡出现睡眠功能障碍日间精神不振的现象。②修正计划与实施。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如下部分的计划调整:采取分管责任制方法,每名急诊护士对应固定的急诊留观患者,每天与留观患者有主题的沟通1次,10min/次,并于护患沟通记录本内记录交流的内容、患者反映的问题或交流的收获促进护患等社交关系的建立。对于易觉醒的患者可嘱咐患者佩戴耳塞等隔音设备必要时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帮助患者的入睡。
第2个循环:①观察与反思。根据上一循环实施的结果,研究者观察到,疾病引起的食欲减退,使患者即使知晓助眠及纠正营养不良的饮食也不愿进食,浪费教育资源。②修正计划与实施。增强患者依从性对提高疗效刺激食欲有促进作用,此外可告知陪护者改进食物的做法,提高色、香、味也有利于刺激食欲,改善失眠及营养不良的状况。
1.3 评价指标 ①心理应激反应。采用压力反应问卷(stress-reaction questionnaire,SRQ)评估患者实施行动研究方案前后急诊留观期间躯体、情绪及行为等3方面的应激反应。该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克朗巴哈系数为0.902,共包含28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在1~5分,满分140分,得分越高说明个体压力反应越重。②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测量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该量表包含客观、主观支持及个人对支持利用程度3个方面共10个条目的评价,满分40分,<20分说明获得的支持较少,>30分说明社会支持充足,否则为社会支持程度一般。③患者满意率。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调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维度,患者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各组总例数×100%。④疾病知识掌握。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调查表进行评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病因或危险因素、饮食与用药、疾病观察的重点、出院注意事项等共计10个条目,满分40分,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知识掌握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RQ及SSRS评分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SRQ、SSR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RQ评分(87.30±10.41)低于对照组(100.54±10.66),SSRS评分(31.01±3.57)高于对照组(26.5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为(30.83±5.47)分高于对照组的(22.73±4.87)分(t=8.317,P<0.05)。
3 讨论
行为研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沟通的基础上,由实践者共同参与,将科学研究与解决实践问题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不限定资料收集方法,既有干预又有对具体问题的反思和分析[1]。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如应用于护理流程的制定和改进、患者健康行为的促进及评估工具的验证当中,均显示出较好的效果[2]。急诊留观患者受客观条件、疾病知识、滞留时间及期望水平的影响,可能会引起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有增加医疗纠纷的风险[3],因此,亟须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现状,帮助患者解决面临的问题,基于行为研究理论的行动研究方案作为新型研究方法应用于急诊留观患者有重要意义。
心理应激反应调查从三方面测量患者应激水平,从整体上反应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RQ评分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行为研究理论的行动研究方案的实施降低留观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这可能与研究方案通过全面了解影响患者应激水平的因素并针对性的实施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应对能力有关,避免了传统护士个人单方面的评估影响对患者应激因素的把控。曹惠贞等[4]的研究显示影响患者应激水平的因素较多,高水平的疾病应对能力及自我调节可促进个体应激适应力。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中介作用,社会支持不足可增加负性情绪,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心理健康[5],社会支持评分的高低体现干预措施对患者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SRS评分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S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行动研究方案改善患者社会支持程度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行动研究方案访谈式的开放沟通及螺旋循环的工作模式,促进了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薄弱的患者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宣教工作不断改进,提高患者及陪护者重视程度有利于改善留观患者的支持水平。患者满意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对行动研究方案实施效果的认可度更好。究其原因,行动研究方案从患者知识水平、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应激情况等方面综合干预,全面改善患者急诊留观期间的身心健康状况,较易受到患者的欢迎。华剑红等[6]的研究将行动研究应用于住院泌尿外科患者测评患者满意率高于传统护理干预患者,显示出较好的实践效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即行动研究方案较好的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综上所述,基于行为研究理论的行动研究方案应用于急诊留观患者可减少患者心理应激程度,增强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提高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和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有较大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