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有效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0-12-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七中学郭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七中学 郭莉
新课改对数学史明确提出了应有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主要过程,并从中感受到数学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但是就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难以认同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而数学史知识的融入,可有效激发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的探索性与求知欲,使学生能针对数学问题背后的背景、过程等产生更为深刻的见解与认识,并逐渐体会到数学史对人类文明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现今的数学教学逐渐将数学史有效融入并视之为教学课堂重点。
一、数学史有效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现今的教学教材尽管经历过重重筛选、精炼,但是在知识学习思维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征,很多时候导致学生为了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而将数学史学习融入课堂教学,便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数学发展历史,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能针对这些知识点背后的推理过程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加深他们对数学史的印象,同时能引导学生在其中逐渐养成探索研究的良好习惯,对学生在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中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无数经验证明,只有产生兴趣、产生动力,才能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坚固的数学学习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探索欲与求知欲。而在数学史学习中,学生既可以在一些历史命题学习中了解到当时时代背景、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生平轶事等,使学生在理性思维的数学学习中适当地融入感性思维内容,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历史修养,这种教学意义无论是单一的数学教学还是历史教学,都是无可比拟的。而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难以激发内在动力,但是对历史人文资料却有着极其浓郁的兴趣。因此,数学史的融入与学习,恰恰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史中对数学的认识与理解更进一步,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为德育教学铺垫基础作用
众所周知,德育是新课改所强调的重心内容,而德育早已不再强调仅从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中渗透,而更加注重在数学、物理、地理等科目中融会贯通。毫无疑问,数学史的融入,正是数学德育的主导方向与启明灯,为新课改所强调的德育教学铺垫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尤其是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数学史的融入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对人类数学史发展的贡献与辉煌果实。同时,在数学史的陶冶中,无数优秀数学家身上坚毅、顽强以及坚守真理的精神会不断地激励当代学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不断地在其中培养学生为科学真理奉献的人文精神。
二、数学史有效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合理应用数学史创造教学情境
要想数学史能有效、充分地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就需要合理应用数学史创造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充分集中注意力听讲本节课教学。因此,教师在创造教学情境之际,必须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分析,并且将每一项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排列在PPT 中,同时尽快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扩充这些知识点背后的数学史,为学生在基于数学史中创造优异的教学情境。
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之际,教师在为学生介绍“函数”概念时,可以引入清代李善兰的案例。李善兰(1811~1882)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在1859 年李善兰翻译《代数学》中,将“function”翻译为“函数”,因为“函”的通假字为“含”,乃“包含”的含义,李善兰认为: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因为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天”“地”“人”“物”属于数学不同的四个变量或未知数,自此“函数”在我国便得到了国人们的一致认可,并沿用至今。教师在引入类似这样案例之际,要对这些案例的来源、主要涉及人物(作者)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国古代对人类数学史的发展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促进学生对数学史的认可与感悟。
(二)转换数学教学方式以融入数学史
事实上,很多地区的初中生普遍地认为:初中数学具有极强的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非常严肃,很难在课堂上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这些现象很难激发自己对数学课堂的浓郁兴趣。其实笔者认为,即便数学逻辑思维缜密,但是课堂氛围也可以在融入数学史中改变教学方式,以有效盘活课堂氛围。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课本上的习题案例十分单调,而在数学史的融入中,教师可以引入如下案例:
在公元前3 世纪左右,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数学家丢番图,他的墓碑上是一个著名的算术题,上面记载的是:他生命中的1/6 属于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生命中的1/12,他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生的1/7;再过了五年,他有了儿子,觉得自己非常幸福;可是这个儿子仅仅活了他父亲年龄的一半便英年早逝;当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伤中度过了余生四年便与世长辞。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列出如下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中对这个数学家的生平资料有着十分浓郁的兴趣,而应用这些案例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引入其他一元一次方程题型,便可以显著促进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的积极性。
(三)积极探索数学时事进行课堂交流
数学历史长河浩如烟海,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史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坚信:真理可以让人摆脱愚昧。正是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伟大数学家对真理的捍卫与坚持,我们后代才能感受到数学的伟大与神奇、对数学的认知有着更加深刻的见解,而数学的出现,为人类在理性思维塑造中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诚然,人并不能一味地沉溺于历史,数学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当代属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十分迅捷。为了能更加深入地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数学时事交流环节,在课堂上分组并不定期发布一些时事资料搜集人物。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当代数学家有着更加广泛的认知,在以今感古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认识数学,真正将数学史与数学学习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在数学史学习中的探索欲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增添应有的人文色彩。
三、结语
总之,数学史对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与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高新科技发展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人们不应该忘掉数学史,不能忘掉一代又一代伟大的数学家为数学史所做出的贡献与付出。故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史与之进行有机结合,显然具有了十足的必要性,教师应尽快巩固数学史在数学课堂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数学史的认知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