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愉悦教学理念下的高效化学课堂

2020-12-25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肢体激情微笑

广东 邵 晖

我校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近十个年头里,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效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术科班的教学中。近年,我校倡导以“愉悦的心态、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故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笔者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围绕着“愉悦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尝试,现就本次尝试及从教二十多年来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愉悦教学的内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表示:“教学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悦的艺术。”它能使老师和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快乐。还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那么,愉悦的高效课堂如何界定呢?

笔者将从三个层面去分析,一是教师的授课心情要愉悦;二是使学生轻松愉快、能够主动参与交流,对化学学科产生向往;三是课堂的教学效果良好,完成度高。

二、愉悦教学的案例

一堂高效、成功、使师生愉悦的课,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是愉悦课堂的前提

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一堂课成功的必要条件。若想一堂课能够使教师传授得愉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就必须精心准备,充分了解学情,熟悉教材内容,甚至需要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充实而进行教材延伸。例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一节中,笔者引入一段材料“广东海域几乎每年发生小赤潮:1980年5月17—23日,广东湛江港,由萎软几内亚藻爆发赤潮导致渔业大减产。1983年4月,广东大鹏湾和大亚湾,由细翼根管藻赤潮导致鱼、虾和贝类大量死亡。仅附近的高阳县就损失了75吨鱼货,网箱养殖的鱼类死亡1吨。1998年3—4月,粤港海域,米氏裸甲藻赤潮自香港西贡海面向西大面积扩散,造成大量鱼苗及养殖鱼死亡,损失达3.5亿元。”这段资料给同学们带来强烈的震撼,他们从中认识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带来的严重后果。由此反面案例再联系生活实际与人类生命的宝贵,让学生了解到工业发展应尊重人的生命,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从而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

2.教师激趣的导入语是愉悦课堂的保障

成功的上好一堂课,妙用导入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教师课前为组织教学精心设计的、以激励、感染、启发、诱导为目的的语言形式。优秀的导入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能够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学生精进不休,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故事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使其对新课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离子反应》一节中可以使用导入语: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人人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同样的,应用诗词、名言警句、画面等导入新课,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乙醇》一节中可以使用导入,即介绍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画面。从我国的酒文化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节中引入一幅大海的图片,再来讲“大海给予我们生命,同时又给予我们许多物质,我们食用的食盐就是来自于大海的无私奉献。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朋友就和食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非金属单质——氯气。”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物引入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短的导入语和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既可以领略古人无与伦比的诗情,又使学生明白了浩瀚大海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教师激情的授课是愉悦课堂的关键

教育需要激情,教师需要激情,课堂更需要激情。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曾经说过:“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注定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课堂也注定索然无味。富有激情的教师更具有感染力,激情的课堂更鲜活生动,激情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首先,教师的激情来自教师自身,即教师要积蓄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其次,教师的激情来自教师自己的修为,即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能够博览群书、具备良好的口才与丰富的阅历等;最后,教师的激情来自师生之间和谐的课堂气氛,即教师要移情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学生思维活跃,师生配合默契。激情就是全身心投入在课堂上的教师的体现。具体表现在:

(1)教师巧妙的过渡语是愉悦课堂的纽带

过渡语是连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纽带,起着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语科学巧妙地设计和灵活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激发思维,使整个课堂结构紧密。在教学《原电池》一节中笔者将过渡语设计为“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既然要设计,则意味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么,构成原电池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课堂上,教师巧妙的过渡艺术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愉悦课堂的法宝

语言是一门艺术,幽默是一门学问。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在讲解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时,笔者用诙谐的语言概括,便于学生记忆。“穷人越穷没有围墙更没有房子,富人(负离子)越富既有围墙更有房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不断总结,诙谐风趣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对学生而言就越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从而为教学增添色彩。

(3)教师无声的肢体语言是愉悦课堂的传感器

肢体语言是指以表情、仪态、语气的运用来进行沟通,具体表现为面部肢体语言、眼神、手势、甚至服饰等。良好的肢体语言沟通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势等肢体语言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辅助手段。”肢体语言运用得当能够辅助课堂讲授、激励和引发情感、组织和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魅力,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自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驾驭好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之协调统一并灵活运用,让肢体语言真正成为教师提高教学魅力的法宝。

(4)教师的始终微笑是愉悦课堂的自信法宝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教授詹姆士对人的微笑注释:“面带微笑的人,通常对处理事务,教导学生或销售行为,都显得更有效率,也更能培养快乐的孩子。笑容比皱眉头所传达的讯息要多得多。”

用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微笑面对你。同样地道理,在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笔者渐渐明白,微笑走进课堂,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微笑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微笑能感化学生的顽劣,微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笑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微笑能营造和谐的课堂,微笑能化解矛盾;进入课堂,微笑是最好的问候;调节气氛,微笑是最好的催化剂;师生互动,微笑又是最直接的、最便捷的沟通方式。只要有可能,在教学中,便要时刻保持微笑。

三、愉悦教学的反思

猜你喜欢

肢体激情微笑
萌动的激情
肢体语言
若想念,微笑吧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肢体写作漫谈
种微笑
微笑不如哭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