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药生产技术与工艺工程化
2020-12-25张欣蕊
张欣蕊
(河南省中医院药学部,河南 郑州)
0 引言
新时期下,中医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医诊所更是涉及到全球各个角落。调查显示,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天然医药资源占据了30%,表明中医药发展具有十分辽阔的空间[1-3]。在实际中,应该在继承、弘扬我国中药文化前提下,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国内外医药标准,对中药生产进行规范化、科学化要求,以此促进中药产品治疗效果提升。
1 国内外中药生产技术研究现状
1.1 国外中药生产状况
就目前而言,世界上中药生产技术最为纯熟的国家是韩国及日本,而日本由于其国土面积相对比较小,中药资源也比较欠缺,所以很多中药资源都是从我国引进,日本生产中药的车间均达到了GMP标准,并且药品大多是以颗粒的方式出售,这也使得日本的中药种类比较少。当前日本中药生产车间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全机械化,并且有各种先进的生产工艺,其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均满足国际标准,但是日本的中药生产方式不适合我国大复方药生产。对于韩国,其在中药汤剂、草药成药生产中,正积极的推行GMP,而产品生产技术也在我国智商,但是韩国的绝大多数药材也是从我国进口的,由于其成本相对比较高,这也使得其售价相对比较高。此外,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也在近几年加大了对中药制剂的研发,在国际上积极的申请专利。
1.2 我国中药生产状况
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药用动物种类、药用矿物分别是11146种、1581种、80种。目前,我国有1200多家中药企业,生产的中药品种超过了8000多种,中药出口国家及地区达到130多个[4-6]。我国中药生产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与日韩等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工艺、设备落后的情况,这也造成了我国中药产品质量比较低,不符合国际的便于服用、便于存储、便于携带的“三便”以及长效、高效、速效的“三效”要求,整体上我国的中药生产技术较之国外先进国家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还没有与国际质量标准相接轨的中药生产标准,没有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进行有效监控指标,导致我国中药与国际接轨受到一定阻碍。同时我国中药生产企业中,以中小企业为关键力量,而中小企业很少符合我国实施的GMP标准规范,制剂设备水平落后、系统化能力差、标准化水平低,对中药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外,当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具有条件差、规模小、工艺落后、炮制流程不统一等问题,导致药材有效成分流失较大,影响到中药质量。
2 中药生产技术与工艺工程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工艺与设备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中药制药上,还处于从经验开发向工程化生产的过程,不管是工艺研究方法,还是生产技术上,较之先进国家都有一定差距。在我国中药生产现代化发展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中药材原料生产发展与质量标准化差距,在我国传统的中药生产中,大多是师傅带着徒弟的方式,面对面传艺,同时现有的生产设备也是在传统生产工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与国际标准相脱节。由于我国在新型中药生产设备利用上,相对比较差,难以提高中药生产效益。此外我国对于工艺项目研究相对比较少,转变成生产力并开发成功的药品相对比较有限,这就对中药生产工艺化进程造成一定影响。
2.2 中药企业在经营方式及管理水平上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当前中药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水平、产品结构的综合情况看,中药生产效益还相对比较低,企业从中获取的利润相对比较少。我国现有中药生产工艺与国际接轨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中药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指标,严重的影响到我国中药行业向世界的进驻。目前我国中药生产管理并不符合国际GMP标准,现有中药生产企业规模比较小,生产水平落后,造成了中药生产质量不稳定。
2.3 中药制剂原料问题
从中药原料看,由于不同中药原料的生长环境、时间、采药方式有所不同,造成了原料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我国中药处方类型比较多,形式比较复杂,加工方式由于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别,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此外,传统的中药生产方式是小作坊生产,设备资金投入比较少,缺乏完整的生产设备来支持中药生产,造成了中药生产无法实现工艺工程化。
3 中药生产技术及工艺工程化的措施
中药生产技术及工艺工程化是中药生产企业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基础自然学、工程学,在掌握中药制药化学过程、物理操作的前提下,借助各种高新技术,实现中药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并在坚持中药生产特色、GMP要求下,利用相应的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中药生产、工艺、质量等参数的可控性[7]。在实际中,为了促进中药生产技术及工艺的工程化,可以在中药生产中大力推广以下几种技术。
3.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在低温下实施提取,可以防范热敏性物质分解、氧化,能确保药物成分的百分之百全天然。其将萃取、分馏合二为一,不仅提升了中药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能耗,并且提取出来的化学成分不存在残留化学溶剂、无污染、五氧化等情况,可以广泛推广在中药制药领域中。近几年,我国在相关政策中,开始推广实施这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中药生产改革步伐,同时国家大力支持该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3.2 超微粉碎技术
在植物药中,有很多有效成分存在于细胞中,而传统的提取方法是对药材进行浸润、溶质溶解、溶质扩散,在整个提取过程中,细胞壁是最大的阻碍,如果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而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专门的植物药材细胞壁破碎技术,其通过机械途径、流体力学,可以将直径超过3mm的中药粉体成10-15μm[8-9]。超微粉末是一种全新的材料,其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我国自主研制的CF超音速气流超细粉碎分级系统借助LAVAL原理,将国际上多喷管、卧式分级、流化床等技术融于一体,能让物料平均粒径达到微米。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高纯度、低温粉碎,同时设备清洁难度小,加工光洁度高,能在降低中药生产成本的同时,促进中药产品疗效提升。
3.3 新吸附技术
当前的中药复方制剂大多是传统的丸剂、散剂,其生产工艺主要是水煮法、水醇法,患者服用不便,没有彻底脱离大、黑、粗等面貌。传统的水煮法是在中医汤剂理论上,对去掉药渣的药液进行浓缩;相对的水醇法去杂质效果比较好,可以将剂量缩小至50%,但是难以解决吸潮性问题。新吸附技术综合了传统中药制剂理论及现代吸附理论,中药复方大量水煮后,不需要浓缩处理,而是直接进行吸附处理,在完成吸附后,实施洗脱、浓缩、干燥等环节,从而得到相应的中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节能、成本低等效果,并且生产出来的中药产品质量高,不需要额外添加辅料。
3.4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
在近两年,中药生产中特别注重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具有很强的吸附容量,能快速吸附,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洗脱方便,容易再生处理,是与中药生产工程化相对应的分离提纯技术。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可以有效富集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能解决中药剂型粗提纯、易吸潮等问题,其剂型成型快、辅料应用少、生产周期短。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属于新型技术,还不太成熟,在使用中,大孔树脂会衰化脱落,其碎片会对药物引起污染,所以在应用中要配合有机溶剂残留物安全监测,并借助顶空气相法、质谱方法实施安全控制,确保药物安全性。
4 总结
总而言之,中药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生产技术直接影响到其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在实际中,必须不断更新中药生产技术,实现中药生产工程化、标准化、科学化,以此确保中药产品的价值,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