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2020-12-25寇利玲吕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期
关键词:儿科护士护理人员

寇利玲,吕娜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100)

0 引言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机体结构或者功能损伤、心理损伤、障碍、缺陷,甚至死亡[1]。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康复进程,甚至导致患者产生暂时或永久性功能障碍,而且也使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影响[2]。儿科诊室工作具有特殊性,其主要接诊小儿患者,而儿童表达能力弱,自我保护能力低,依从性差,所以更可能发生安全事故[3]。本次研究为探讨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从2017年2月至2019年 7 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5例,男108例,女97例,年龄7个月至10岁,平均(6.35±2.68)岁。

1.2 安全隐患分析

1.2.1 护理人员素质因素:儿科护士的工作不仅琐碎、繁忙、负荷大,在工作同时还要面对家属的质疑都对儿科护士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其综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而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不能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满足其需求,同时存在技术水平有限的问题,不能熟练操作先进医疗设备,实践水平较低,难以有效处理紧急情况与特殊情况,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此外,即使是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的护理人员也可能存在欠缺法律意识的问题,部分儿科护士自我保护观念与法律意识薄弱,难以充分重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不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4-5]。

1.2.2 护理管理因素:当前儿科护士配备不足,尤其是在儿科疾病高发季节,病房床位不断增加,护士时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部分护理人员未充分认识护理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同时科室未建立完善的相关护理安全规章制度。此外,医院对护士的执行规章制度考核力度不够,存在偏差,某些客观原因也造成不合理的服务流程[6-7]。

1.2.3 护理服务对象因素:儿科患者具有年龄小,缺乏辨别能力,天生活泼好动,不具备自我防范意识,同时部分患儿存在言语粗暴、性格暴躁等问题,治疗依从性较差,均是引起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1.2.4 患者及社会因素: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当孩子患病后,家长对医院的期望值和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因护士未达到其期望而产生不满情绪。同时由于教育水平等原因,家属对疾病缺乏完备认知,一昧要求治疗效果又快又好,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则全部归咎于医护人员的水平较差,家属对临床治疗的不信任与不支持极易引发医患纠纷。社会对医院也存在误解,加上医院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个别医院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给医院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8-9]。

1.3 防范措施

1.3.1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使其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转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核心能力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其业务能力及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法规,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或者安全事故。根据护理人员的自身情况以及专业水平,给予针对培训,可以安排专业人士亲临授教,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实践空间与条件,以切实提高其护理水平。

1.3.2 强化风险意识:在护理过程中,必须重视每个细节,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严谨慎重,即使对待自己有经验,有把握的事情,也需要严谨认真,不容一丝马虎。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儿科临床用药规范以及注意事项,熟知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服用方法,提高护理人员风险应对能力以及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及时预防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1.3.3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完善护理流程和规范,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护理规范,规范护理流程。加强安全用药的教育,护理人员要认真核对用药,了解熟悉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规范用药。医护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合理用药,严格把控药物的用量,注意药物使用的毒副作用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此外,院方及科室应完善护理监督以及考核等相关规章制度,严密筛查医院儿科现有的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务必规范护理操作各个环节[10]。

1.3.4 安全事项宣传: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同患儿家长沟通,进行必要的健康宣讲,向家属详细介绍病情及安全注意事项,叮嘱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看护,确保输液安全,出现问题及时联系责任护士和医生。

1.3.5 合理安排人员:根据儿科诊室的实际工作量,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合理分配护理人员,保证各个岗位人员明确,分工合理,尤其加强重点时间段人员调配力度,把握新老配合、专业水平配合的原则,保障护理安全,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以提高护理质量。

1.3.6 护理环境的营造:定期检查病区的设施和环境,限时探视人数和时间,控制病区人流,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合理安排床位,不盲目收治病人,计划性的安排患者入院和出院,减轻护理人员的负荷。

2 结果

本院儿科实施安全隐患防范管理,232 例患儿中共发生 12 例坠床事故,4 例液体外渗事故,2 例给药错误事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8.78%。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安全健康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逐渐成为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1]。由于儿科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儿科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性沟通,开展健康宣讲,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安全意识,针对儿科不同的护理安全隐患,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本院历年来出现的儿科安全事故,结合护理人员的素质因素、护理管理因素、护理服务对象因素、患者及社会因素,提出了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强化风险意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安全事项宣传、护理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对患儿实施全面的安全护理。结果显示,232 例患儿中共发生 12 例坠床事故,4 例液体外渗事故,2 例给药错误事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8.78%。

总而言之,儿科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为护理人员的素质因素、护理管理因素、护理服务对象因素、患者及社会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儿科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儿科专栏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