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翘楚:90后副县级干部已上线
2020-12-24余静寒
余静寒
在 清华攻读哲学博士5年,中途公派到日本、美国访学各一年,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Research Policy(政策研究)上发表论文——刘翘楚出色的学术经历让很多人以为,她会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
然而,2017年毕业前夕,26岁的刘翘楚决定,离开生活多年的北京,放弃去知名大学任教的机会,下基层去四川达州市任职。
导师李正风表示支持,但也有些担心:“离开校园,柔弱内向的翘楚能够适应社会吗?一去就担任领导职务,她能适应角色吗?”
“我看中的是这个舞台”
今年8月,刘翘楚在四川省委党校参加女干部班培训时,有同学跟她讲,以前不大理解博士群体到基层工作,“肯定是因为在学术界混不下去了”。
刘翘楚说,选择基层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她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力在社会、在基层,知行合一,方能始终,如果“蜻蜓点水”式的搞搞研究,写论文、发期刊,这样工作就会“一眼望得到头”。“基层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途中的未知数显得更加诱人。”刘翘楚坦言,“我看中的是这个舞台。”
“我当时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干得不顺可以辞职,再找其它工作嘛。”刘翘楚谈起当初的想法,仍然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洒脱模样。三年过去,刘翘楚已褪去毕业时的青涩,眼神变得更加笃定。
2016年年底,达州市启动了“四川省达州市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引进博士研究生”专项引才工作,刘翘楚是最终被引进的11名博士之一。2017年7月,11名引进人才被分配到通川区、经开区、市中心医院等地方和单位挂职副县级领导干部,刘翘楚则是在通川区人民政府挂职副区长。
刘翘楚听说,去陕西省做选调生的校友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有个适应过程,“没想到自己是直接上岗,管你干不干得来,都得干。”刘翘楚笑着说。
刘翘楚入职时恰逢全区脱贫摘帽的关键时刻,工作推进中,她担任江陵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挂包了4个地理位置偏远、困难问题较多的后进村。时任达州市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直接给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压担子:“这回我带你指导工作,以后你就一个人来咯。”
“那时候晚上一躺上床就思考工作”,来自四川凉山州昭觉县的刘翘楚虽然生于基层,长于基层,但从高校到工作岗位,她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现实问题。
比如,如何让抽象晦涩的政策变得“接地气”?“你去村里给大家开个坝坝会,如果只是读稿子,通篇书面用语,老百姓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就解决不了问题......”刘翘楚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用一口地道的四川方言讲起基层的“处世哲学”。她遇到过一名令村干部头疼的村民,屋里“脏乱差”,一直不愿整改。村民向她抱怨自己的家庭不走运,刘翘楚心生一计,指着屋内堆积杂货的位置说:“我懂风水,你这个地方是朱雀位,朱雀的翅膀被这些东西压住了,怎么飞得起来嘛?”果然,村民很快就把屋内收拾得整整齐齐。
“变化太大了!”毕业后,刘翘楚作为基层杰出院友回到母校,李正风发现她的改变很大,“以前师门聚餐,翘楚很少主动讲话,现在她在与人交往中非常开朗和自信。现在她看问题站位高,有全局意识。”
“步入社会之后,尤其是在基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时候你的定力、思维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就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了。是骡子是马,你都得拉出来溜溜。”刘翘楚说。
从一个对“精准脱贫”的概念都很陌生的“旁观者”,成长为一名对各项政策了然于胸、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参与者”,刘翘楚很快进入角色。
“受到质疑是肯定的”
刘翘楚在这头忙得团团转,体制外的人却经常不知道她在干什么。工作半年,刘翘楚和一个在外企工作的朋友通电话,朋友调侃地问她:“你现在是不是天天坐在办公室,一张报纸一杯茶?”?
“我当时非常诧异,大家对体制内工作还有这种误解。我一周能有半天在办公室就不错了。”刘翘楚无奈地说,“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才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她还记得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期,有一次白天已经开了一整天的分管工作专题会,晚上7点,区委书记杜海洋又带着大家开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持续到次日凌晨4点。“海洋书记中途只去了一次洗手间,还是小跑出去、小跑回来的。”书记对待工作如此尽心尽力,刘翘楚觉得自己更加没有松懈的理由。
对于工作的诸多不易,刘翘楚常常一笔带过,“全区整体脱贫考核验收时,草庙村一名80多岁的老婆婆握住我的手,诉说她们生活的变化、政策的利好、对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时,我感慨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过,刚踏入体制内工作时,刘翘楚面临的是一些人对年轻干部的质疑。
刚到通川区的她像一个“职场小透明”。因为身材瘦小,面容稚嫩,刘翘楚屡次被认为是一般工作人员。刚挂职没多久,刘翘楚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去参加通川区北山镇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她跟着另一个副区长排队拿矿泉水时,工作人员直接跳过她,发给了她身后的一名局长。刘翘楚哭笑不得,“人家看到我可能在想,这工作人员怎么那么不懂事!”
作为从高校引进的90后干部,刘翘楚认为自己受到质疑的原因在于实战经验不足。“比如我之前挂职分管过科教文卫、食品药监,那么建一个医院、修一所学校,经费从哪来?项目如何立项?选址怎么选?用地如何保障?工作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得学习和了解。”刘翘楚记得,第一次参加人大工作评议时,一名同志怕自己不熟悉流程,大到发言,小到调整麦克风,他全程不停地提醒自己怎么做。
從科研到行政岗位,刘翘楚深知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去学习。“所以我干一行学一行,学一行爱一行。”刘翘楚说。
“学习能力强”是刘翘楚给周围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刘翘楚在通川区挂职期间的联络员龚慧说,她最惊讶的是,有一次刘翘楚代其他领导参加市上的会议,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点名发言。刘翘楚只得根据事先对会议主题的提前了解,临场发挥。“没想到她很快抓住重点,发言逻辑清晰,没有一句套话。”龚慧说。
2018年,作为通川区副区长的刘翘楚牵头推进达州市高级中学北迁工程。她当时的搭档、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主任胡春记得,第一次和刘翘楚系统地谈工作是在去北京考察的飞机上。“项目牵涉到很多复杂问题,她在飞机上就开始一顿猛问”,胡春感慨,“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太少见,可能是哲学思维吧。”狠劲儿换来的是出色的工作成绩和同事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刘翘楚连续三年民主测评都是“优秀”等次。
对于初入職场的“90后”,刘翘楚给出了“过来人”的建议:“受到质疑是肯定的,但这是一个暂时的事情。不管大家最初如何看待你,最终还是会以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来评价你。”
“不像一个90后”
刘翘楚令人信服的点还在于“她没有级别概念,推进工作没有‘架子”。胡春回忆,刘翘楚喜欢“现场办公”。有一次在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到一个关键问题,刘翘楚就直奔涉及部门找局长议事,等了一个多小时。“这样的工作劲头和作风真是不多见”,胡春说。提起这件事,刘翘楚说,“当时只想怎么尽快把这个事情解决了。”
有激情、有干劲、平等包容是刘翘楚作为一名90后干部的突出特质。但在一些同事看来,刘翘楚为人处事的“老道”又不像一个90后。
去年7月,刘翘楚被任命为达州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达州交投)副总经理。得知这个消息时,达州交投纪检监察审计部主任王晓虹说,“我当时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心想这些90后干部工作经验少,为人处事上可能不够周全。”短短几个月,王晓虹的看法被颠覆。
公司相中了一块地,只有拿到这块地,公司的自营项目才能“盘活”。“往市上跑了好几年,每次都觉得唾手可得,就是没拿到手!”王晓虹说,刘翘楚来了之后才搞清楚事情症结。“这块地不归市政府管,归通川区政府管”,王晓虹这才知道,原来之前一直跑错方向了!
因曾在通川区挂职,刘翘楚暗暗有了主意。一大早,刘翘楚就直奔通川区,在区委办公楼里等了几个小时。人们见到刘翘楚站在那,都感到惊讶,“刘区回来啦,到我办公室坐一会儿嘛。”刘翘楚坚持要站在会议室出口,生怕书记开完会走得急,错过了。最后,刘翘楚向挂职时的区长、现在的书记汇报后,又请教了集团主要领导,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啃掉”。
在刘翘楚看来,“老道”不等于圆滑,而是懂得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曾经为了到省上落实一笔资金,结果一名领导见到我就一顿训斥,办公室副主任拖我走,我说‘不行,今天必须把这笔钱落实后再走。只要把事情办了,他打我一顿都行。”最终,在汇报清楚情况后,她如愿拿到了这笔钱。
当然,刘翘楚不是超人,工作中她也有过无能为力的时刻。尤其是在通川区挂职期间,当科技政策专业出身的她真正成为一名政策执行者,才意识到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会遇到多少麻烦。“有时候上面制定一些标准,基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现实问题,确实无法落实,就会把问题向上反馈。”刘翘楚补充说,“有些政策频繁变动也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我们可能按之前的标准落实到一半,新的标准下来,又要推倒重来,还可能给老百姓带来困惑及不便。这种时候,我会有些沮丧。”
“担得起重任”
依靠自身的学识、能力、人品和努力,刘翘楚在30岁之前就走到副县级干部的位置,她的路途比大多数同龄人要“顺”很多。不过,刘翘楚也会强调运气的成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自己一样,遇到赏识、信任自己的领导。“在体制内实现自己的想法,首先要获得上级的信任。如果领导不认可你,就不会把任务交给你,那你就得不到锻炼和提升。”
走上领导岗位后,刘翘楚总是告诉自己:“我一定公正对待那些有能力的年轻人。只要他们能干,就应该把他们推出去,给他们压担子。”
刘翘楚来到达州交投忙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公司的激励制度。“专业技术人员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人才肯定留不住”,刘翘楚认为。制定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是公认有效的激励措施,然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何英反映,“刘总来之前,大家在会上呼吁了几年,就是没看到结果。”
召集相关部门和子公司开会后,刘翘楚发现,事情推动不下去,是因为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一些管理人员不满,认为新措施对自己没好处”,刘翘楚说,“但大家都是讲理的人,制度公平合理,只要好好沟通,大家都还是理解的。”
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后,公司提拔了一批80后、90后。“公司成立之初人力资源管理僵化,以至于年轻人觉得没有盼头,提不起干劲。”王晓虹说,“其实当时把财务部一个90后出纳总管提拔到人力资源部任部门副经理,我都很怀疑。没想到这些年轻人还真能胜任。”
“当然,整个体制内来看,90后能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的还是少数”,刘翘楚建议,“可以让他们多岗位锻炼,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刘翘楚认为,达州给自己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平台,自己则倾注了激情与活力。要说90后年轻人与当年初入社会的80后、70后有什么不同,她觉得是“受教育水平普遍偏高,见识的东西可能更加多元化,眼界更开阔”。刘翘楚说,“比如上个月我在省委党校培训时,跟大家分享了一个主题,叫做‘疫情背后的中美医疗和医保体系对比,因为我曾在美国留学一年,掌握一些第一手材料,可以用新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这些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不一定就比原有的好,但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刘翘楚也鼓励90后把握时代机遇,“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导师李正风多次嘱咐她,“一定不能失了格局。只有跳出个人利益得失,有大理想、大抱负才能走得更远。”刘翘楚觉得,“90后有未经社会雕琢和利益干扰的真诚和善意,正是因为这份本真,少了功利性,才会有对理想信念的那份坚守。