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2020-12-25欧海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8期
关键词:盆腔血栓下肢

欧海梅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409)

0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深静脉血管内的血液凝结,导致下肢发生水肿、皮炎进而引发静脉曲张[1]。相关数据统计[2],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受长期卧床休息和术中麻醉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大约在0.5%-16.3%之间,该类患者临床表现为患侧肢体肿胀,有疼痛沉重的感觉,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者血栓发生脱落,沿静脉游走到达肺部,形成肺栓塞或者血栓部位长期处于高凝状态而引发静脉性坏疽,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维护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现本文对我院12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护理干预患者和未实施干预措施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在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实施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纳入本项研究,选取其中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间。依据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式的差异,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64),其中对照组年龄31-57岁、平均(42.51±3.52)岁,体重51-73 kg、平均(62.31±4.48)kg,根据患者盆腔手术类型显示:5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实施子宫手术、19例患者实施卵巢手术、13例患者实施输卵管手术;而研究组中患者的年龄在32-58岁、平均(42.53±3.57)岁,体重52-74 kg、平均(62.29±4.51),根据患者盆腔手术类型显示:64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实施子宫手术、22例患者实施卵巢手术、15例患者实施输卵管手术。2组患者资料经比较具备分组比较价值(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手术治疗均已成功,未存在严重的术后并发症;②患者术前检查未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既往无血栓病史,各项凝血指标均属正常;③患者临床的配合度和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和血液指标异常;②患者伴有的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认知障碍;③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开展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①筛选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将存在急性感染、年龄在40岁以上、体重超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和“三高”病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纳入术后易形成下肢深静脉的高危人群,同时对既往存在血栓形成史、盆腔手术时间过长、口服雌激素和避孕药物的患者也纳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②在患者入院初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告知患者其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手术的时长和主刀医生的专业水平,帮助患者缓解内心的压力,增强手术治疗的自信心。同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进行讲解,增强患者的预防意识,另外训练患者下肢的主动运动,指导患者在床上做深大呼吸和咳嗽的技巧,告知患者肺功能锻炼的必要性。③盆腔手术正式实施前需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但对于年龄偏大,体质偏弱的患者而言,清洁灌肠对引发体内水电解质的紊乱。因此为防止患者体液丢失过多,血液形成高浓缩状态,需及时对患者补充水和电解质,避免血液浓缩。④对于筛选出的高危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需予以预防性的治疗,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需严格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⑤在患者术前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严禁在同一条静脉反复穿刺并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若患者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可选用留置针来避免对静脉反复穿刺,且输液治疗后需用肝素钠盐水进行封管。同时每日治疗前均需对患者的静脉情况进行评估,若发现存在炎症反应,须立即更换静脉进行治疗。对于使用造影剂的患者,造影成功后应将患者注射造影剂的肢体抬高,叮嘱患者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1.2.2 术中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手术时长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对手术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患者,若病情允许可将头部向下调低15度,以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另外,还可在患者的足关节下方放置沙袋,减少小腿肚与床面的接触,且手术操作需轻柔,严禁动作粗暴,避免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损伤;若患者的手术时长严重超出预计的手术时间,可在手术过程中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预防血液凝结。

1.2.3 术后护理:①待患者手术结束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调节室内温度,注意患者保暖,避免患者因冷刺激引发静脉痉挛;为患者穿上加压弹力袜预防血栓,实施腓肠肌挤压运动,由远端向近端双手交叉反复挤压,时长在15-20 min内,当患者病情稳定时,叮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②增强患者术后营养物质的摄入,术后6小时内选择流质饮食,待患者肛门排气后改为软食,饮食尽可能清淡低脂、富含维生素,可多食黑木耳、番茄、芹菜等食物,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保持患者大便的通畅,避免过度用力而增加腹部压力。③加强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叮嘱患者术后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发生交感和迷走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当患者术后疼痛难耐时,可遵医嘱实施予以患者镇痛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

1.3 观察指标。记录2组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发生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56例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1例,发生率19.64%;而研究组64例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例,发生率4.69%,2组对比差异显著(χ2=6.482,P=0.011)。

3 讨论

有关研究显示[3],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远高于未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主要原因是手术治疗的方式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有关,加上体外循环和麻醉药物的使用导致人体的血容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术后的长期卧床休息,使患者下肢肢体的肌张力不足,人体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而这些因素均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4]。因此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对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后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术前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提高患者的对后续预防性治疗的配合度和依从性;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和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可有效稀释患者的血液,避免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在此基础上,配合对患者血管的保护和术后实施的腓肠肌挤压运动,更可以有效的防止血小板的凝聚;而术后的饮食干预和功能锻炼对增强患者体质,促进患者肌张力的恢复和镜面血液的回流有重要作用[5]。另外术前健康教育、预防性治疗措施的实施和术后对患者心理、饮食和体味的干预可以有效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比保障患者的健康,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作用[6]。并且通过对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总结和分析,有助于完善术后相关护理干预的开展,为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7]。

综上所述,对于实施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防性治疗和饮食干预等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盆腔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盆腔积液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